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5)
- 2023(16503)
- 2022(13826)
- 2021(13314)
- 2020(11084)
- 2019(25197)
- 2018(24563)
- 2017(47641)
- 2016(25107)
- 2015(28339)
- 2014(27837)
- 2013(27182)
- 2012(25189)
- 2011(22409)
- 2010(22816)
- 2009(21279)
- 2008(20257)
- 2007(17639)
- 2006(15803)
- 2005(14469)
- 学科
- 济(101227)
- 经济(101093)
- 管理(72604)
- 业(71638)
- 企(58481)
- 企业(58481)
- 方法(43015)
- 数学(38034)
- 数学方法(37482)
- 中国(36197)
- 财(30225)
- 融(29916)
- 金融(29915)
- 农(29799)
- 银(28793)
- 银行(28786)
- 行(27792)
- 制(24903)
- 贸(23421)
- 贸易(23399)
- 易(22907)
- 业经(22304)
- 地方(19916)
- 农业(19585)
- 务(18394)
- 财务(18329)
- 财务管理(18290)
- 企业财务(17402)
- 体(16561)
- 学(16006)
- 机构
- 大学(341999)
- 学院(341193)
- 济(154395)
- 经济(151443)
- 管理(134849)
- 研究(116159)
- 理学(114790)
- 理学院(113700)
- 管理学(112068)
- 管理学院(111422)
- 中国(98232)
- 财(74550)
- 京(70766)
- 科学(61435)
- 财经(58173)
- 中心(57033)
- 所(55016)
- 经(53067)
- 江(50608)
- 研究所(48981)
- 经济学(48382)
- 农(46459)
- 北京(45445)
- 范(43820)
- 经济学院(43540)
- 师范(43514)
- 财经大学(43340)
- 院(41793)
- 业大(41464)
- 州(40880)
- 基金
- 项目(220897)
- 科学(177449)
- 研究(170330)
- 基金(164204)
- 家(140431)
- 国家(138973)
- 科学基金(121094)
- 社会(111795)
- 社会科(106244)
- 社会科学(106219)
- 基金项目(85031)
- 省(82414)
- 教育(78645)
- 自然(74108)
- 自然科(72442)
- 自然科学(72425)
- 自然科学基金(71166)
- 划(69945)
- 编号(69182)
- 资助(67617)
- 成果(57978)
- 部(51463)
- 重点(49282)
- 发(48031)
- 国家社会(47505)
- 课题(47321)
- 创(46698)
- 教育部(45705)
- 人文(44540)
- 性(44060)
- 期刊
- 济(169772)
- 经济(169772)
- 研究(110625)
- 中国(69513)
- 财(57483)
- 融(51148)
- 金融(51148)
- 管理(50970)
- 农(43612)
- 科学(42333)
- 学报(41243)
- 教育(38175)
- 大学(34053)
- 学学(31519)
- 技术(29739)
- 财经(28998)
- 农业(28865)
- 经济研究(27712)
- 业经(26517)
- 经(25070)
- 问题(22642)
- 贸(22251)
- 国际(21808)
- 世界(18642)
- 理论(17150)
- 图书(16136)
- 技术经济(16014)
- 统计(15451)
- 业(15143)
- 实践(15112)
共检索到53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 武政文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改善和跨境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在东盟国家网点布局不合理、共同金融市场和货币结算体系缺失、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创新欠缺、外部环境存在干扰制约等。基于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视角考察分析,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该区域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讨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私人部门的资本流动和货币当局之间的合作进行观察;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看待今后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世界及区域的经济环境变化给金融合作带来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在推进金融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是全文总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洪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开始了新的金融改革进程。重组金融体系,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强化金融监管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是东盟国家金融体系的一次重要调整,也是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经历了从放松金融监管到再监管后的进一步深化。东盟国家金融改革在银行领域和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洪
一、东盟国家金融改革管窥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取消对银行贷款额度和贷款方向的限制,逐步实现银行存贷利率自由化。80年代中期以后,东盟国家的金融改革先后进入第二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适度金融开放并逐渐消减利益集团的阻挠,提高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协调性,并加强金融合作,以促进各国金融发展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陈建宇
当前国际话语权呈现"金字塔"式的严重失衡状态。其中国际话语霸权国雄踞金字塔顶端,控制着国际议题的提出权、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权、规则执行的推行权与违反规则的制裁权。而国际金融话语权作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话语霸权国往往通过操纵国际金融秩序来对世界各国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强行要求各国接受其游戏规则,并按照其规定路径开展游戏行为,从而转嫁国内矛盾和经济金融风险,最终实现在世界范围"剪羊毛"的目的。若各国不按照霸权国的意愿行事,话语霸权国则施以严厉的金融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话语霸权国、话语依附国、话语弱势国三方在动态博弈中的动机行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国家利益 博弈论 金融制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宁智平
东盟国家战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引人瞩目。新加坡60年代末便以建立亚元市场为开端加速金融业的发展步伐,其他四国在70年代中也开始调整金融政策,放松一些限制,但真正朝向自由化的改革始于80年代初。虽然,东盟金融改革起步较晚,但相对拉美国家,改革的进程相对稳定,成效较为显著,表现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势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秋
我们应抓住国际货币体系大变革、美国的金融模式失去吸引力、中国国际金融实力显著提升这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措施提升我国国际金融的话语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尔升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话语权垄断地位,金融话语权更是如此,中国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处于失语状态,由此面临巨大的困境。(1)在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制订方面,没有发言权或发言权很小,人家说话我们听。(2)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成本损失。(3)无端受到指责和攻击。(4)被随意妖魔化。中国被逼无奈,不得不寻求突破,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启动可以为中国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本文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以角色定位-凝聚共识-规则制订-机制完善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文本话语权、网络话语权的构建策略,以及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文化策略。为了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构建效果,本文强调要加强裁体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德胜 张国利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成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快速增长。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叠加,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国家贸易投资的新领域,为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OFDI时,应全面研究各类投资风险,开展多元化投资以分散风险,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金融方面的合作,在出现投资争端时灵活运用双边机制合法维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崇伯
一、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刺激内需泰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向内阁提交规模金额约400亿铢的推动经济复苏措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额从10万铢/年提高至15万铢/年;将不动产过户、抵押手续费等税率减至0.01%;将泰SET证券市场2009年新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从30%降至25%,MAI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伯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和税收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东南亚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抵御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关键词:
东盟国家 税收政策调整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冼海钧 陈文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强调各国通过识别产业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在根据产业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产业链分工视角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并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分工 产业结构 中国 东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