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8)
- 2023(14902)
- 2022(12792)
- 2021(12336)
- 2020(10102)
- 2019(23846)
- 2018(23338)
- 2017(44148)
- 2016(24178)
- 2015(27215)
- 2014(26859)
- 2013(26575)
- 2012(24680)
- 2011(22350)
- 2010(22074)
- 2009(20222)
- 2008(19778)
- 2007(16884)
- 2006(14852)
- 2005(13404)
- 学科
- 济(95989)
- 经济(95856)
- 管理(63698)
- 业(61776)
- 企(49308)
- 企业(49308)
- 方法(43728)
- 数学(37488)
- 数学方法(37074)
- 中国(27934)
- 农(27120)
- 财(23233)
- 学(22572)
- 业经(20757)
- 贸(19338)
- 贸易(19325)
- 易(18859)
- 农业(18759)
- 理论(17348)
- 地方(17321)
- 制(17090)
- 和(15717)
- 融(14809)
- 金融(14808)
- 银(14691)
- 银行(14635)
- 环境(14564)
- 行(14048)
- 教育(13968)
- 技术(13759)
- 机构
- 大学(343422)
- 学院(337245)
- 济(138030)
- 经济(135202)
- 管理(129588)
- 研究(121712)
- 理学(112338)
- 理学院(111038)
- 管理学(109140)
- 管理学院(108555)
- 中国(90664)
- 科学(75018)
- 京(74792)
- 所(61774)
- 财(61575)
- 研究所(56720)
- 农(56480)
- 中心(53611)
- 业大(50639)
- 财经(49548)
- 北京(48155)
- 江(47358)
- 范(46079)
- 师范(45578)
- 经(45363)
- 农业(44527)
- 院(44136)
- 经济学(42544)
- 州(38741)
- 经济学院(38256)
- 基金
- 项目(232795)
- 科学(181948)
- 研究(170670)
- 基金(169104)
- 家(148972)
- 国家(147743)
- 科学基金(124918)
- 社会(106739)
- 社会科(100913)
- 社会科学(100886)
- 基金项目(88776)
- 省(87719)
- 自然(80631)
- 教育(78702)
- 自然科(78689)
- 自然科学(78664)
- 自然科学基金(77284)
- 划(75536)
- 资助(70383)
- 编号(68572)
- 成果(57267)
- 重点(52767)
- 部(52563)
- 发(49709)
- 创(48191)
- 课题(48158)
- 创新(44972)
- 教育部(44965)
- 国家社会(44500)
- 科研(44432)
- 期刊
- 济(148750)
- 经济(148750)
- 研究(103831)
- 中国(66154)
- 学报(56820)
- 科学(52071)
- 农(51901)
- 管理(47855)
- 财(44545)
- 大学(43043)
- 教育(42635)
- 学学(40074)
- 农业(36803)
- 技术(28515)
- 融(27944)
- 金融(27944)
- 经济研究(24563)
- 财经(24324)
- 业经(21644)
- 经(20882)
- 业(20044)
- 问题(19399)
- 图书(18741)
- 世界(17140)
- 贸(16749)
- 理论(16026)
- 科技(16002)
- 版(15932)
- 技术经济(15443)
- 国际(15059)
共检索到498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减贫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两百多年来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贫困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回顾总结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研究得出: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反贫困道路上存在明显区别,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反贫困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以“资本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政策实践的不足与缺陷,探究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行动对实现持续稳定减贫的意义与作用,并对中国特色扶贫减贫的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总结提炼,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冬民 韦苇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贫困理论 比较与启示 西部反贫困实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向从武 王志章
坦桑尼亚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致贫原因与如今系统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和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值得思考与探索。本文以坦桑尼亚反贫困为例,以世界银行的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得出其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富差距大、减贫效果不显著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坦桑尼亚贫困仍然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科学技术教育落后、因病致贫极为普遍和性别歧视加重贫困程度。结合坦桑尼亚贫困现状与原因,梳理其反贫困的历程和举措后认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农业国家,不能只重工业发展轻乡村发展,需要城乡统筹,通过持续有效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实施、精准可行的减贫方式与方法、投入稳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调平衡的输血减贫与自我造血致富相结合,其减贫制度设计及理念与中国现如今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金融反贫困既符合农户参与式扶贫的宗旨,又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培养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金融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已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减贫手段。本文通过引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乡村信贷部、玻利维亚阳光银行、蒙古哈斯银行、爱尔兰贷款基金等国外农村金融反贫困成功实例,试图从发展概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地区)金融反贫困模式,总结国外成功经验,为中国金融扶贫的开展提供更多经验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金融反贫困既符合农户参与式扶贫的宗旨,又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培养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金融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已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减贫手段。本文通过引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乡村信贷部、玻利维亚阳光银行、蒙古哈斯银行、爱尔兰贷款基金等国外农村金融反贫困成功实例,试图从发展概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地区)金融反贫困模式,总结国外成功经验,为中国金融扶贫的开展提供更多经验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知颂
青年学者李玉田同志将他的新作《广西百色反贫困研究》送给我,我通读了几遍,百色人民近20年反贫困的壮举和成就浮现在眼前。李玉田同志曾几度在我院学习,他希望我为本书作序。因此,此事让我勉为其难。这里,只借此机会谈谈我对反贫困问题的几点认识。我和百色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4年春,我参加了厉以宁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研究项目《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例和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研究》的工作,并独立承担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就是从这一课题的调研工作开始,我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伊敏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问题就一直存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统治者及知识分子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关注贫困问题,而我国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也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三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反贫困理论是当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为核心,系统梳理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及主要内容,以此来对中国贫困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贫困问题 关注贫困 反贫困 扶贫思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关注作为一种初心贯穿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1949年之后中国的扶贫治理可以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发展式扶贫阶段""开发式扶贫阶段""综合式扶贫阶段"以及"脱贫攻坚阶段"五个时期。而且随着阶段不同,国家所采取的扶贫治理措施与手段有着很大的差异。扶贫治理70年,逐渐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扶贫治理体制,治理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与精细化。中国扶贫领域的治理实践典型地呈现出共产党革命成功经验、中国传统治理资源和西方国家先进治理方法的"三江汇流"之势,同时中国的扶贫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
社会救济 精准扶贫 扶贫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如何消灭贫困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希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贫困理论研究的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论是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理解、西方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还是国内相关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落后于反贫困实践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减贫实践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而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跳出西方传统理论和认知来看待中国的减贫经验,发展更具有当代意义的反贫困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钟玲 陆汉文
农村扶贫面临着反贫困理念的创新,合作型反贫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解决贫困人口权利贫困、扶贫资源整合及农村治理等难题,而仪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政 朱翠萍
习近平总书记说:"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总要求,减贫和搬迁人数居全国首位,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贵州实践"之路,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胡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矢志不渝的开展反贫困斗争,反贫困方式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反贫困的目标从"保生存"到"保生存、促发展"再到"惠民生、促发展",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消除绝对贫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和回顾新中国70年反贫困实践历程,可以提炼出基本经验:坚持大扶贫格局,不断向贫困人口赋权,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不断创新反贫困机制。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工作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减缓相对贫困,本文结合新中国反贫困历程和基本经验提出一些展望: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满足人民需求的相对贫困标准;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明确新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目标;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设计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框架;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借鉴以往的反贫困政策,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新中国 反贫困 生存与发展 精准扶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美凤 蒋锋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本文论述了竺可桢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即以求是精神为核心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还总结了竺可桢教育实践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竺可桢 教育思想 浙江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