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3)
2023(12763)
2022(11158)
2021(10638)
2020(8940)
2019(20981)
2018(20803)
2017(40384)
2016(21775)
2015(24694)
2014(24670)
2013(24831)
2012(22816)
2011(20664)
2010(20419)
2009(18630)
2008(18051)
2007(15516)
2006(13470)
2005(11748)
作者
(62089)
(51600)
(51036)
(48839)
(32792)
(24729)
(23332)
(20587)
(19598)
(18290)
(17619)
(17435)
(16257)
(16143)
(15870)
(15730)
(15389)
(15140)
(14708)
(14554)
(12866)
(12733)
(12333)
(11663)
(11496)
(11437)
(11326)
(11296)
(10340)
(10127)
学科
(96633)
经济(96537)
管理(60144)
(57946)
(47747)
企业(47747)
方法(43784)
数学(38376)
数学方法(37992)
中国(25414)
(24326)
业经(20514)
(19951)
地方(18745)
(18489)
(18221)
贸易(18212)
(17719)
农业(16071)
(15838)
(14786)
技术(14638)
环境(14487)
理论(13572)
产业(12976)
(12576)
银行(12541)
(12344)
(12291)
财务(12229)
机构
大学(312859)
学院(309852)
(132059)
经济(129527)
管理(126435)
理学(110079)
理学院(108925)
研究(108055)
管理学(107309)
管理学院(106774)
中国(79395)
(67258)
科学(65303)
(55377)
(53629)
研究所(49290)
(48104)
中心(47431)
财经(45439)
业大(45425)
北京(43046)
(42208)
(41529)
(40258)
师范(39955)
经济学(39713)
(39322)
农业(37455)
经济学院(35898)
(34505)
基金
项目(216170)
科学(170487)
研究(159536)
基金(157842)
(137155)
国家(136101)
科学基金(116677)
社会(101497)
社会科(96297)
社会科学(96270)
基金项目(83941)
(82183)
自然(74777)
自然科(73018)
自然科学(73001)
教育(71990)
自然科学基金(71682)
(69686)
资助(65604)
编号(64018)
成果(51788)
(48867)
重点(48051)
(46694)
(44715)
课题(43994)
国家社会(42055)
教育部(41988)
创新(41773)
科研(40872)
期刊
(140490)
经济(140490)
研究(91967)
中国(55841)
学报(46277)
管理(44985)
科学(44771)
(43554)
(39362)
大学(35240)
学学(33002)
教育(32186)
农业(31142)
技术(26977)
(23269)
金融(23269)
经济研究(22836)
业经(22049)
财经(21616)
问题(18587)
(18550)
(16837)
技术经济(16294)
图书(15989)
科技(15503)
(15351)
理论(14719)
世界(14603)
资源(14104)
现代(13771)
共检索到445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国良  王继源  龙少波  
文章通过建立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双方GDP的影响及其途径,以7个产业合作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ADB-MRIO表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在两种极端情形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各个国家GDP的拉动效应,并对总的影响效果做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研究发现:(1)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但对于东盟国家GDP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从长期来看,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也更为有利;(2)中国与印尼、菲律宾的产业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拉动双方GDP增长,而中国与越南产业合作对于双方GDP的拉动效应最弱;(3)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对GDP拉动效应最明显的部门是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皮革与制鞋业,而纺织业的产业合作对GDP的影响最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国良  王继源  龙少波  
文章通过建立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双方GDP的影响及其途径,以7个产业合作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ADB-MRIO表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在两种极端情形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各个国家GDP的拉动效应,并对总的影响效果做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研究发现:(1)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但对于东盟国家GDP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从长期来看,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也更为有利;(2)中国与印尼、菲律宾的产业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拉动双方GDP增长,而中国与越南产业合作对于双方GDP的拉动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景敏  
一、中国—东盟物流产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一)地缘相近、经贸相融、文化相通。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经贸相融、文化相通,成为中国—东盟物流产业合作的纽带。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西南丝绸之路",到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再到近现代共同抗御外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源远流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包括物流产业在内的交流合作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日新月异,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更加频繁,政治互信更加牢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王新哲  
中国与东盟矿物产品贸易表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有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双边产业内贸易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矿业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政治互信,发挥政府在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业的投资,以产业投资促贸易发展;三是正确处理竞争,更大程度发挥互补;四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利用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薇  陈磊  
中国经济走出去,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遭遇的政治、经济以及金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5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开始快速发展,在分析了对东盟投资的主要特征基础上,研究指出投资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整体投资力度偏弱、投资布局不均、投资层次偏低,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人才资源匮乏以及东道国政局不稳带来的政策风险等。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金融扶持、政府功能以及发展思路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燕和  潘玉  
