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7)
- 2023(5072)
- 2022(4288)
- 2021(4207)
- 2020(3430)
- 2019(8239)
- 2018(7868)
- 2017(14455)
- 2016(7308)
- 2015(8580)
- 2014(8324)
- 2013(8488)
- 2012(8141)
- 2011(7726)
- 2010(7527)
- 2009(7142)
- 2008(7144)
- 2007(5844)
- 2006(5243)
- 2005(4907)
- 学科
- 济(38393)
- 经济(38352)
- 贸(19845)
- 贸易(19832)
- 管理(19503)
- 易(19336)
- 方法(18240)
- 业(17515)
- 数学(15649)
- 数学方法(15595)
- 企(13705)
- 企业(13705)
- 中国(12968)
- 关系(8504)
- 出(8402)
- 农(8357)
- 出口(7343)
- 出口贸易(7343)
- 口(7343)
- 业经(6687)
- 制(6286)
- 学(6056)
- 财(5996)
- 融(5717)
- 金融(5717)
- 银(5653)
- 银行(5645)
- 行(5561)
- 体(5194)
- 和(5040)
- 机构
- 大学(116028)
- 学院(111877)
- 济(62010)
- 经济(61420)
- 研究(45750)
- 管理(41850)
- 中国(36354)
- 理学(36277)
- 理学院(35884)
- 管理学(35516)
- 管理学院(35303)
- 京(25056)
- 财(24434)
- 科学(23001)
- 所(22404)
- 经济学(21174)
- 研究所(20461)
- 财经(20257)
- 经济学院(19170)
- 经(18898)
- 中心(18780)
- 北京(16712)
- 院(16400)
- 贸(15756)
- 财经大学(15356)
- 农(14792)
- 科学院(14114)
- 范(13807)
- 师范(13700)
- 江(13575)
- 基金
- 项目(72714)
- 科学(59080)
- 基金(57685)
- 研究(54004)
- 家(50566)
- 国家(50264)
- 科学基金(42573)
- 社会(38328)
- 社会科(36552)
- 社会科学(36547)
- 基金项目(29164)
- 自然(25657)
- 自然科(25112)
- 自然科学(25106)
- 自然科学基金(24737)
- 资助(24467)
- 教育(24157)
- 省(22421)
- 划(20789)
- 中国(19284)
- 编号(19040)
- 部(18943)
- 国家社会(17781)
- 教育部(16833)
- 重点(16530)
- 成果(15865)
- 发(15728)
- 人文(15499)
- 创(15162)
- 大学(14753)
共检索到174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燕生 裴长洪 毕吉耀 洪晓东 杨国华 宋泓
值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周年之际,202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国际贸易研究室联合组织召开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是积极参与全球化、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体制机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度、广度达到最好水平。现在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出现倒退;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越来越注重意识形态以及日益强调国家安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关注贸易自由化到更加关注边境后措施。区域化是对全球化进程的肢解,世界贸易组织可能成为制度之争、话语权之争和发展模式之争的场所。但只要世界贸易组织不宣布解散,它就永远是反对全球经济治理中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阵地。世界贸易组织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摒弃一些阻碍其有效运转的机制和程序。未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关键是融合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基于对等的公平贸易和基于共享的包容贸易,主要大国共同推动建立自由、公平和包容的多边贸易新秩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乾定
从成立世界贸易组织谈起──国际货币基金与关贸总协定关系回顾戴乾定国际经济中一件大事1994年4月15日,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的乌拉圭回合,经过7年多艰难的谈判,终于通过并签署了最后协议。协议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工业品减税,放宽农产品、服务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积极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积极运用关税等手段维护国家权益,深入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并加强和改善关税宏观调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熊性美 沈瑶
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协议,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届时它将对其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定期审议和监督,并运用争端解决机制保证多边贸易规则的实施。但是,由于乌拉圭回合协议本身就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即将成立的WTO注定要经受漫长的磨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汪尧田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世界经济发展到本世纪80年代初,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都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调整和解决的问题。1947年签订1948年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在各国降低关税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仅是当时国际贸易组织流产后主要在关税减让等方面达成的临时协定。它不仅在货物贸易上对农产品和纺织品与服装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玉卿
自1995年1月1日起,一个新的、重要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了。这一组织的成立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关贸总协定运作47年后的一个飞跃。世界贸易组织将并列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IBRD),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制定并监督执行的各项国际经济、贸易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约翰·H·杰克逊 沈大勇 王火灿
现就教于美国乔治顿大学并任该大学法律中心教授的约翰·杰克逊(John H.Jackson)是美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也是闻名世界的GATT/WTO研究专家.他还是印度德里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客座教授,曾担任过GATT总部的研究员,还担任过密执安大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和总统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总顾问.2000年10月10日,杰克逊教授应邀访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午与WTO上海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下午,杰克逊教授在欣然接受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授予他的名誉法学教授称号之后,向在座师生作了题为“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未来”的精彩演讲,并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有关问题.作为在GAT...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汉林
从1986年7月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到1995年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国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一直扑朔迷离,本文试从一位学者的角度谈谈—对世界贸易组织应有明确认识一、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自由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之一是贸易自由化,要求其成员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心之
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包括已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差距 ,以及“入世”后 ,中国企业应对的对策 ,提出中国企业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尧田 付明
乌拉圭回合《马拉喀什宣言》决定于1995年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代替关贸总协定。我国能否在世界贸易组织诞生前“复关”,将影响到我国能否成为该组织的创始成员问题。该组织的诞生将为中国提供历史机遇,同时也为中国的“复关”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对中国“复关”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复关”的优势与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中国“复关”的因应策略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庆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凡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WTO改革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优先顺序,各方立场和意见则不尽相同,阵营划分也难以一概而论。综合现有的主要改革方案,大体而言,在谈判机制方面主张增加谈判机制灵活性,打破"协商一致"造成的多边谈判僵局;在实体规则方面主张制定贸易新规,强化贸易公平,消除投资障碍;在纪律约束方面主张更好发挥WTO的审查和监督功能,加强对成员方遵守透明度和通报义务的约束;在争端解决方面主张尽快修改相关协定,打破上诉机构法官遴选僵局,确保WTO正常运转。对于中国而言,关键在于"以我为主",明确自身基本立场与核心关切,并在现有《立场文件》基础上,出台具体改革方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乃至推动WTO改革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卢毅聪
2021年10月12日,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再一次就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多边贸易体制发出积极信号。当前,WTO多个成员已提出其WTO改革方案,争议的焦点落在WTO改革的权威性、有效性、相关性和包容性4个方面。中国支持对WTO进行必要改革,解决其面临的生存危机。中国应在此轮WTO改革中坚持特殊与差别待遇,维护投资和贸易公平,推进电子商务、渔业补贴及投资便利化谈判,增强WTO权威性和有效性,增加WTO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WTO改革 权威性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