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8)
- 2023(7521)
- 2022(6436)
- 2021(6261)
- 2020(5181)
- 2019(12247)
- 2018(11660)
- 2017(22311)
- 2016(11468)
- 2015(13413)
- 2014(12952)
- 2013(13057)
- 2012(12384)
- 2011(11401)
- 2010(11733)
- 2009(10966)
- 2008(10942)
- 2007(9513)
- 2006(8807)
- 2005(8360)
- 学科
- 济(55365)
- 经济(55291)
- 管理(28154)
- 业(27162)
- 贸(21798)
- 贸易(21783)
- 易(21189)
- 方法(20726)
- 企(20496)
- 企业(20496)
- 中国(19057)
- 数学(17923)
- 数学方法(17698)
- 农(14653)
- 制(11597)
- 关系(11416)
- 财(11157)
- 地方(10058)
- 业经(9645)
- 出(9525)
- 银(9446)
- 银行(9439)
- 行(9162)
- 融(9101)
- 金融(9101)
- 农业(9017)
- 体(8862)
- 学(8665)
- 口(7731)
- 出口(7726)
- 机构
- 大学(170049)
- 学院(166124)
- 济(84718)
- 经济(83379)
- 研究(67885)
- 管理(59363)
- 中国(53800)
- 理学(49629)
- 理学院(49038)
- 管理学(48318)
- 管理学院(48006)
- 财(37463)
- 京(37381)
- 科学(35132)
- 所(34031)
- 研究所(30375)
- 中心(29303)
- 财经(29206)
- 经济学(27889)
- 经(26813)
- 北京(25096)
- 经济学院(25060)
- 江(24415)
- 院(24135)
- 农(23985)
- 范(22492)
- 师范(22374)
- 财经大学(21696)
- 贸(20319)
- 科学院(20046)
- 基金
- 项目(102671)
- 科学(81941)
- 研究(79149)
- 基金(77624)
- 家(68231)
- 国家(67318)
- 科学基金(56104)
- 社会(53244)
- 社会科(50568)
- 社会科学(50557)
- 基金项目(39041)
- 教育(35778)
- 省(34886)
- 资助(32940)
- 自然(32683)
- 自然科(31956)
- 自然科学(31947)
- 自然科学基金(31406)
- 划(30868)
- 编号(30187)
- 成果(26783)
- 部(25334)
- 中国(24303)
- 国家社会(23850)
- 重点(23800)
- 发(23220)
- 教育部(22325)
- 课题(21797)
- 性(21178)
- 创(20932)
共检索到278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蒙奕铭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但也存在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较大、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国际化人才短缺、劳动用工争议多发、文化差异带来困扰和阻碍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需要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提高对外投资安全保障;不断优化外贸政策环境,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坚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抓手,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各层面对接,促进政策沟通;加强国际化教育和跨文化沟通交流,消弭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水平,促进海外劳动用工发展;大力引进"一带一路"国家人才,更好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 人力资源 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朱泽燕
文章根据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网络图、网络密度、经济依赖度、点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与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存在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明显提升并稳居首位;中国所属凝聚子群的内部以及与"东盟10国"所形成的凝聚子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丁一 文淑惠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化解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效渠道。基于东道国宏观、微观制度安排视角,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制度供给作用。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从与微观营商环境的交互作用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有效降低了低质量的东道国微观营商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优化企业要素流动、保护投资权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制度建设,降低东道国准入门槛,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全方位承接生产要素流动、弱化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收益的生产平台,助力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付丽媛 迟远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低碳转型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考察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特征,并分析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否可以促进其碳强度收敛速度,对于客观评价中国在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8年87个国家数据,运用包含空间效应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模型,从整体以及区域层面分析与中国开展投资和贸易合作对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整体层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强度存在空间β收敛趋势,并且条件β收敛速度大于绝对β收敛速度,反映了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能够明显加速碳强度收敛。(2)从大洲层面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均对碳强度收敛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对非洲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亚洲和拉丁美洲,最后是欧洲。(3)从大洲内部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大于以南地区;对亚洲各区域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亚、西亚、南亚、东亚及东南亚。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加强区域交流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有利于早日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梅冠群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应从形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叶 李春莹
"一带一路"框架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世界银行、美国遗产基金会数据库,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观作用机制及其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济效益凸显于建立后的第5-12年间。进一步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异质性发现: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创新集聚"、"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三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境外农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两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星 张永忠 姜玉梅
"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必将加快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省份和地区只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四川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内陆开放的前沿地带和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四川省 经贸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梅冠群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应从形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庆义
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有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是合作的基础,经贸繁荣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发展。中国也需要通过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也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庆义
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有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是合作的基础,经贸繁荣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发展。中国也需要通过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也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概况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进口额和贸易总额分别为3747.45亿美元、3763.13亿美元和7510.58亿美元,2010—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1%、3.16%和3.67%。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一直为逆差,且2015年逆差额达到15.68亿美元(见表1)。2015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沅鑫
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面临国际新的机遇与挑战,合乎时机的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以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以达到区域共同发展的目标。古代中国利用丝绸之路造就了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完成同沿线各国政治、宗教、经济的互通,造就汉、唐盛世。今天,中国依靠开发内陆、拓展海洋的发展策略,实现了经济、民生、国防、综合国力的稳健发展,也使中国经济面对新的发展高度和要求。文章着重从贸易角度入手分析"一带一路"所涉及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从而发现并归纳总结"一带一路"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贸易合作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伊斯哈克·瓦西姆
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够通过合作共赢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并促进世界包容发展。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反映了中国梦对于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相关建议。本文所有论点均属于宏观战略和政策层面的范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机遇与挑战 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博川 唐幸 刘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急剧增加。文章使用2003—2015年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结果显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主要投资目的是培育国际市场、拓展资源配置空间和基础设施援助建设。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作用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大,中国在一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不存在效率追求动机;同样,在那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也不存在资源寻求动机;出于市场容量与经济成本的考虑,中国将基建水平中等发达的国家作为基建援助的重点。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面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