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0)
2023(19988)
2022(17188)
2021(16242)
2020(13768)
2019(32133)
2018(31757)
2017(60615)
2016(32830)
2015(37544)
2014(37362)
2013(37006)
2012(34054)
2011(30742)
2010(30974)
2009(28475)
2008(28193)
2007(24841)
2006(21421)
2005(18888)
作者
(95245)
(79853)
(79026)
(75378)
(50563)
(38204)
(36188)
(31284)
(30048)
(28395)
(26922)
(26804)
(25231)
(25218)
(24628)
(24571)
(23989)
(23525)
(22892)
(22699)
(19723)
(19628)
(19355)
(18082)
(17774)
(17703)
(17608)
(17531)
(16078)
(15745)
学科
(136807)
经济(136655)
管理(92466)
(89674)
(74022)
企业(74022)
方法(64957)
数学(56548)
数学方法(55704)
中国(36502)
(36427)
(33483)
(30624)
贸易(30607)
业经(29953)
(29721)
(28552)
地方(26513)
农业(24015)
(23862)
理论(22555)
(21120)
财务(21027)
财务管理(20976)
(20920)
技术(20628)
环境(19891)
(19772)
企业财务(19765)
银行(19716)
机构
大学(472431)
学院(471140)
(193275)
经济(189332)
管理(184188)
理学(159947)
研究(159687)
理学院(158183)
管理学(155018)
管理学院(154196)
中国(118687)
(100803)
科学(99339)
(85604)
(80615)
(77134)
研究所(73804)
中心(72282)
业大(70736)
财经(69289)
(67505)
北京(63951)
(63020)
(61412)
师范(60802)
农业(60681)
经济学(58732)
(57932)
(54667)
经济学院(53147)
基金
项目(321112)
科学(251761)
基金(233076)
研究(232074)
(204291)
国家(202493)
科学基金(173136)
社会(145494)
社会科(137958)
社会科学(137920)
(124474)
基金项目(122482)
自然(113544)
自然科(110941)
自然科学(110911)
自然科学基金(108898)
教育(107334)
(105084)
资助(98010)
编号(94375)
成果(76530)
重点(72066)
(70884)
(68319)
(66391)
课题(64999)
创新(61971)
科研(61722)
教育部(60656)
国家社会(60022)
期刊
(205034)
经济(205034)
研究(134714)
中国(86822)
学报(76163)
(69596)
科学(69264)
管理(66639)
(65246)
大学(57537)
学学(54047)
教育(50695)
农业(48368)
技术(42268)
(36912)
金融(36912)
经济研究(34366)
业经(33409)
财经(33140)
(28491)
问题(27378)
(26661)
(25624)
图书(24506)
统计(24033)
技术经济(23333)
(22377)
科技(22079)
国际(21970)
(21600)
共检索到684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平  施凤丹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经历着产业内贸易的形态变迁,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可能不同。本文通过对1996-2005年18个制成品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较大,同时调整成本也因不同产业而有所不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伟达  单瑜  
对于影响云南与东盟贸易的因素,我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云南的经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东波  刘雅珍  孙若涵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逐步推展,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重心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侧重点,其成效也将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果。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海上地理起始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区域。从经贸往来变化情况看,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联系紧密,交流频繁。本文试图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测算了19922015年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呈现先降后增态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从产品类别来看,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贸易;从国别来看,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经济规模差异以及贸易距离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DI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本文利用联合国SITC(REV.04)标准和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表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G-L指数较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并不具一致性。如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东盟与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对制造业无明显影响。而教育支出则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规模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行业内贸易,但对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俊峰  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秀莲  
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本文将服务贸易互补性分为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与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并依此改进了贸易互补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不管是何种互补类型,其互补性都动态上升。从国家来看,中国与东盟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产业间互补度最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互补度最高;与东盟新、老成员国互补度最高的都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但涉及的服务部门不相同;从服务部门看,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胡忠平  
从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入手,使用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正逐步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以及扩大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王子泰  陈宇豪  
文章以2002—2016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产品出口潜力。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等仍然是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贸易自由度、国民宽带使用量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贸易效率整体较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说明自贸区建设对双边文化产品贸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2000~2007年中国的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特征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进行跨时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不平衡是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特征因素,其中,经济规模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有增强趋势;外商直接投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贸易不平衡与我国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明显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另外,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因素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