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0)
- 2023(17201)
- 2022(14743)
- 2021(13732)
- 2020(11546)
- 2019(26740)
- 2018(25907)
- 2017(49404)
- 2016(26553)
- 2015(29885)
- 2014(29097)
- 2013(29058)
- 2012(26645)
- 2011(24246)
- 2010(23931)
- 2009(22016)
- 2008(21429)
- 2007(18387)
- 2006(16144)
- 2005(14211)
- 学科
- 济(109512)
- 经济(109385)
- 管理(71629)
- 业(69076)
- 企(55779)
- 企业(55779)
- 方法(51988)
- 数学(45512)
- 数学方法(45062)
- 中国(30521)
- 农(28568)
- 贸(28210)
- 贸易(28194)
- 易(27359)
- 财(25729)
- 学(23742)
- 业经(22618)
- 地方(20901)
- 农业(19058)
- 制(18199)
- 环境(16565)
- 理论(16541)
- 技术(16297)
- 和(15983)
- 融(15855)
- 金融(15854)
- 银(15699)
- 银行(15627)
- 务(15457)
- 财务(15388)
- 机构
- 大学(383743)
- 学院(377624)
- 济(158564)
- 经济(155654)
- 管理(146598)
- 研究(134746)
- 理学(128168)
- 理学院(126694)
- 管理学(124480)
- 管理学院(123825)
- 中国(98731)
- 科学(83745)
- 京(81942)
- 财(68607)
- 所(68362)
- 农(67648)
- 研究所(62994)
- 业大(60380)
- 中心(58948)
- 财经(56279)
- 农业(53634)
- 江(52404)
- 北京(51812)
- 经(51614)
- 范(48881)
- 经济学(48838)
- 院(48595)
- 师范(48313)
- 经济学院(44292)
- 财经大学(42257)
- 基金
- 项目(265603)
- 科学(208068)
- 基金(195102)
- 研究(188238)
- 家(173840)
- 国家(172256)
- 科学基金(145707)
- 社会(120506)
- 社会科(114377)
- 社会科学(114346)
- 基金项目(102997)
- 省(100527)
- 自然(95922)
- 自然科(93719)
- 自然科学(93688)
- 自然科学基金(92043)
- 划(86249)
- 教育(85540)
- 资助(80642)
- 编号(73584)
- 重点(60113)
- 成果(59420)
- 部(59102)
- 发(56448)
- 创(55105)
- 创新(51515)
- 科研(51435)
- 课题(50965)
- 国家社会(50823)
- 教育部(50356)
- 期刊
- 济(163333)
- 经济(163333)
- 研究(111428)
- 中国(69279)
- 学报(68343)
- 农(60571)
- 科学(59940)
- 管理(52414)
- 大学(50978)
- 财(49116)
- 学学(48074)
- 农业(42159)
- 教育(38228)
- 融(29991)
- 金融(29991)
- 技术(29376)
- 经济研究(28818)
- 财经(27323)
- 业经(25143)
- 经(23451)
- 贸(23290)
- 业(23288)
- 问题(22196)
- 国际(20281)
- 科技(18993)
- 图书(18728)
- 版(18492)
- 世界(18080)
- 技术经济(17730)
- 业大(17675)
共检索到547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永彬
在对"一带一路"论争的理论辨析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周边22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依存度考察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贸易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依存度,双方依存度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变量WTO (世界贸易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BAOR ("一带一路"倡议)和Bor (直接相邻)为显著正向影响,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为反向影响,lnYt (中国GDP)和lnYit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琦 吴新生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存在显著的母国市场效应,且表现出了动态特征,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的母国市场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地理距离与贸易壁垒仍是影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且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的阻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交通网络的优化完善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对贸易活动的负向影响;低劳动力成本仍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渠道,且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国家贸易恢复较快;以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带来了区域内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铎 蔡晓珊
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1995—2013年间的双边贸易成本的演进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1)从绝对值水平来看,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最高,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次之,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则最低;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制造业部门以及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在1995—2013年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划分子区域考察发现,中国与沿线绝大部分区域间的双边贸易成本在考察期内基本呈下降态势,但与东北亚、南亚地区的整体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以及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离分项维度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而细分地域与收入组别的估计结果表明,欧洲、中低等收入国家子样本中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这意味着中国与欧洲、中低等收入沿线国家在文化融合与包容性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应着力优化"软环境",逐步缩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坚持文化先行,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来化解和消除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贸易壁垒,稳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与贸易结构优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飞 汤蕴懿
