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6)
2023(18992)
2022(16612)
2021(15861)
2020(13448)
2019(31759)
2018(31391)
2017(60136)
2016(32671)
2015(37374)
2014(37468)
2013(37228)
2012(34293)
2011(30946)
2010(31227)
2009(28923)
2008(28674)
2007(25357)
2006(22152)
2005(19746)
作者
(95592)
(79773)
(79214)
(75587)
(50852)
(38420)
(36258)
(31341)
(30157)
(28649)
(27014)
(26915)
(25376)
(25338)
(24756)
(24695)
(23979)
(23625)
(22926)
(22800)
(19841)
(19839)
(19473)
(18201)
(17764)
(17757)
(17656)
(17608)
(16189)
(15726)
学科
(136283)
经济(136135)
管理(91488)
(87372)
(71827)
企业(71827)
方法(64345)
数学(56076)
数学方法(55175)
中国(36554)
(36511)
(33515)
(30813)
贸易(30797)
(29882)
(29097)
业经(28329)
地方(27712)
(24530)
农业(23997)
理论(22799)
(21037)
财务(20938)
财务管理(20886)
(20710)
(20127)
银行(20070)
环境(19704)
企业财务(19661)
技术(19399)
机构
大学(471384)
学院(469816)
(191022)
经济(186941)
管理(181981)
研究(160438)
理学(157230)
理学院(155423)
管理学(152207)
管理学院(151382)
中国(120854)
(101422)
科学(100074)
(85833)
(82174)
(77870)
研究所(74755)
中心(72734)
业大(70437)
财经(68853)
(68780)
北京(64728)
(62454)
(62441)
师范(61854)
农业(61126)
(58036)
经济学(57533)
(55841)
经济学院(51920)
基金
项目(315550)
科学(246747)
研究(228305)
基金(228138)
(199593)
国家(197993)
科学基金(168928)
社会(141783)
社会科(134292)
社会科学(134253)
(122310)
基金项目(119988)
自然(111202)
自然科(108634)
自然科学(108604)
自然科学基金(106595)
教育(106276)
(103551)
资助(96355)
编号(93314)
成果(76425)
重点(71056)
(69733)
(67135)
课题(64786)
(64717)
科研(60678)
创新(60434)
教育部(59566)
大学(59153)
期刊
(206270)
经济(206270)
研究(137682)
中国(88495)
学报(75834)
(70479)
科学(68974)
管理(66005)
(65935)
大学(57192)
学学(53573)
教育(52964)
农业(48435)
技术(42511)
(39129)
金融(39129)
经济研究(33986)
财经(33141)
业经(33137)
(28408)
问题(27803)
(26361)
(26142)
图书(24372)
统计(23903)
技术经济(23292)
国际(22389)
(22246)
理论(21811)
科技(21275)
共检索到69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文章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深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并通过动态对比评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进展情况。研究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尤为突出。相比之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中国在优势工业品的出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区域、国家、商品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结果,文章指明了强化"一带一路"贸易联系的突破口,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会清  唐海燕  
文章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深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并通过动态对比评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进展情况。研究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尤为突出。相比之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中国在优势工业品的出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贸易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区域、国家、商品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结果,文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浩学  李盛辉  
通过HM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依赖程度,发现两者农产品贸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讨了2005年~2014年中国与30个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总量、人均GDP都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正向相关,而地理距离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负向相关;自贸协定、航运条件及运输设备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关税程度、结关时间和投资开放度则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雷会妨  马远  
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为冲击条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贸易畅通进行深入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对中国及沿线国社会福利、贸易条件以及中国从各个区域、主要国家能源进出口均产生积极影响。即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会给沿线国家带来正向溢出效应,给非沿线国家带来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受到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俞路  
利用UN Comtrade、eFW、CePII等数据库的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拟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流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带一路"各国贸易,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进出口双方的贸易自由度、使用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宗主国等因素对各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相对距离、边界相邻、区域贸易协定、内陆国、殖民联系等因素也对双边贸易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马文怡  
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与49个沿线国家的数据,测算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将其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探讨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地理位置看,贸易便利化水平从中东欧到东南亚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发展趋势,地区差异和国别差异仍然较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部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提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促进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本文基于真实效应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效率波动性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近年来的贸易效率趋于下降,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加严重;中国与中亚及独联体地区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但贸易潜力相对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政府治理能力和贸易便利程度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双边贸易效率,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和实现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本文基于真实效应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效率波动性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近年来的贸易效率趋于下降,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加严重;中国与中亚及独联体地区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但贸易潜力相对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政府治理能力和贸易便利程度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双边贸易效率,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和实现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海燕  刘学忠  
文章分析了2002~2017年中国对沿线24个国家的苹果出口变化情况,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苹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出口贸易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GDP、"一带一路"沿线进口国的GDP、人口数量和开放程度、中国与进口国间是否有优惠贸易安排对中国苹果出口量有显著正影响,中国与进口国的距离、苹果平均出口价格对中国苹果出口量有显著负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苹果出口潜力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潜力类型制定不同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建  周曙东  
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协定对"一带一路"国家间贸易的影响,并评估了不同一体化程度的贸易协定对贸易的促进程度。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引力模型的OLS低估了贸易协定的影响,贸易协定不仅增加了成员国间的贸易,而且对于尚未达成协定的国家间贸易的潜在促进作用更大;一体化程度越深,贸易协定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基于不同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珺  钟湘玥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均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珺  钟湘玥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均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和服装、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工业制品,而"一带一路"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则差异较大。应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贸易关系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加强货物贸易合作的同时开拓服务贸易合作新领域;要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优惠的贸易制度安排构建互惠互利的多赢贸易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胜利   孙伊宁  
基于国家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和贸易密切度指标,利用2013—2021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其贸易密切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其贸易密切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关税壁垒对国家间的贸易密切度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系程度能够弱化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关税壁垒对贸易密切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联系程度提升贸易密切度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此,要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各国数字经济联系,提升贸易密切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