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4)
2023(14123)
2022(12221)
2021(11789)
2020(9754)
2019(22766)
2018(22425)
2017(42982)
2016(23024)
2015(26014)
2014(25896)
2013(25662)
2012(23817)
2011(21504)
2010(21329)
2009(19424)
2008(19068)
2007(16229)
2006(14091)
2005(12513)
作者
(66315)
(55420)
(54604)
(52135)
(35388)
(26541)
(25016)
(21713)
(20901)
(19522)
(18814)
(18809)
(17510)
(17495)
(17143)
(16973)
(16395)
(16349)
(15662)
(15652)
(13633)
(13604)
(13140)
(12424)
(12230)
(12191)
(12190)
(11984)
(11108)
(10962)
学科
(93299)
经济(93184)
管理(61897)
(60182)
(49271)
企业(49271)
方法(44202)
数学(38184)
数学方法(37803)
中国(26556)
(26171)
贸易(26157)
(25456)
(23763)
(22010)
(20791)
业经(19227)
地方(17047)
(16408)
农业(15546)
(14802)
理论(14744)
(14275)
银行(14231)
(14212)
金融(14211)
技术(14194)
环境(14060)
(13647)
(13389)
机构
大学(332470)
学院(326779)
(138512)
经济(135900)
管理(128051)
研究(117108)
理学(111540)
理学院(110269)
管理学(108477)
管理学院(107896)
中国(85819)
科学(71210)
(71160)
(60035)
(58983)
研究所(54339)
(52642)
中心(51010)
财经(49184)
业大(48402)
北京(45499)
(45093)
(44356)
(43001)
经济学(42708)
师范(42595)
(42538)
农业(41620)
经济学院(38620)
财经大学(36992)
基金
项目(227472)
科学(178692)
基金(167259)
研究(165391)
(147602)
国家(146199)
科学基金(123870)
社会(105139)
社会科(99711)
社会科学(99684)
基金项目(88287)
(84894)
自然(80332)
自然科(78476)
自然科学(78456)
自然科学基金(77078)
教育(74675)
(73110)
资助(69525)
编号(65443)
成果(53791)
(51556)
重点(50872)
(48378)
(47119)
课题(44877)
教育部(44164)
国家社会(44128)
创新(44081)
科研(43800)
期刊
(144346)
经济(144346)
研究(99011)
中国(58311)
学报(54165)
科学(49947)
(47384)
管理(46175)
(42922)
大学(40694)
学学(38252)
教育(33973)
农业(33786)
(26172)
金融(26172)
技术(25355)
经济研究(25151)
财经(23735)
业经(21738)
(21465)
(20381)
问题(19861)
国际(19049)
(18713)
图书(16936)
世界(16784)
科技(15819)
理论(15320)
技术经济(15067)
(14860)
共检索到47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肖晨明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和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源泉及其物质基础、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其变化,证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贸易互补性,进而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肖晨明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在第三国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得出结论认为 :一方面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存在一定差异 ,比较优势呈阶梯分布。另一方面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集中出口的产品正是以上各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秀莲  
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本文将服务贸易互补性分为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与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并依此改进了贸易互补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不管是何种互补类型,其互补性都动态上升。从国家来看,中国与东盟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产业间互补度最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互补度最高;与东盟新、老成员国互补度最高的都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但涉及的服务部门不相同;从服务部门看,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金城  陈乐一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描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特征,发现双方在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大,但是竞争态势也很明显,而在其他服务贸易部门,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小,竞争性也较低。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协调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抱团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证明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互补性,进而分析了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在哪些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发展中拉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聆  薛元  
本文运用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相似度指数等工具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就互补性而言,中国与新加坡创意商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和其他东盟主要国家在工艺品和新媒体上互补性较大。就竞争性而言,中国与新加坡创意商品贸易的竞争性相对较小,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在世界创意商品市场上的竞争较激烈。因此,中国要充分利用与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增加彼此产品的差异性,促进双方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阳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洪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建成,多达7000种的商品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消失后,竞争性商品在贸易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互补性商品的贸易将显著增长,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将对双方的贸易发展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云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互补性的商品贸易关系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产生更好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有序的共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津平  
东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这一影响 ,必须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测算了1 980年至 1 997年中国与其他主要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 :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 ,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对日经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伶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研究显示,中—日、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但在某些农产品上中一日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是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惠  
农产品在广东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目前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现状的分析,发现广东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在谷物、肉类和水果蔬菜上存在竞争优势,在农机产品、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合作和海产品上存在互补性差异,据此从政府、农业企业、贸易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容博  张军  
近年来,东盟作为中国贵州省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双方经贸不断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基于2012年~2015年贵州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对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贵州省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塑料及其制品、电机、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化国家在纺织、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贵州省的陶瓷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家具、化工产品、饮料、酒等产业与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据此,提出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容博  张军  
近年来,东盟作为中国贵州省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双方经贸不断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基于2012年2015年贵州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对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贵州省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塑料及其制品、电机、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化国家在纺织、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贵州省的陶瓷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家具、化工产品、饮料、酒等产业与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据此,提出进一步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