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3)
2023(15564)
2022(12865)
2021(11908)
2020(9939)
2019(22785)
2018(22187)
2017(42453)
2016(22930)
2015(26109)
2014(26123)
2013(26102)
2012(24420)
2011(21903)
2010(22258)
2009(20869)
2008(21180)
2007(19393)
2006(16868)
2005(15474)
作者
(66102)
(55303)
(55227)
(52549)
(35347)
(26355)
(25187)
(21523)
(20779)
(19962)
(18807)
(18536)
(17797)
(17578)
(17262)
(16897)
(16606)
(16447)
(16109)
(15785)
(13810)
(13685)
(13452)
(12580)
(12468)
(12465)
(12430)
(12301)
(11158)
(11043)
学科
(108353)
经济(108229)
(89575)
(78645)
企业(78645)
管理(76922)
方法(45570)
数学(36283)
数学方法(36017)
(33503)
业经(32295)
(31072)
中国(29086)
农业(23336)
(21784)
财务(21758)
财务管理(21712)
(21479)
(21094)
贸易(21080)
技术(20726)
企业财务(20502)
(20492)
地方(19498)
(18774)
理论(17488)
(16628)
(16558)
(16371)
(16305)
机构
学院(340670)
大学(335128)
(151887)
经济(149113)
管理(132548)
研究(114996)
理学(112871)
理学院(111724)
管理学(110281)
管理学院(109630)
中国(90509)
(70732)
(69235)
科学(65946)
(58094)
(56514)
财经(54820)
(52573)
中心(52450)
研究所(52099)
(49673)
经济学(46912)
业大(46553)
北京(45362)
农业(44121)
经济学院(42549)
(41672)
(41529)
师范(41316)
(41024)
基金
项目(215472)
科学(170691)
研究(163463)
基金(156243)
(134672)
国家(133229)
科学基金(114508)
社会(105524)
社会科(100086)
社会科学(100059)
(84433)
基金项目(82002)
教育(73702)
自然(70309)
(69588)
自然科(68612)
自然科学(68591)
自然科学基金(67455)
编号(66603)
资助(63481)
成果(53754)
(48905)
(48459)
重点(48288)
(47738)
课题(45811)
国家社会(44207)
创新(43922)
(43752)
(42280)
期刊
(175792)
经济(175792)
研究(103322)
中国(68381)
(57257)
(53604)
管理(52105)
学报(46475)
科学(45946)
农业(36507)
大学(35949)
教育(33848)
学学(33831)
技术(32141)
(31909)
金融(31909)
业经(30176)
经济研究(28021)
财经(27826)
(24280)
问题(23306)
(22098)
(20544)
技术经济(20092)
世界(18762)
国际(18205)
商业(16752)
现代(16506)
财会(15981)
统计(15633)
共检索到521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主要是一种跨国界、区域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表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也表现在国际营销渠道的共享。本文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纺织品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基础并提出开展产业内合作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勇  
东盟国家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区,同时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东盟国家,因此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国家"2+7"合作框架的提出,使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与发展机遇,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天然橡胶原材料、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制品方面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最后提出应对竞争、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该区域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讨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私人部门的资本流动和货币当局之间的合作进行观察;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看待今后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世界及区域的经济环境变化给金融合作带来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在推进金融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是全文总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四青  
东盟国家贸易法律环境是指东盟各国政府所颁布的与贸易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东盟各国企业进行贸易活动的准则。无论是东盟国家本国的企业,还是进入东盟国家的外国企业只有适应东盟国家的贸易法律环境,依法进行各种贸易活动,才能受到这些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很有必要对东盟国家的贸易法律环境进行研究,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国家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应对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撖晓宇  赵霞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东盟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农业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东盟成为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投资分布较为集中、对东盟投资经济效益高、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在对东盟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大多产业链低端、小规模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投资产业链布局、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永红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东盟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削弱,产业内分工开始形成,产业内贸易迅速扩大, 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入世之后,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得以发展和深化,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豪  
80年代中期以来,东盟国家(本文所论述的东盟国家并不包括东盟中已属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新加坡及小国文莱)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成为世界上投资的热点。巨额的外资已源源不断地流入,近年来还在增加。泰国1986年吸收10亿美元,1988年为61.7亿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冼海钧  陈文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强调各国通过识别产业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在根据产业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产业链分工视角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并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帆乐  刘雪凤  赵杰  吴凡  
中国和东盟国家随经贸往来的深化,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初步建立包括多边、复边和双边合作体制,但并不完善。从加速协调机制条约化、完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促进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保护合作、实行区域专利审查高速路等方面入手,是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必经之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