当前中国与东盟产业关系已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迈入提质升效的成熟期,在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与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产业合作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当前金融支持产业合作存在融资模式单一、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跨境征信合作困难、人民币使用便利性不足、汇率风险突出等问题,本文建议构建适应中国与东盟产业分工合作的金融支持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跨国产业园区为载体增强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跨境征信合作,促进金融基础设施跨境联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课题组  刘家凯  
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合作机制和平台的不断优化,其合作领域得到不断延伸和深入。但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仍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产业合作质量低、产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竞争力、交通运输以及投资准入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对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前景分析,认为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创新应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推进相结合原则、差异化需求战略原则、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原则,建立有效创新合作保障机制、体制机制、沟通机制和团队协作机制,构建更灵活、实用的"四位一体"产业合作联盟和互利共赢一体化的金融发展模式,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合作,构建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互联互通新格局,为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元柱  
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采取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模式同样深刻地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模式上。文章提出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中的模式选择与理性政策选择中的两个基本点与三大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岑丽阳  
本文认为,中国—东盟区域物流合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建立中国—东盟区域物流合作的政策机制,尽快完善广西、云南与东盟的海上、陆路和空中绿色通道,在交通运输便利化、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第二,建立中国-东盟区域物流合作组织机制,由东盟十国和桂、滇、黔三省的物流管理部门牵头组成物流区域发展协调小组,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节点之间、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第三,建立中国—东盟区域物流合作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国际物流服务系统,把南宁、贵阳和昆明打造成中国面向东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文雯  林季红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却逆势上扬。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的是跨境电商。但中国与东盟国家现阶段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与东盟间的支付方式不匹配、东盟的物流设施落后且缺少先进技术支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等方面。为此提出了五点建议: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工程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电子支付效率;积极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缩短跨境电商货物周转时间;提高技术支撑,保障产品和支付网络安全;构建跨境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将保税仓储和海外仓储相结合,缓解跨境电商成本压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启动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其目标是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更加开放自由的多边贸易体系。但是,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使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上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崛起的猜忌及其自私自利的强硬态度,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陷入僵局。与此同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波  
构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双重差分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地区产业增长,尤其促进对东盟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的增长,体现了贸易便利化合作和产业优化配置的作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政策调整需结合各国与中国各地区自身的贸易便利化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波  
构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双重差分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地区产业增长,尤其促进对东盟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的增长,体现了贸易便利化合作和产业优化配置的作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政策调整需结合各国与中国各地区自身的贸易便利化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云华  
本文利用国际关系学中关于国际合作的理论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进行分析。目前,中国-东盟双方都还比较关注绝对获益,因此,双方的经济合作现在正处于蜜月期,但随着各国,尤其是东盟的一些小国对相对获益的关注,这种蜜月期可能会很快结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顺明  杨清源  葛琳玲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和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即"两国双园")作为中国与东盟联建产业园的首期试点,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具有示范效应,因此国家提出要将"两国双园"打造成为中马投资合作旗舰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本文以"两国双园"为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联建产业园财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并从财税合作机制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联建产业园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