- 年份
- 2024(7419)
- 2023(10903)
- 2022(9099)
- 2021(8631)
- 2020(7168)
- 2019(16229)
- 2018(16056)
- 2017(30755)
- 2016(16456)
- 2015(18430)
- 2014(18112)
- 2013(17913)
- 2012(16479)
- 2011(14927)
- 2010(14771)
- 2009(13816)
- 2008(13728)
- 2007(12098)
- 2006(10641)
- 2005(9922)
- 学科
- 济(62117)
- 经济(62015)
- 管理(51478)
- 业(45652)
- 企(36748)
- 企业(36748)
- 方法(25029)
- 中国(21724)
- 数学(21713)
- 数学方法(21563)
- 农(20740)
- 财(19778)
- 制(18640)
- 贸(16438)
- 贸易(16430)
- 易(16175)
- 业经(14520)
- 银(12742)
- 银行(12734)
- 体(12668)
- 行(12299)
- 融(11530)
- 金融(11526)
- 农业(11235)
- 务(10809)
- 学(10791)
- 财务(10790)
- 财务管理(10762)
- 体制(10593)
- 环境(10471)
- 机构
- 大学(229435)
- 学院(228519)
- 济(104389)
- 经济(102559)
- 管理(87580)
- 研究(81642)
- 理学(74821)
- 理学院(74033)
- 管理学(73184)
- 管理学院(72726)
- 中国(64489)
- 财(50319)
- 京(48377)
- 科学(44202)
- 所(39873)
- 财经(39246)
- 中心(37139)
- 研究所(35886)
- 经(35844)
- 农(34642)
- 经济学(33802)
- 江(32752)
- 北京(30945)
- 经济学院(30361)
- 财经大学(29336)
- 业大(29335)
- 院(29298)
- 范(28342)
- 师范(28101)
- 农业(26985)
- 基金
- 项目(151331)
- 科学(120785)
- 研究(115769)
- 基金(112566)
- 家(97369)
- 国家(96590)
- 科学基金(82812)
- 社会(77147)
- 社会科(73245)
- 社会科学(73229)
- 基金项目(58198)
- 省(55455)
- 教育(52494)
- 自然(49420)
- 自然科(48298)
- 自然科学(48285)
- 划(47558)
- 自然科学基金(47477)
- 编号(46121)
- 资助(45281)
- 成果(39240)
- 部(35905)
- 制(34538)
- 重点(34233)
- 国家社会(33757)
- 发(32461)
- 创(32078)
- 课题(31806)
- 教育部(31522)
- 中国(30679)
- 期刊
- 济(114720)
- 经济(114720)
- 研究(72167)
- 中国(48311)
- 财(39474)
- 管理(33455)
- 农(32966)
- 学报(31601)
- 科学(30573)
- 大学(24926)
- 教育(23665)
- 学学(23401)
- 融(23354)
- 金融(23354)
- 农业(22627)
- 财经(20357)
- 经济研究(19660)
- 技术(18299)
- 业经(17690)
- 经(17626)
- 问题(15489)
- 贸(15059)
- 世界(14071)
- 国际(13350)
- 业(12717)
- 图书(11372)
- 技术经济(10199)
- 坛(10059)
- 论坛(10059)
- 理论(10039)
共检索到350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余珍艳
冷战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所面临的地区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南中国海问题持续升温,同时还受经济安全、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问题的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围绕澜沧江—湄公河建立了多个小多边安全机制,这些机制致力于提供地区公共产品,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解决和改进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周边地区安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田云章
以市政公用设施为例的分析表明,西部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具有以下特点:城建资金增长迅速但不够稳定、地区之间悬殊较大;城市供水、供气状况大为改善,逐年趋近于全国水平,与东部城市差距有缩小趋势;供给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市民"吃水难"、"乘车难"的问题得到了优先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尚未得到彻底重视。因此,必须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垄断业务的监管机制、合理适度的补偿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予以解决。
关键词:
西部城市 公共产品 公用设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伟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导向 供给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干
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的现实性及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晟
一、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本文认为,基于以下几个理由,政府有必要利用市场来提供公共物品。首先,公共物品以及市场本身的变化。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会因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公共物品的需求弹性、规模经济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过去只能由政府经营的电视台,会由于加密技术出现而可以由市场来提供。与此同时,市场本身也在不断的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强 王丽华
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国际协作机制要找准着力点,主要是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协调机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公共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灾后恢复重建机制。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可以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较好样本。目前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国际协作机制主要存在跨国危机频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现行国际协调合作方式缺点明显等问题。中国—东盟公共危机管理协作机制的构建需要提升政治互信水平、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推进信息交流共享、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益丰 张少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梳理与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提出从短期完善修正现有支农政策、中期理顺与开拓支农途径,长期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财政支农体系趋于完善等方法入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需求大于供给、财政支农体系混乱与财政支农形式单调等问题的对策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鹏生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理论。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赟 徐珍源
本文从相关的概念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出发,通过江西省对九江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及供求关系研究,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探讨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公共产品 税费改革 新农村建设 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铖 涂圣伟 何安华
本文使用2011年对9省调查取得的17个村级数据和187个农户数据以及2008年对3省调查取得的30个村级数据,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次序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得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优先序。通过分析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供给主体单一、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丽波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区域差异明显的现状,彻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和制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刘彦朝 姚裕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变革滞后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真苦"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用制度外筹资方式,造成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清,乡村两级负担过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消解"农民真苦"困境的根本措施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支出政策,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行机制;建立民主表达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宏
据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与税收的自愿缴纳问题 ,提出完全信息下的税收方案 ,具有税收管理成本最低 ,逃税的超额负担得以消除的特点。如采用该税收方案作为常规税收制度的补充 ,可以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关键词:
税收管理 税收机制 帕累托改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