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7)
2023(17544)
2022(15110)
2021(14346)
2020(11979)
2019(27897)
2018(27466)
2017(51769)
2016(28035)
2015(31895)
2014(31808)
2013(31227)
2012(28775)
2011(26138)
2010(26166)
2009(24301)
2008(23932)
2007(21056)
2006(18690)
2005(16980)
作者
(81067)
(67645)
(67008)
(63725)
(43089)
(32240)
(30528)
(26420)
(25722)
(24057)
(23059)
(22998)
(21663)
(21529)
(21074)
(20750)
(20003)
(19831)
(19378)
(19328)
(16893)
(16650)
(16181)
(15387)
(14987)
(14968)
(14922)
(14915)
(13600)
(13328)
学科
(110606)
经济(110444)
管理(80650)
(73652)
(61674)
企业(61674)
方法(47851)
数学(40536)
数学方法(40044)
中国(32492)
(29326)
(28702)
(28123)
贸易(28105)
(27298)
(25024)
(24831)
业经(24650)
地方(21711)
理论(19404)
农业(18696)
(18497)
银行(18444)
(17952)
(17823)
金融(17814)
(17813)
(17680)
环境(17400)
(17009)
机构
大学(402534)
学院(396985)
(162840)
经济(159432)
管理(152162)
研究(141160)
理学(130640)
理学院(129103)
管理学(126834)
管理学院(126115)
中国(105800)
(87285)
科学(85377)
(75984)
(71024)
研究所(64633)
(63700)
中心(62475)
财经(59972)
(58160)
业大(57742)
北京(55862)
(54562)
(53395)
师范(52886)
(51476)
农业(49851)
经济学(49592)
(46683)
财经大学(44613)
基金
项目(268654)
科学(210963)
研究(197618)
基金(195601)
(171780)
国家(170200)
科学基金(144568)
社会(124870)
社会科(118218)
社会科学(118188)
基金项目(102740)
(101909)
自然(92884)
自然科(90678)
自然科学(90653)
教育(90429)
自然科学基金(88992)
(87125)
资助(80811)
编号(79827)
成果(66949)
重点(60438)
(60090)
(56807)
课题(55811)
(55337)
国家社会(52034)
创新(51734)
教育部(51625)
科研(50934)
期刊
(179631)
经济(179631)
研究(122266)
中国(82807)
学报(65265)
科学(59130)
(58376)
(57866)
管理(57689)
大学(49499)
教育(47702)
学学(46140)
农业(40271)
(34490)
金融(34490)
技术(33167)
经济研究(29830)
财经(29571)
业经(27587)
(25370)
问题(23949)
(23842)
图书(22323)
(21966)
国际(20921)
世界(18943)
(18862)
科技(18818)
理论(18560)
技术经济(17863)
共检索到602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剑  闫芸  王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逐步确立一套涉及贸易、投资、发展合作的制度安排,全球化与区域化相互促进,各国经济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崛起,导致原有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规则与现有国际经济格局愈发不适应。多哈回合谈判受阻,多边投资规则尚未确立,国际金融体系亟需改革,全球经济规则整体面临重构。为缓解国内经济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剑  闫芸  王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逐步确立一套涉及贸易、投资、发展合作的制度安排,全球化与区域化相互促进,各国经济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崛起,导致原有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规则与现有国际经济格局愈发不适应。多哈回合谈判受阻,多边投资规则尚未确立,国际金融体系亟需改革,全球经济规则整体面临重构。为缓解国内经济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敏  邱询旻  
中国面临着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困境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发展问题。自贸网络承载着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推进产业和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自贸网络发展路径,再对全球价值链升级与自由贸易区内关联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合作情况,提出"核心—辐条,多层并发"的自贸网络发展路径和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晓彬   张岩   王亚男   崔茂生  
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以贸易群体为视角,创新性地引入含有互惠性和网络闭合机制的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讨和比较2014年、2018年与2020年涉及双边贸易和群体贸易的“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贸易群体已经成为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网络的主要特征;贸易网络呈现出由多个核心国家带动周边小国贸易联动并促使已有贸易群体逐渐融合的贸易格局;从贸易整体角度看,贸易网络表现为以高度节点和重叠三角结构为核心的“松散的”核心-外围结构。从贸易群体角度看,2014—2020年,贸易方式从具有传递闭合的直接贸易转化为具有循环闭合的间接贸易,进而又转为具有扩张性闭合的贸易方式。贸易群体的存在放大了贸易网络互补性与大国效应的积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所在的中国-东南亚贸易群体逐渐扩大,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升了我国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贸易关系发展。本文根据贸易网络和贸易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华  王晓平  王鑫宇  
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要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沿线地区国家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全球价值链的轨道。这需要得到国际国内物流网络和资源整合支撑,需要探索物流枢纽网络化布局和规模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依托"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布局发展需要解决:(1)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2)枢纽城市物流服务高效化;(3)通道和枢纽物流服务资源整合;(4)具有物流服务融合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5)物流与制造、贸易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一带一路"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1)网络串接贯通,即贯通前沿据点,打造物流网络;(2)国内物流高质,即打造聚集赋能的物流枢纽、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物流模式;(3)国际物流高效,即提高国际物流投资效率、提升产业物流服务效率;(4)壮大中欧班列,即整合班列运行、强化运输组织、贸易牵引货源。综上"一带一路"物流枢纽网络的建设,将为实现"交通运输通道+物流枢纽+产能合作"的有机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梅冠群  
