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4)
2023(14067)
2022(11711)
2021(10960)
2020(8997)
2019(20627)
2018(20336)
2017(38089)
2016(20638)
2015(23459)
2014(23586)
2013(23055)
2012(21395)
2011(19761)
2010(20014)
2009(18558)
2008(18062)
2007(16006)
2006(14272)
2005(13159)
作者
(60892)
(50810)
(50568)
(48362)
(32572)
(24318)
(22890)
(19861)
(19290)
(18218)
(17593)
(17028)
(16599)
(16476)
(16095)
(15707)
(15072)
(14878)
(14457)
(14298)
(12994)
(12431)
(12304)
(11762)
(11474)
(11336)
(11274)
(10726)
(10326)
(10175)
学科
(106809)
经济(106714)
管理(56854)
(51278)
方法(43547)
(41893)
企业(41893)
数学(38951)
数学方法(38360)
中国(28145)
(21941)
地方(21739)
(21624)
贸易(21611)
(21494)
(21100)
(20889)
业经(19515)
(18086)
(15281)
金融(15274)
(14998)
银行(14977)
理论(14933)
(14524)
农业(14291)
(14222)
地方经济(14129)
环境(13475)
(13462)
机构
大学(305406)
学院(303212)
(139215)
经济(136702)
管理(112355)
研究(111637)
理学(96354)
理学院(95257)
管理学(93450)
管理学院(92886)
中国(85064)
(65159)
科学(64882)
(61606)
(56668)
研究所(51455)
财经(49157)
(48786)
中心(48744)
经济学(45212)
(44905)
(44495)
业大(42152)
北京(41651)
经济学院(40494)
(40304)
(38409)
农业(38342)
师范(37989)
财经大学(36664)
基金
项目(199378)
科学(157844)
基金(147388)
研究(143401)
(129932)
国家(129026)
科学基金(109842)
社会(94176)
社会科(89643)
社会科学(89621)
基金项目(75486)
(74943)
自然(69847)
自然科(68372)
自然科学(68353)
自然科学基金(67179)
教育(66580)
(63932)
资助(62713)
编号(54948)
重点(45533)
(45393)
成果(45261)
(43273)
(40742)
国家社会(40738)
课题(39656)
教育部(39155)
创新(38367)
科研(38003)
期刊
(154054)
经济(154054)
研究(95094)
中国(62518)
学报(48089)
(46837)
管理(44378)
科学(44253)
(43939)
大学(36967)
学学(34930)
教育(32386)
农业(30050)
(28140)
金融(28140)
技术(27900)
经济研究(27546)
财经(25883)
(22553)
业经(21354)
问题(20162)
(19791)
统计(18340)
国际(17721)
(17457)
世界(17294)
技术经济(16499)
(16075)
决策(14504)
(13275)
共检索到46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鲁晓东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是世界市场上主要的制成品提供者,相似的区位分布、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东亚各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将贸易流量数据分解为数量、质量和多样性等维度,试图洞悉东亚各国各地区出口竞争模式。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东亚各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在数量、质量和多样性等多个层面上展开,不同国家地区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其次,出口品多样性和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三,东亚诸国在世界商品市场上表现出一定竞争性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密切的贸易联系;第四,大国在绝对数量上出口更多的产品;最后,对于中国而言,改变产品数量竞争模式为质量竞争和多样性竞争模式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容欣  
本文首先从贸易的总量指标方面比较了东亚8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贸易差额及贸易结构状况;其次从行业分析方面研究东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分别采用ITC的国际贸易数据库测算了东亚经济的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分析了东亚国家或地区在1位数SITC产品分类上的出口竞争力强弱状况,另外也利用ITC衡量贸易绩效的TP指数从14个产业部门比较了东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对于东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关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强弱的一些基本结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会朝  于翠萍  
中国出口产品普遍被认为"价廉质次",然而这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出口贸易长期增长的实质。对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单位价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低价竞争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在逐年上升,其中高技术出口产品的质量竞争力较为明显,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并未陷入低质量产品的陷阱。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转型中,把握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特征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初晓   张丹蕾   赵勇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驱动全球贸易分工格局演变。厘清工业机器人影响出口的竞争机制,对于一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至关重要。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机器人在供给侧的影响不同,本文同时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考察出口竞争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通过“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共同促进企业出口,但“价格竞争”占主导地位,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拓展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使用缩短了出口产品的“价格阶梯”和“质量阶梯”,降低了产品价格和质量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产品替代弹性和贸易成本的增加强化了工业机器人影响出口的“价格竞争”机制,而出口目的地市场竞争的加剧则强化了“质量竞争”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工业机器人在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为可能出现的全球贸易分工格局调整提供有效的应对之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柳  张捷  
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农业和制造业的行业比较优势,发现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贸易结构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发现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总体上呈互补关系,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总体上呈竞争互补关系,而日本与韩国为竞争关系。最后,为深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认为中国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霞  
