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5)
- 2023(10926)
- 2022(9525)
- 2021(9009)
- 2020(7720)
- 2019(18472)
- 2018(17926)
- 2017(34501)
- 2016(18088)
- 2015(21201)
- 2014(20949)
- 2013(21021)
- 2012(19840)
- 2011(18132)
- 2010(18351)
- 2009(17126)
- 2008(17273)
- 2007(15614)
- 2006(13783)
- 2005(12487)
- 学科
- 济(85431)
- 经济(85248)
- 管理(46233)
- 业(45432)
- 方法(38943)
- 企(36524)
- 企业(36524)
- 数学(32637)
- 数学方法(32335)
- 贸(24991)
- 贸易(24977)
- 中国(24928)
- 易(24262)
- 农(22416)
- 财(18041)
- 业经(16927)
- 学(15986)
- 地方(15854)
- 制(15290)
- 农业(14024)
- 和(13861)
- 理论(13332)
- 关系(12799)
- 银(12153)
- 银行(12126)
- 融(12056)
- 金融(12053)
- 行(11686)
- 出(11244)
- 体(10970)
- 机构
- 大学(273550)
- 学院(268005)
- 济(123095)
- 经济(120880)
- 管理(100678)
- 研究(99243)
- 理学(86269)
- 理学院(85253)
- 管理学(83855)
- 管理学院(83340)
- 中国(74486)
- 京(58538)
- 科学(56760)
- 财(53847)
- 所(50204)
- 研究所(45562)
- 中心(44272)
- 农(43912)
- 财经(43090)
- 江(39471)
- 经济学(39348)
- 经(39296)
- 北京(37796)
- 业大(36756)
- 范(36315)
- 师范(36041)
- 经济学院(35557)
- 院(34835)
- 农业(34275)
- 财经大学(31956)
- 基金
- 项目(173777)
- 科学(137515)
- 基金(129084)
- 研究(128572)
- 家(112911)
- 国家(111723)
- 科学基金(94474)
- 社会(85097)
- 社会科(79771)
- 社会科学(79744)
- 基金项目(67200)
- 省(63848)
- 教育(59069)
- 自然(58513)
- 自然科(57211)
- 自然科学(57192)
- 自然科学基金(56228)
- 划(54995)
- 资助(53631)
- 编号(51082)
- 成果(43251)
- 部(40930)
- 重点(39578)
- 发(37797)
- 国家社会(36199)
- 创(35657)
- 教育部(35485)
- 课题(35165)
- 中国(34085)
- 大学(33698)
- 期刊
- 济(134412)
- 经济(134412)
- 研究(83496)
- 中国(55133)
- 学报(41828)
- 财(40688)
- 农(40363)
- 科学(38711)
- 管理(36357)
- 大学(31976)
- 学学(29614)
- 教育(28892)
- 农业(27304)
- 融(23644)
- 金融(23644)
- 经济研究(23527)
- 技术(22057)
- 财经(21850)
- 贸(21824)
- 业经(19885)
- 国际(19558)
- 问题(19002)
- 经(18953)
- 世界(16440)
- 业(15901)
- 图书(14121)
- 技术经济(13778)
- 统计(13218)
- 版(12929)
- 商业(12150)
共检索到413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朱泽燕
文章根据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网络图、网络密度、经济依赖度、点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与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存在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明显提升并稳居首位;中国所属凝聚子群的内部以及与"东盟10国"所形成的凝聚子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蒙奕铭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但也存在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较大、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国际化人才短缺、劳动用工争议多发、文化差异带来困扰和阻碍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需要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提高对外投资安全保障;不断优化外贸政策环境,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坚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抓手,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各层面对接,促进政策沟通;加强国际化教育和跨文化沟通交流,消弭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水平,促进海外劳动用工发展;大力引进"一带一路"国家人才,更好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 人力资源 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丽梅 翟婧帆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环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巨大的贸易潜力使得研究该区域的贸易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7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2年与2016年的出口贸易额构建贸易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网络中国家之间贸易联系比较紧密;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016年相比2012年的贸易网络格局更加平衡。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一带一路” 贸易畅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丁一 文淑惠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化解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效渠道。基于东道国宏观、微观制度安排视角,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制度供给作用。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从与微观营商环境的交互作用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有效降低了低质量的东道国微观营商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优化企业要素流动、保护投资权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制度建设,降低东道国准入门槛,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全方位承接生产要素流动、弱化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收益的生产平台,助力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付丽媛 迟远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低碳转型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考察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特征,并分析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否可以促进其碳强度收敛速度,对于客观评价中国在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8年87个国家数据,运用包含空间效应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模型,从整体以及区域层面分析与中国开展投资和贸易合作对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整体层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强度存在空间β收敛趋势,并且条件β收敛速度大于绝对β收敛速度,反映了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能够明显加速碳强度收敛。(2)从大洲层面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均对碳强度收敛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对非洲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亚洲和拉丁美洲,最后是欧洲。(3)从大洲内部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大于以南地区;对亚洲各区域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亚、西亚、南亚、东亚及东南亚。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加强区域交流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有利于早日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怡 黄丹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2008—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测算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心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不同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结构比较松散,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俄罗斯、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位于网络核心,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发挥"中介"或"桥梁"作用,影响着其余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超过四成的沿线国家(地区)与非贸易伙伴国具有较强的间接贸易关系。贸易网络中心位置的提升能显著促进母国技术进步,间接贸易影响母国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大于直接贸易;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直接和间接贸易地位和贸易强度的提升均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低等收入国家贸易强度的提升也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叶 李春莹
"一带一路"框架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世界银行、美国遗产基金会数据库,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观作用机制及其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济效益凸显于建立后的第5-12年间。进一步检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异质性发现: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创新集聚"、"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三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境外农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信用集聚"两个微观机制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梅冠群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应从形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星 张永忠 姜玉梅
"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必将加快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省份和地区只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四川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内陆开放的前沿地带和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四川省 经贸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梅冠群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应从形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昕 张辉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贸易特征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高,中国在这一空间关联网络内处于中心位置; 2007~2016年,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但进出口贸易差额逐步趋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渐紧密,双方贸易间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互补性强度大于竞争性强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居于不同的战略位势,与中国形成了差异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为此,中国应采取强化区域间战略对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区域合作网络等农产品贸易合作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三足鼎立"的贸易竞争局面: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第二群体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第三群体以中国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庆义
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有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是合作的基础,经贸繁荣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发展。中国也需要通过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也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