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7)
2023(10009)
2022(8410)
2021(7807)
2020(6316)
2019(14607)
2018(14075)
2017(26181)
2016(13396)
2015(15477)
2014(15086)
2013(15158)
2012(14763)
2011(13948)
2010(14159)
2009(13226)
2008(13127)
2007(11469)
2006(10707)
2005(10048)
作者
(40606)
(34308)
(34112)
(32398)
(22326)
(16235)
(15353)
(13148)
(13110)
(12234)
(12099)
(11499)
(11451)
(11069)
(11027)
(10568)
(10064)
(9890)
(9826)
(9225)
(8923)
(8356)
(8237)
(8083)
(7819)
(7607)
(7421)
(6971)
(6817)
(6714)
学科
(84506)
经济(84420)
管理(32113)
方法(29018)
(28613)
数学(25304)
数学方法(25090)
中国(22319)
(22236)
贸易(22221)
(21529)
(21485)
企业(21485)
地方(19738)
(16369)
(16270)
业经(14063)
地方经济(13405)
关系(12277)
(12187)
(11729)
(11673)
金融(11672)
环境(11111)
(10814)
农业(10665)
(10496)
银行(10477)
(10284)
(10101)
机构
大学(216376)
学院(209968)
(108467)
经济(106893)
研究(86819)
管理(73142)
中国(65416)
理学(62091)
理学院(61237)
管理学(60249)
管理学院(59837)
科学(47927)
(46955)
(45755)
(44210)
研究所(40156)
经济学(36938)
财经(36605)
中心(35847)
(33522)
经济学院(33134)
(31349)
(30737)
北京(30730)
(30674)
(29032)
师范(28828)
财经大学(27201)
科学院(26731)
业大(25739)
基金
项目(133406)
科学(106360)
基金(101383)
研究(98098)
(89884)
国家(88867)
科学基金(74124)
社会(67434)
社会科(64157)
社会科学(64137)
基金项目(51560)
(46124)
自然(44300)
自然科(43296)
自然科学(43278)
教育(43253)
自然科学基金(42540)
资助(42257)
(40541)
编号(35820)
(31788)
重点(31134)
成果(30949)
(30739)
国家社会(30495)
中国(29687)
教育部(27659)
(26764)
人文(25960)
课题(25858)
期刊
(125336)
经济(125336)
研究(73637)
中国(42387)
学报(32479)
(32274)
科学(31274)
管理(29956)
(28922)
大学(25190)
学学(23221)
经济研究(23209)
(20885)
农业(19981)
(19978)
金融(19978)
财经(19654)
国际(19215)
教育(17787)
问题(17517)
(17305)
世界(16451)
技术(16409)
业经(15588)
技术经济(11965)
(11947)
统计(11136)
图书(9936)
经济问题(9907)
(9571)
共检索到34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嘉龄  刘春腊  尹国庆  唐志鹏  
"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战略的重点。中国各省(市、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最新的国际贸易中心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以及2010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中国各省(市、区)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同时呈现出不对称性;进一步从省(市、区)域层面来看,沿海省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对其GDP增长的贡献较高,新疆对中亚5国的贸易对其GDP增长的贡献非常高,对中亚5国的出口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公丕萍  宋周莺  刘卫东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演变特点及格局,对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贸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演化历程,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敏感性行业度量及k值聚类算法等,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商品结构及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日趋集中,能源及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2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各国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一致;3中国与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且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存在一些敏感性行业,出口方面涉及服装鞋帽、矿物制品及交通运输设备等,进口主要涉及能源、矿砂及一些资源初级加工品;4由于国内各省发展差距明显,中国出口商品的空间连续性较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  刘胜君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阔  杨耀防  
文章以2005-2015年江西省及"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基本格局,运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和HM指数分析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及其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额度不断增长,2005-2015年的10年间贸易增长了近20倍;东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与江西贸易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且逐年增强,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分别从2005年5.99%和4.48%增长到2015年的16.06%和8.19%;江西出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依赖程度大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对江西的依赖程度,贸易依赖非对称性比较显著,其中对东南亚6国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西亚中东8国,再次是南亚4国。文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乾宇   杨孝春   冯如阳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油气资源丰富,沿线国家间开展能源贸易合作对充分利用各国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能源贸易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贸易合作能显著正向影响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在本身具有较低科技发展水平和与中国开展较低科技合作水平的国家能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刺激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对于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西亚中东等五个不同的地理区域,能源贸易合作对经济的正向影响效果目前只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完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协调机制、强化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和金融支持以及深化能源技术交流等措施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青  张翠珍  
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根据1998-2014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规模总量、空间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均对进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有阻碍作用。同时,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正向影响略大于距离的阻碍作用,支持了"设施联通"的必要性及其对"贸易联通"的推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为负,不支持预期结论,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业"和"政府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的出口潜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互补性合作和产业间贸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增绰  周坤  
基于2013—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分为10个类别,并采用地理区域划分法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测度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与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系数,分别从时点、时段两个角度以及区域、国别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相对于初级产品部门而言,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的对外贸易竞争水平较高;在对外贸易相对优势方面,仅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动植物油脂及蜡2个类别逐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秀红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格局,文章发现一带一路区域内贸易增长很快,且国家之间处于不同的产业梯度,贸易互补性明显高于贸易竞争性,有良好的贸易合作前景,但也存在贸易成本普遍较高、贸易保护严重以及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的博弈影响等障碍。为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内贸易畅通的目标,应首先选择与重点国家密切合作,发挥我国现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贸易产业链,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领域的互联互通等措施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景瑞  孙慧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经历了由多核心向以中国为单一核心的格局转变,中国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中的中心度和核心度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中最为核心的国家。"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中国-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欧-中亚三个贸易子群,中国处于以东盟国家为主要参与国的贸易子群。不同贸易子群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中国-东南亚子群呈内部贸易结构,南亚-西亚贸易子群表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中东欧-中亚子群则呈去核心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高博  邵金岭  
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工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沿线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密度和关联性均较高,具有极佳的连通性,贸易潜力巨大。(2)在贸易网络中,中国处于网络中心地位,中东欧、西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处于重要网络节点位置,中亚、南亚、西亚部分国家处于贸易网络边缘位置。(3)整个贸易网络分为4个板块,各板块主要表现为内向贸易、外向贸易和双向贸易,不存在经纪人板块,体现出贸易网络极佳的互惠性。(4)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关系建立有显著正向作用;锂电池贸易差异、是否为接壤国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关系建立和贸易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近的营商便利指数、物流绩效指数、关税水平、燃料贸易水平及地理距离有利于国家间建立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和提升贸易强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迪  刘思彤  杨超  周法法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一贯坚持的理念,而林产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和可持续利用产品,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对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贸易究竟呈现怎样的格局,其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如何,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的林产品贸易数据具体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贸易格局与发展趋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永琪  袁家冬  
利用2003年~2017年东北三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地理集中度、位序变动指数、综合贸易份额指数、HM指数分析东北三省与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贸易总额大幅增加,尽管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地区的贸易份额有所下降,但东北亚地区始终是东北三省的贸易重心。东北三省与沿线国家贸易依赖度不断提高,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表现出显著的单向依赖。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东北三省向沿线国家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下降,技术密集型商品占比有较大提升,出口商品更加多元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主要为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