数字技术推动的数字化服务在贸易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扩展模型对数字化服务水平对沿线国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根据国家收入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类实证回归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之间数字鸿沟明显,贸易双方的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都有助于双方贸易出口额的增长,但是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出口影响是不同的。此外,FTA和ICT进口都与数字化服务水平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贸易发展。本文建议,"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数字关键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监管规则的制定,沿线中低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普及率和数字联通性水平,以提升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促进其贸易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微微 谭咏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利用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拓展的引力模型,测算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总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国家进行双边贸易的潜力巨大,假设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提升一个层次,这些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将会提升190.84%,且给"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带来的贸易潜力比沿线欧洲国家要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水平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本文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联合国Comtrade Database SITC中2000—2015年装备制造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分别对中国电力装备、通用装备、通信装备、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通信装备外,"标准化+"与其他三类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倒U"型关系,或者说"标准化+"的影响存在"两阶段性";标准国际化对4大类装备制造"走出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线性轨迹;从"一带"国家和"一路"国家分别看,并没有本质差异;"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利用2008—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HS07六位数分类贸易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证研究了制度边界下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进出口国制度质量是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的重要边界条件,即进出口国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从制度层面降低文明冲突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减弱文明冲突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带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对于高契约密集度产品贸易更加显著。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即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明差异较大,各国仍然可以通过提升本国制度质量来减弱和化解文明冲突可能导致的贸易风险,促进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基于多层次建模方法,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8—2017年双边六分位产品贸易数据,研究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口国文化分割的边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文化近似减少了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近似度越高,双边贸易量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积极的区域制度环境会加强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口国文化分割则会减弱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文化近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进而从文化的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实施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青 张翠珍
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根据1998-2014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规模总量、空间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均对进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有阻碍作用。同时,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正向影响略大于距离的阻碍作用,支持了"设施联通"的必要性及其对"贸易联通"的推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为负,不支持预期结论,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外交关系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李文宇 陈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出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备受关注。立足于上述背景,本文借助Hofstede(1980,2001)的国家文化维度指数并结合Kogut and singH(1988)等人的方法构建了文化交融指标,继而利用中国与沿线36个国家的双边微观贸易数据,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并从区分贸易的货值和数量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1995-2013年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文考察期内,各估计样本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度与双边贸易流量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全样本下文化交融指标有超过一半的观测点落在最优值的左侧,这意味着继续提高双边的文化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平
本文将邻国效应和中心效应纳入传统的贸易需求模型,精细地刻画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受到邻国和该地区经济领先国家影响的程度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变动对欧洲区域的贸易具有显著影响;邻国效应在所有区域都十分显著,中国与某个国家的进出口在当期与其邻国构成竞争抑制关系,但是这种状况会在下一期得到调整;中心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溢出效应,中心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会带动整个区域的外贸发展,但是这种积极的辐射作用并不适合于同一区域中的所有国家,区域内某些国家的中心效应表现为挤出效应。据此,中国应实施差别化的贸易政策,以保证国别贸易与区域贸易之间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水平开放视域下认证认可竞争力对双边贸易收益影响效果及异质性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检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分析
“一带一路”班轮航运网络结构特征对沿线双边贸易的影响
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EKC检验——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及其决定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探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
石油产业链贸易网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