当前,"一带一路"正从顶层设计转向具体实施。在推动各国由"一带一路"共识转向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亟须国际规则协调各国行动、助力合作交往、解决分歧争端。为此,应在现有国际规则基础上寻求突破创新,充分考虑各参与国的互利共赢,充分尊重各方意愿,公开、透明,选择一些较为成熟的领域率先突破。建议主要内容为: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规则,标准统一、自由便利的投资规则,更加公平、高效、开放、安全的国际金融规则,基础设施项目全产业链、园区建设运营管理、环境评价管理、能源合作机制等管理规则,E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艺文  李二玲  
农产品贸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但现有贸易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该文构建了一个四维菱形分析框架,并将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计量分析相结合,基于1993—2016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波动上升态势,并出现明显的贸易俱乐部现象;②该粮食贸易网络呈现由无核到多核再到重塑的演化历程;③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经历了从出口导向到进口导向的演化历程,"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④"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演化是受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文化认同和政治博弈4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粮食贸易较其他贸易而言特色鲜明,其稳定性更强。研究结果对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贸易的健康繁荣,建设开放包容的经济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我国在推动和引导"一带一路"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进程中,需要审视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然后通过"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机制将这些新机制推向"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一带一路"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统一行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目前主要存在公平性缺陷、有效性缺陷、交易制度固有缺陷、碳排放权交易收益的私营化缺陷以及碳市场建设的后发缺陷。文章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应当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完善我国现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同时,在深入研究如何弥补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两者的不足或发挥两者的长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价格为基础的碳税和以数量为基础的排放权交易同时实施的复合机制。在这种复合机制下,推出碳税边境调整措施。碳税边境调整是解决因碳减排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漏的最好办法。碳税边境调整还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中国应该牵头组织带路国家首脑进行定期会晤,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机制,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复合新机制推广到"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黄英婉  
在评估国家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时,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将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分别进行研究。在全球投资、贸易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总体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共享,并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和对接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卫平东  孙瑾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时,面临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一带一路"多为欠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律效率低下且体系不完善,加上所需的投资又大多以铁路、公路、海港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存在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爱华  
"一带一路"与FTA(自由贸易区)建设关系密切,是实施FTA战略的重要内容,FTA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国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开展自贸区建设,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缩小与新型贸易协定的差距,借助自贸试验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建立"立足周边,辐射四周"的自贸区网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爱华  
"一带一路"与FTA(自由贸易区)建设关系密切,是实施FTA战略的重要内容,FTA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国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开展自贸区建设,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缩小与新型贸易协定的差距,借助自贸试验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建立"立足周边,辐射四周"的自贸区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