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840)
2022(6504)
2021(6142)
2020(5038)
2019(11748)
2018(11039)
2017(21599)
2016(11061)
2015(12385)
2014(11831)
2013(11987)
2012(11185)
2011(10192)
2010(10128)
2009(9553)
2008(9443)
2007(8091)
2006(7389)
2005(6673)
作者
(30592)
(25859)
(25774)
(24631)
(16582)
(12428)
(11423)
(9745)
(9702)
(8976)
(8875)
(8668)
(8391)
(8299)
(8262)
(7869)
(7554)
(7526)
(7373)
(7061)
(6318)
(6188)
(6116)
(5888)
(5869)
(5835)
(5565)
(5359)
(5135)
(5077)
学科
(58582)
经济(58529)
(28829)
管理(27610)
方法(27151)
数学(24125)
数学方法(24034)
(21065)
企业(21065)
中国(17375)
(13859)
(13605)
(12440)
贸易(12432)
(12210)
农业(9975)
业经(9817)
地方(9751)
(8786)
金融(8786)
(8378)
(8369)
环境(8174)
关系(8104)
(8098)
银行(8089)
(7870)
(7540)
(7531)
财务(7525)
机构
大学(166322)
学院(163390)
(83959)
经济(82960)
研究(62419)
管理(62107)
理学(53667)
理学院(53074)
管理学(52469)
管理学院(52157)
中国(48215)
(37529)
(34614)
科学(33339)
财经(30754)
(30198)
经济学(28895)
(28490)
研究所(27565)
中心(26592)
经济学院(26294)
财经大学(23358)
北京(22666)
(22203)
(21774)
(21420)
(21291)
师范(21251)
商学(18833)
科学院(18702)
基金
项目(109300)
科学(88890)
基金(85893)
研究(79128)
(76104)
国家(75161)
科学基金(64268)
社会(56877)
社会科(54369)
社会科学(54357)
基金项目(44772)
自然(39264)
自然科(38399)
自然科学(38388)
自然科学基金(37790)
(37277)
资助(36338)
教育(34853)
(32409)
编号(27572)
(26683)
国家社会(26269)
中国(24740)
重点(24676)
(24381)
教育部(23595)
人文(22578)
(22122)
成果(21697)
大学(20997)
期刊
(87928)
经济(87928)
研究(53161)
中国(28051)
(27403)
科学(23800)
管理(23172)
学报(22555)
(19608)
大学(17851)
学学(17021)
经济研究(16300)
财经(15988)
(15200)
金融(15200)
农业(14061)
(14025)
(13260)
国际(12471)
问题(12412)
世界(11911)
业经(11236)
技术(10962)
教育(9430)
(9278)
(8885)
技术经济(8629)
统计(8410)
(7304)
资源(7297)
共检索到245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娟  刘赛  
利用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入境旅游(FVA)的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和空间自相关,分析FDI对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的动态效应以及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实际利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对FVA增长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FDI对FVA的弹性增长效应在0. 04%~0. 48%的范围浮动。2) FDI对FVA的边际效应存在分位数差异,倒"U"型变化趋势明显。在25%分位点上FDI对FVA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之后沿着50%,10%,75%,90%的分位点方向依次减弱。3)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存在空间集聚态势。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印度、泰国为入境旅游和投资的增长引擎区,缅甸为滞后发展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渤  胡麦秀  
根据地理区位,将沿线国家划分为海湾六国、南亚四国和东盟十国,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将政府采购(G)、投资(I)和消费(C)作为控制变量,并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对1993-2015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海湾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142%和0.06%;我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044%和0.0499%;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为0.119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春平  张文德  
[目的/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导航,离不开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系研究。[方法/过程]利用世界知识产权局网站2001-201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数据,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发展情况,并在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专利结合度指数概念,然后采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情况。[结果/结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差距比较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专利结合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而言,中国对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国与中国的收入差距、多边贸易阻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距离因素则对出口增长构成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是否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有正向作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偲  王淼  
海洋碳汇是海洋活动和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的过程和机制。由于其能够完成全球93%的碳循环而成为全球瞩目之焦点。目前,中国政府正以蓝碳合作为重点,引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治理国际环境,发起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计划"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动力机制主要基于各国政府协同治理全球气候环境的共同愿望;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合作保护、海洋环境合作保护、蓝碳生态系统合作监测和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蓝碳合作研究、海洋高层对话、蓝碳合作融资、蓝碳市场构建、蓝碳金融支持和蓝碳产业支持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睿  冯学钢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发展入境旅游的举措类型最为丰富,福建大力举办专题会议和主题节庆,广东号召民间积极参与,海南聚焦于境外市场开拓。利用双重差分检验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红  张长征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兢  
海洋产业合作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旅游业五个方面分析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海洋产业的合作现状,并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的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高于26个沿线国家,但是在某一维度上沿线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双方增强战略互信、依托经济走廊建设、建立磋商协调机制和立足于优势互补寻求合作机会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仲钟  肖海峰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万灵  吴旭梅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婷  侯方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