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5)
2023(11685)
2022(9874)
2021(9308)
2020(7902)
2019(18299)
2018(17776)
2017(34047)
2016(18158)
2015(20881)
2014(20615)
2013(20790)
2012(19750)
2011(17964)
2010(18180)
2009(17290)
2008(16509)
2007(14891)
2006(12896)
2005(11892)
作者
(52284)
(43852)
(43790)
(41950)
(27886)
(21187)
(20107)
(17124)
(16779)
(15606)
(14964)
(14725)
(14130)
(13880)
(13857)
(13816)
(13184)
(12960)
(12800)
(12691)
(11003)
(10746)
(10673)
(10045)
(9904)
(9874)
(9692)
(9673)
(8995)
(8887)
学科
(81712)
经济(81647)
(47407)
管理(45725)
(36101)
企业(36101)
方法(35124)
数学(31862)
数学方法(31639)
中国(29970)
(27458)
金融(27455)
(25520)
银行(25493)
(24729)
(23387)
(20433)
(18770)
贸易(18756)
地方(18570)
(18309)
(18289)
业经(16255)
农业(15840)
(14574)
(12697)
财务(12673)
财务管理(12641)
(12305)
企业财务(12015)
机构
大学(262593)
学院(262122)
(118944)
经济(116655)
研究(96786)
管理(95529)
理学(81423)
理学院(80462)
中国(80036)
管理学(79252)
管理学院(78771)
科学(56088)
(56086)
(52842)
(49741)
(46179)
中心(45868)
研究所(45335)
财经(42396)
经济学(38777)
(38593)
(38043)
业大(37126)
农业(36340)
北京(36224)
经济学院(35219)
(34198)
(33993)
师范(33689)
财经大学(31531)
基金
项目(170875)
科学(133543)
研究(126885)
基金(124333)
(108450)
国家(107579)
科学基金(90381)
社会(81257)
社会科(77140)
社会科学(77117)
基金项目(65151)
(64441)
教育(57701)
自然(55664)
(55164)
自然科(54358)
自然科学(54340)
自然科学基金(53418)
资助(51814)
编号(51277)
成果(42563)
(39425)
重点(39282)
(38894)
课题(35645)
(35618)
国家社会(34688)
教育部(33771)
创新(33521)
中国(33234)
期刊
(128504)
经济(128504)
研究(80694)
中国(51939)
(43086)
学报(40146)
(39769)
(39539)
金融(39539)
科学(37240)
管理(32308)
大学(30128)
农业(28706)
学学(28368)
教育(25388)
经济研究(21735)
财经(21321)
技术(20965)
业经(19424)
(18409)
问题(17431)
(16943)
国际(16143)
(15938)
世界(14987)
技术经济(12971)
理论(12560)
统计(12136)
(11864)
资源(11138)
共检索到40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丽娅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步骤、路径选择及如何推动区域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的形成,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过去的15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认真解决。文章着重分析了双方合作的潜力以及实现共赢的空间,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翔峰  
一、欧债危机以来中欧金融合作的新变化欧盟金融体系与中国类似,是一种以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但银行多为全能银行,金融服务全面,涉及欧盟25国的银行、证券、保险、投行等业务,市场一体化程度很高,资本市场高度发达。中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但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主要经营传统业务。中欧建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张点  
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平衡成员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贸易规则等各方领域的"组合器",充分体现了互惠互利、友好协作、命运与共、开放包容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思路。在RCEP各项服务条款中,金融服务附件首次引入了新金融服务、自律组织、金融信息转移和处理等规则,为RCEP各成员国开展深度金融合作提供了稳定包容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军梅  
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在后危机时代研究如何拓展两国金融合作的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回顾中俄金融合作的平台机制、领域及瓶颈问题为基础,以中俄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诉求为主线,探寻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在共建合资银行、开发能源金融、实施货币政策协调及主权基金运行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刘洋  郑伟  
加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是我国践行新兴市场战略的重要支点。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举行了第三次会晤,会后发表了《三亚宣言》,首次提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意向;2012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更是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作为主要议题,并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构想,标志着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进入实务开展阶段。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淑惠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东盟组成"最优货币区"进行检验,结论显示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正求  潘永  
中国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框架协议,为中国与东盟间双边贸易的扩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双边贸易必将因此获得很大的增长空间。基于更好地应对双边贸易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考虑,在分析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对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虞卫东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激烈,中国不断在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步伐,把21世纪的头20年视为加快发展的机遇期,积极参加多边贸易机制,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要在现有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展开与中东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以石油开发和贸易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双边经贸合作。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的中东之行和5月中阿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阿德莱·斯蒂文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江怀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强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合作,对促进香港经济繁荣稳定、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金融国际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作了简单的回顾,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金融的合作和衔接作了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刚  
中国、日本与东盟同处东亚生产网络,产业链相互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在东盟第三方市场合作具备政治、经济基础,也符合三方自身发展需求。随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两国共同开展与东盟合作面临新契机,三方应在基础设施、国际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等主要领域,通过政策沟通、金融支持、社会贡献、长效机制等四个路径加强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满萍  
一、中国金融利率自由化的发展状况中国利率自由化改革的步伐原则上是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先,贷款与存款在后;在贷款与存款利率方面原则是贷款在先存款在后,长期和大额在先,短期和小额在后。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自由化改革从1990年开始。1996年6月银行间同业拆借,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现货交易回购利率自由化。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以投标方式发行金融债券,1999年10月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