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9)
- 2023(10920)
- 2022(9306)
- 2021(8638)
- 2020(7458)
- 2019(17500)
- 2018(17197)
- 2017(32747)
- 2016(17774)
- 2015(20669)
- 2014(20743)
- 2013(20871)
- 2012(19665)
- 2011(17961)
- 2010(17917)
- 2009(17086)
- 2008(17254)
- 2007(15519)
- 2006(13551)
- 2005(12532)
- 学科
- 济(79281)
- 经济(79175)
- 管理(53890)
- 业(49796)
- 企(40114)
- 企业(40114)
- 方法(35860)
- 数学(32024)
- 数学方法(31781)
- 中国(23672)
- 财(23474)
- 农(20941)
- 制(19709)
- 贸(17234)
- 贸易(17227)
- 易(16836)
- 业经(15956)
- 学(14584)
- 银(13935)
- 银行(13910)
- 融(13439)
- 金融(13435)
- 农业(13333)
- 行(13314)
- 体(13228)
- 务(13119)
- 财务(13086)
- 财务管理(13048)
- 地方(12989)
- 企业财务(12347)
- 机构
- 大学(269631)
- 学院(264844)
- 济(120691)
- 经济(118439)
- 管理(99490)
- 研究(95545)
- 理学(85122)
- 理学院(84134)
- 管理学(82964)
- 管理学院(82432)
- 中国(74246)
- 京(57263)
- 财(56874)
- 科学(54491)
- 所(48528)
- 财经(44750)
- 研究所(43760)
- 农(43532)
- 中心(43189)
- 经(40694)
- 江(39265)
- 经济学(39148)
- 北京(36869)
- 业大(36561)
- 经济学院(35331)
- 农业(34237)
- 院(33811)
- 范(33667)
- 师范(33369)
- 财经大学(33199)
- 基金
- 项目(170522)
- 科学(134984)
- 基金(126703)
- 研究(125671)
- 家(110097)
- 国家(109249)
- 科学基金(92895)
- 社会(82636)
- 社会科(78431)
- 社会科学(78409)
- 基金项目(66261)
- 省(63095)
- 教育(57678)
- 自然(57666)
- 自然科(56324)
- 自然科学(56305)
- 自然科学基金(55363)
- 划(54285)
- 资助(52315)
- 编号(49304)
- 成果(41733)
- 部(40356)
- 重点(38845)
- 发(36567)
- 制(35925)
- 国家社会(35529)
- 创(35321)
- 教育部(34942)
- 课题(34451)
- 中国(33483)
- 期刊
- 济(132572)
- 经济(132572)
- 研究(83589)
- 中国(54089)
- 财(45556)
- 学报(40217)
- 农(39939)
- 科学(37832)
- 管理(36645)
- 大学(30920)
- 学学(28921)
- 农业(26704)
- 融(26317)
- 金融(26317)
- 教育(25345)
- 财经(23368)
- 经济研究(22192)
- 技术(21887)
- 经(20119)
- 业经(18764)
- 问题(18093)
- 贸(17071)
- 世界(15433)
- 业(15353)
- 国际(14962)
- 技术经济(13683)
- 版(12561)
- 理论(12536)
- 统计(12327)
- 现代(11186)
共检索到405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文君 余家容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的日趋重要,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确定世界制造中心的含义、衡量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优势,经过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中心 差距 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耀群 邓羽洁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9年31个省(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总结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进特征,运用聚类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时序演变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在区域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的特点;第二,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高值地区与低值地区在空间上集聚效应显著;第三,从区域差距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最大的为东部与东北之间,区域内差距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朱昌 吴昊
近年来,关于中国已发展成为或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论点如雷贯耳,与此同时,某些国家关于“中国造威胁论”、“中国造掏空论”等言论也时有耳闻。本文并不想对这些言论做简单的驳斥,而是依据事实,论证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就中国应该发展制造业中心,以及如何发展制造业中心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制造业 工业化 二元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成其谦
本文试图基于世界科技中心曾经发生 4次转移的事实 ,分析相应发生的世界制造中心的 3次转移 ,并以这样的世界制造中心为标准 ,界定其基本涵义。同时 ,在简述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背景、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对差距和优势两方面的分析 ,对我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关键词:
世界科技中心 世界制造中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霞
世界制造中心由英国及美国到日本,今天又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在于技术与管理的推动,制造能力的增强只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结果和表象。以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来衡量,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以达到实现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中心 变迁 中国制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翟涛 于翠平
本文将以机器种类数增加为特征的内生技术进步纳入到Acemoglu(2003)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及其引致的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8-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贸易开放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贸易开放缩小了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引致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拉大了工资差距,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贸易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均会拉大工资差距,但是贸易开放会缩小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不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朱子凯 贺扬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已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FDI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差距,进而采用面板数据以及交互项检验的方法,针对技术差距对FDI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相对国内企业越先进,行业内的国内企业获得水平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但该获得的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最优的引进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取决于行业特征和发展取向。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影响 技术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超 姚利民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关键词:
外资 长三角地区 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瑶
本文借鉴成本函数的研究方法,采用我国1993~2010年19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影响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相对工资变化的因素。通过计算行业的VSS和回归估计发现,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才是拉动我国相对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外包对相对工资差距起到微弱的缩小作用。根据行业的要素密集度,本文继续将工业行业划分为3个子样本,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因素对不同要素密集型部门的相对工资的影响,结论与总体回归基本一致。本文的结论与理论预期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和中国加工贸易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
相对工资 国际贸易 外包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立君 陈静
在中国制造业日益凸显其在世界市场中的重要性的今天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历史上几代“世界工厂”的成长过程及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总结提出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五个假设。在此基础上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 ,结合大量的中国现实资料 ,检验了这五个假设 ,得出了中国目前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基本路径 ,这就是抓住一条主线、从两个基础起步、处理好十大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世界制造业中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魏荣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呈"倒U型"关系,且拐点出现在基尼系数0. 363处;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且此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低技术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是收入差距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中介渠道。由此得出结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推动中国整体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企业成本加成率 企业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蕾 余恕莲 史玉光
以1999—2010年中国金融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获利能力不同和税负不均衡是造成两行业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导致金融业和制造业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企业效率、治理结构、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和垄断等。除垄断外,其他因素都是源于员工的自身投入,其产生的差距也易被接受。而垄断则是源于政府保护,是造成不合理差距的源头之一,因而破除垄断,创建公平竞争的行业机制,是解决行业间、企业间工资差距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制造业 金融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爱霞 潘晓赟
近两年来,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这主要得益于迅猛发展的制造业。新世纪初,"中国制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分析在新世纪,中国的制造业在哪些行业具备优势,然后根据不同行业的现状提出不同类别的发展战略,以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潜力和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中心。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般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包括5个关键环节,即:(1)对当地市场的必要保护;(2)对当地市场的培育;(3)后发优势的作用及其利用;(4)市场机制的作用;(5)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另外,大国条件以及技术可获得性和技术差距等因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条件的满足和实施是在当地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归结出历史上存在的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心建设的3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传统的大国模式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依附发展模式的实施条件以及局限性,指出在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建设,从而促使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