文章在对Hausman的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方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测算出中国相对于各国的出口技术水平,另外构建这些国家相对于中国的竞争性替代指数,并就竞争性替代指数和中国出口技术水平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对中国产品的竞争性替代、前期相对出口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国相对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技术水平;而发达经济体相对中国的竞争性替代指数会阻碍中国相对出口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滞后一期的出口技术水平、FDI、人力资本以及创新能力对当前中国相对出口技术水平有正效应。中国可以通过提高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等政策,来提升中国的出口技术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沙加亚·劳尔  陈建国  
中国加入WTO,进一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出口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亚洲新小虎。亚洲四小虎也会面临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低技术水平出口的南亚和非洲国家将面临严重挑战。中国的直接的威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但是很快影响到整个技术产品范围。中国影响的范围和速度取决于中国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能力,加入WTO将加速这一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欣裕  陈璐瑶  孙浦阳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07年海关数据库数据,在产品层面度量中国企业间市场重合引发的侵蚀性竞争,通过构建企业出口质量内生模型,并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研究侵蚀性竞争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重合度提高,企业受到其他企业的侵蚀性竞争加剧,其出口产品质量会显著下降,且差异化产品的出口质量下降程度更突出。此外,企业抗压能力是影响竞争压力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的重要渠道。本文为逆全球化趋势下从需求市场层面研究贸易质量提出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斌  辛伟涛  
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转变"低价竞争"的企业出口模式迫在眉睫。研发补贴不仅是重要的创新激励手段,而且是WTO补贴规则允许的重要补贴类型。本文重点考察作为"看得见的手"的研发补贴对企业出口价格和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提高企业出口价格,降低企业出口数量,对企业出口金额的影响不显著。产品内"垂直层面"的质量改善和产品间"水平层面"的技术复杂度提升是研发补贴转变企业出口低价竞争的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补贴主要影响高市场竞争行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出口价格和数量。因此,充分重视与合理运用研发补贴,有助于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本文丰富了补贴与贸易的研究成果,为WTO补贴规则改革和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振宇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微观数据,采用产品的单位价格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分别测度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集中度,考察了中国出口中间产品的质量对其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单位价格测度的中间产品质量对市场集中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宏观上中国中间产品出口企业没有采用质量竞争策略提高市场份额,而是采用价格竞争策略来获得市场份额。实证研究还发现,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双边中间产品贸易规模、出口企业数量和贸易国收入水平对中国出口中间产品市场集中度有负向影响,而中国行业平均工资和行业人均固定资产对中国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刘培德  王孝松  
当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时,一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从贸易利益和社会福利出发,结合中国出口企业的实际,构建了一个生产企业可以选择国内中间商出口的双寡头国际市场竞争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理论探讨了一国最优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差异和国内企业出口模式会影响一国最优的贸易政策选择。具体而言,在两国均可以实施贸易政策,两国国内企业均通过其国内中间商出口产品时,若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小),一国应该进行出口补贴(征收出口税);如果只有一国生产企业通过中间商出口,那么在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形下,该国应该采取补贴政策。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贸易政策会影响国内生产企业出口模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估计了2003~2009年间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本异质性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外包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且得到如下的结论:(1)以APEC为代表的开放式多边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创造效应,而以ASEAN为代表的封闭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转移效应;(2)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异质性产生极不对称的影响力,即中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增加具有强劲的贸易转移效应,而进口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提高则具有微小的贸易创造效应;(3)贸易伙伴国的需求质量偏好的提升具有出口转移效应,而其需求规模扩大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并且前者远大于后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辉民  
运用1980年~2013年的FAO统计数据,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模式、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计与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均值约为-0.56,总体而言缺乏国际竞争力;单板、碎料板、木材剩余物等林产品属于产业内贸易,多数产品为产业间贸易;中国在林产品进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大,出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金波  王佳  
推动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途径,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出口质量攀升,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邻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门槛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其影响依赖于数字经济自身的累积水平,并且其效应随突破点的变化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本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颖  佘群芝  
在Hausmann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展开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来看,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有助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但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影响力度有所不同。经济复杂度对大多数产业的出口竞争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