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2)
2023(16533)
2022(13734)
2021(12473)
2020(10510)
2019(23762)
2018(23070)
2017(44172)
2016(23518)
2015(26549)
2014(25910)
2013(25975)
2012(23782)
2011(21379)
2010(21580)
2009(20780)
2008(20891)
2007(18790)
2006(16643)
2005(15459)
作者
(65039)
(54230)
(54065)
(51476)
(34843)
(25852)
(24558)
(20893)
(20594)
(19475)
(18670)
(18456)
(17571)
(17210)
(17043)
(16549)
(16079)
(15773)
(15490)
(15410)
(13625)
(13159)
(13104)
(12406)
(12247)
(12041)
(12038)
(11972)
(10670)
(10509)
学科
(112745)
经济(112591)
(94738)
管理(87665)
(84682)
企业(84682)
方法(48270)
数学(39350)
数学方法(39069)
(34614)
(32383)
业经(31647)
中国(30369)
(24817)
(23497)
财务(23451)
财务管理(23414)
企业财务(22236)
农业(22067)
地方(21323)
(20698)
贸易(20686)
(20129)
技术(19349)
(18270)
(18192)
(18187)
(17428)
(17336)
金融(17332)
机构
学院(343496)
大学(341941)
(156109)
经济(153522)
管理(138083)
理学(118576)
理学院(117387)
管理学(116001)
管理学院(115323)
研究(113769)
中国(92027)
(75143)
(71490)
科学(62189)
财经(59055)
(55194)
(53697)
(51644)
中心(51375)
(49613)
研究所(49151)
经济学(48858)
北京(45395)
经济学院(44010)
财经大学(43657)
业大(43084)
(41601)
师范(41309)
(40947)
(40425)
基金
项目(221562)
科学(179421)
研究(167918)
基金(166105)
(142122)
国家(140687)
科学基金(123554)
社会(113168)
社会科(107543)
社会科学(107516)
基金项目(86261)
(84109)
教育(76275)
自然(75712)
自然科(73986)
自然科学(73965)
自然科学基金(72742)
(69885)
资助(67528)
编号(65949)
成果(54031)
(51095)
重点(49507)
(48818)
国家社会(48379)
(48096)
(46940)
课题(45576)
教育部(45116)
创新(44974)
期刊
(176085)
经济(176085)
研究(107564)
中国(70188)
(61868)
管理(56756)
(46687)
科学(45027)
学报(43150)
(35146)
金融(35146)
大学(35064)
教育(32932)
学学(32930)
农业(31831)
技术(31336)
财经(30679)
经济研究(29035)
业经(28684)
(26432)
问题(22885)
(20582)
(19904)
技术经济(19203)
世界(18849)
国际(18016)
商业(16460)
统计(16411)
现代(16127)
财会(15847)
共检索到529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焱  高雅雪  黄庆波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全新的、协同发展的区域价值链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向高端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内涵;其次,基于WWZ总贸易核算框架和WIOD2016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RVC_par、VSS和GVC地位指数等指标,从沿线国家对区域价值链的关联程度与我国主导能力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的现实基础;最后,从新雁群模式、多支点多层次分工体系、发挥中国主导国枢纽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区域价值链的协同构建方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方  范馨  
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特征愈发明显、区域自贸协定进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探讨“一带一路”国家间签署的FTA条款深度对区域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FTA条款深度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来提升一国的区域价值链参与度。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21年3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FTA条款深度确实对提升区域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异质性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一带一路”国家应优先选择区域内资源要素互补的国家签订FTA,以构建区域价值链为导向提高条款深度,进而借由“一带一路”国家间高水平的FTA网络提高区域价值链参与度,共同化解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的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月月  胡峰  王晓萍  任志敏  
分别从技术、市场和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界搜索的具体路径和内容,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祺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式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但面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局面,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需要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此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竞争力指标,计算了"一带一路"分区域的制造业竞争力状况,发现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构建全球价值链,区域内部分国家迫切需要制造业合作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区域内国家制造业可以合作构造全球价值链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带一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需要优化制造业贸易结构以促进贸易平衡,扩大制造业产能合作以推动共同发展,根据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特征差异化进行制造业产业合作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文彬  桂璐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国际贸易增加值中的WWZ分解法,以“一带一路”沿线32个主要国家制造业价值链网络中的DVA、FVA、RDV及PDC进行价值链网络特征分析、TOP1价值链网络演化过程的拓扑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沿线国家在制造业价值链网络中的贸易地位不平等;在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网络中,俄罗斯是“中心”,而在国外增加值网络中,中国是“中心”,相较于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网络,国外增加值网络链条更短,更偏向于星型拓扑结构;纯重复计算部分网络结构比较疏散,偏向于链形拓扑结构;同时,通过QAP实证对双边贸易增加值进行影响因素的矩阵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晖  彭姝婷  
文章通过测度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GVC指数和价值链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系统考察中国制造业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竞争优势地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区域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高低,并对中国制造业在这两个地区竞争优势和分工地位的异质性进行深入探讨。对各国进行指标排名后发现: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国制造业均具有较高竞争优势地位。相比之下,其竞争优势在“一带一路”地区更强;无论是相比“RCEP”成员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均为“较低参与程度,较高分工地位”,且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分工地位高于“RCEP”地区;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国制造业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均为主导,且在“一带一路”地区的主导地位更突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欣  盛红艳  
本文以东道国的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潜力越大、基础设施情况越好、自然资源禀赋越丰裕,中国制造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模式;而"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水平越高,中国制造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政府应提高海外投资信息服务水平,为企业深入了解东道国环境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模式提供便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东升  马训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本文基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地缘政治和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生成路径: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精准供给"水平;健全中国生产服务网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推动中国产业标准"走出去"战略,促进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根基;突出产业合作互利共赢,稳妥拓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宇芙   邓宗兵   文江雪  
数字技术发展为贸易便利化革新带来重大机遇,数字贸易便利化成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从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探究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且具有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分别是提升全球价值链高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制造业和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作用更大;促进技术溢出和强化市场竞争是数字贸易便利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思源   刘玉奇  
文章以2012—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OLS模型、动态面板系统SGMM模型,考察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可深化中外价值链关联;出口技术复杂度、金融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的正向效应是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关键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得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具体呈倒“U”型“;一带”与“一路”国家或地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作用差异不明显;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亦可强化中外价值链关联。据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积极搭建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为深化价值链关联提供外部保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潘春阳  雷平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及特征,进而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程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GDP以及投资便利化总指标在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进一步考察分区域和分指标效应,发现不同区域投资便利化的效应不同,其中技术的促进作用在所有区域都很显著。中东欧国家除了技术因素效应明显外,其微观营商环境的便利性也对吸引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南亚国家除了技术效应外,双边产业园区的建立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潘春阳  袁从帅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税收协定的作用广受关注。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协定显著促进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均而言,实施税收协定能够提高我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50%左右。这说明中国为改善国际税收秩序、创造良好国际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意味着税收协定对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胡君   秦开强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全球价值链收缩,成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化数字化赋能将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稳固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采用2008—2019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与全球不确定性指数,研究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赋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决策与嵌入水平;外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加大供应链风险、降低生产效率以及阻碍技术创新来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显示,外部不确定性对小规模企业、高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较低制度环境水平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更大。企业与国家层面的数字化赋能将有效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政府亟须稳定企业外部风险预期,完善供应链风险应对机制,提升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力,以数字化赋能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贸易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