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4)
- 2023(13879)
- 2022(11801)
- 2021(10822)
- 2020(9219)
- 2019(21522)
- 2018(20660)
- 2017(39044)
- 2016(21138)
- 2015(23881)
- 2014(23292)
- 2013(23249)
- 2012(21675)
- 2011(19749)
- 2010(19839)
- 2009(18375)
- 2008(18311)
- 2007(16320)
- 2006(14208)
- 2005(12728)
- 学科
- 济(92526)
- 经济(92422)
- 管理(56045)
- 业(55278)
- 企(43355)
- 企业(43355)
- 方法(41560)
- 数学(37272)
- 数学方法(36931)
- 中国(26504)
- 农(24685)
- 财(22241)
- 贸(20141)
- 贸易(20132)
- 易(19593)
- 学(19410)
- 业经(17895)
- 制(16746)
- 农业(16366)
- 地方(16352)
- 银(13954)
- 银行(13888)
- 融(13689)
- 金融(13687)
- 行(13301)
- 环境(13243)
- 务(12942)
- 技术(12917)
- 财务(12917)
- 财务管理(12886)
- 机构
- 大学(311724)
- 学院(306359)
- 济(134509)
- 经济(132174)
- 研究(114291)
- 管理(113942)
- 理学(98941)
- 理学院(97750)
- 管理学(96070)
- 管理学院(95519)
- 中国(84572)
- 科学(70507)
- 京(66260)
- 农(61883)
- 所(59497)
- 财(58261)
- 研究所(54751)
- 中心(50742)
- 业大(50433)
- 农业(49256)
- 财经(47200)
- 江(44277)
- 经(43258)
- 经济学(42818)
- 北京(41881)
- 院(40263)
- 范(39471)
- 师范(38951)
- 经济学院(38802)
- 财经大学(35322)
- 基金
- 项目(209705)
- 科学(164583)
- 基金(155228)
- 研究(145945)
- 家(139798)
- 国家(138400)
- 科学基金(115897)
- 社会(95320)
- 社会科(90453)
- 社会科学(90420)
- 基金项目(81759)
- 省(79365)
- 自然(75836)
- 自然科(74165)
- 自然科学(74134)
- 自然科学基金(72885)
- 划(68758)
- 教育(66737)
- 资助(63375)
- 编号(55346)
- 重点(48490)
- 部(47517)
- 发(45412)
- 成果(45239)
- 创(43783)
- 科研(41172)
- 创新(41113)
- 国家社会(41077)
- 教育部(40166)
- 计划(39858)
- 期刊
- 济(140656)
- 经济(140656)
- 研究(89079)
- 中国(60120)
- 学报(58146)
- 农(55536)
- 科学(50702)
- 财(44244)
- 大学(42687)
- 学学(40340)
- 管理(40110)
- 农业(37550)
- 教育(28900)
- 融(26213)
- 金融(26213)
- 经济研究(24701)
- 技术(23771)
- 财经(23728)
- 业(21762)
- 业经(21071)
- 经(20532)
- 问题(19065)
- 贸(18607)
- 国际(16854)
- 版(16462)
- 世界(16438)
- 技术经济(15381)
- 科技(14732)
- 业大(14708)
- 统计(14319)
共检索到45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效率进行研究,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视角挖掘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效率总体偏低,产能合作潜力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2)来华留学生交流、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是提升产能合作效率的重要推进因素。(3)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显著加强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对产能合作效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龙 谢新然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其“宏观价值”以企业“微观绩效”为基础。对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降低关税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产能合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关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差异;扩大产品差异化、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龙 谢新然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其“宏观价值”以企业“微观绩效”为基础。对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降低关税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产能合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关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差异;扩大产品差异化、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旻 黄志刚 林朝颖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供不应求的金融服务需求,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则是构建供求匹配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指数,度量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然后分别从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教育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费支出、制度距离、经济自由度差异、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以及码头货柜吞吐量的影响。其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受政治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明显,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则受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春霞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进入深化阶段,如何根据沿线国家的区位优势来选择适当的产业进行投资,充分发挥区位的比较优势与产业选择的互补关系,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非常关键。本文主要根据相关指标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沿线哪些主要国家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成本、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贸易联系等方面具有优势,分别适合选择哪些不同的产业进行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丽丽
贸易畅通和贸易潜力的发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和基础。文章就中国对"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扩张的过程中,贸易非效率显著存在,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这一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如此。同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因素包括出口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通关手续的复杂度、进口关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出口市场政府效率等。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在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率提高的政策选择中,贸易自由化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是最为重要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效率 出口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丽丽
贸易畅通和贸易潜力的发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和基础。文章就中国对"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扩张的过程中,贸易非效率显著存在,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这一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如此。同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因素包括出口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通关手续的复杂度、进口关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出口市场政府效率等。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在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率提高的政策选择中,贸易自由化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效率 出口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较小,来源国有限;地理距离、东道国GDP、劳动市场效率和技术准备水平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距离为反向影响,其余变量为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惠婷
本文广泛探讨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游客量増长的原因,并实证分析了34个沿线国家2006-2016年中国游客量的影响因素,旨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分析的立足点,重点考虑沿线国家的内部因素,同时结合中国国民网络搜索行为和羊群效应心理,将旅游信息网络资源丰度以及量化国家安全性的世界和平指数纳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侧重分析随时间、个体均会发生变化的七个变量(世界和平指数GPI、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居民最终消费水平占GDP的百分比、接待国人均GDP、接待国与中国之间的汇率、签证、旅游信息网络资源丰度),从定量、空间的角度分析了旅游量的影响因素,将空间面板模型引入到分析中。基于空间时间双固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接待国的国家安全性、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信息网络资源丰度和汇率对旅游量的影响显著,而签证、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旅游量的影响较小。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沿线国家与我国的旅游业、旅游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青 张翠珍
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根据1998-2014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规模总量、空间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均对进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有阻碍作用。同时,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正向影响略大于距离的阻碍作用,支持了"设施联通"的必要性及其对"贸易联通"的推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为负,不支持预期结论,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外交关系 一带一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晖 陈志华 李童侠
文章利用2006—2019年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中1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并随着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中国OFDI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国OFDI的促进程度和效果;中国不同转移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中国OFDI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王桂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沿线国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在稳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红利。本文基于全球价值“双环流”体系,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互惠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的产业升级贡献了推动力量,宏观层面提高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稳定了实体经济规模,微观层面提高了以企业生产率提升为表征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同时给沿线国家带来了产业升级红利,加快了沿线国家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世界推出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剂,本文从产业升级视角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与沿线国家带来的互惠效应,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清如
基于GTAP 9数据库,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结果表明,中日两国在贸易隐含碳的规模、平衡状态、区域结构和行业流向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隐含碳高于进口,属于碳排放的"国内承担、国外消费"模式;而日本的进口隐含碳高于出口,属于"国内消费、国外承担"模式。"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是中国国内碳排放的实际消费国和日本国内消费的碳排放实际承担国。贸易体量、隐含碳密集度和贸易结构是造成中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