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1)
- 2023(15119)
- 2022(12916)
- 2021(12112)
- 2020(10012)
- 2019(23191)
- 2018(22861)
- 2017(43905)
- 2016(22923)
- 2015(26187)
- 2014(25679)
- 2013(25649)
- 2012(23802)
- 2011(21882)
- 2010(21703)
- 2009(20017)
- 2008(19385)
- 2007(16657)
- 2006(14931)
- 2005(13351)
- 学科
- 济(115129)
- 经济(115014)
- 管理(64054)
- 业(59165)
- 企(48106)
- 企业(48106)
- 方法(46718)
- 数学(40644)
- 数学方法(40309)
- 中国(29163)
- 贸(26373)
- 贸易(26357)
- 易(25561)
- 农(25363)
- 地方(24480)
- 业经(22207)
- 学(22124)
- 财(21957)
- 制(17190)
- 农业(16911)
- 环境(16547)
- 和(15968)
- 融(15154)
- 金融(15153)
- 理论(15088)
- 地方经济(14875)
- 银(14721)
- 银行(14686)
- 行(14169)
- 技术(14128)
- 机构
- 大学(341591)
- 学院(336775)
- 济(153262)
- 经济(150509)
- 管理(132754)
- 研究(121071)
- 理学(115299)
- 理学院(113992)
- 管理学(112271)
- 管理学院(111676)
- 中国(89406)
- 京(72444)
- 科学(70633)
- 财(64949)
- 所(60116)
- 研究所(54960)
- 财经(53044)
- 中心(52309)
- 农(49155)
- 经(48469)
- 经济学(48177)
- 北京(46495)
- 业大(46432)
- 江(46169)
- 院(43720)
- 范(43713)
- 师范(43383)
- 经济学院(43363)
- 财经大学(39587)
- 农业(38335)
- 基金
- 项目(229009)
- 科学(181110)
- 基金(169301)
- 研究(168905)
- 家(147773)
- 国家(146357)
- 科学基金(125139)
- 社会(110156)
- 社会科(104594)
- 社会科学(104566)
- 基金项目(89308)
- 省(85133)
- 自然(79051)
- 自然科(77192)
- 自然科学(77176)
- 自然科学基金(75810)
- 教育(75642)
- 划(72210)
- 资助(69922)
- 编号(66553)
- 成果(54059)
- 部(52097)
- 重点(50934)
- 发(49617)
- 创(47138)
- 国家社会(46671)
- 课题(45516)
- 教育部(45227)
- 创新(44080)
- 人文(43882)
- 期刊
- 济(168265)
- 经济(168265)
- 研究(106390)
- 中国(60070)
- 学报(50475)
- 管理(49836)
- 科学(48262)
- 财(46085)
- 农(44742)
- 大学(38641)
- 学学(36422)
- 教育(31808)
- 农业(31751)
- 经济研究(29205)
- 融(27759)
- 金融(27759)
- 技术(27727)
- 财经(26632)
- 业经(24403)
- 经(22987)
- 贸(22690)
- 问题(22588)
- 国际(20067)
- 世界(18465)
- 技术经济(17818)
- 业(17059)
- 图书(16211)
- 理论(15702)
- 科技(15398)
- 现代(15113)
共检索到49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柯蓉 左安 张娟
边境贸易是“一带一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空间引力模型,采用2005-2019年间中国7个边境省份以及与其陆地接壤的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边境贸易的边界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和物流绩效指数在边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与边境贸易规模正相关;边界畅通度的提升可以减少边境屏障,加快贸易流通,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地理距离对边境贸易有较为明显的屏蔽效应;制度距离对边境贸易的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具有差异性。因此本文建议:继续推进边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强边境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发挥双边、多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缔约方贸易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 王小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使得合作融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潮的主旋律。选取中国与中亚国家1998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对经济基本面、外贸依存度、双边相互直接投资和区域文化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性条件,然后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区域合作组织对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地缘毗邻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显著优势;空间距离对区域贸易发展起反向阻碍作用等。提出加强双边或多边政府沟通,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的经贸作用;发挥地缘毗邻和文化相近的优势,增进贸易合作;完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减小空间距离对贸易发展的阻碍等。
关键词:
中国 中亚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布拉 丁世豪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晓晴 杨军 孙江明
本文在描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面临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互补性不断降低等风险。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契机,强化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值得挖掘。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双边贸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美丽古丽 黄文 李娜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升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从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学武 顾成军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