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4)
2023(13353)
2022(11198)
2021(10762)
2020(8930)
2019(20783)
2018(20210)
2017(39366)
2016(20636)
2015(23098)
2014(22533)
2013(22602)
2012(21183)
2011(19508)
2010(19932)
2009(18461)
2008(18422)
2007(16466)
2006(15254)
2005(14043)
作者
(58262)
(49189)
(48685)
(46414)
(31190)
(23600)
(21973)
(19010)
(18690)
(17415)
(16856)
(16265)
(15872)
(15802)
(15498)
(15014)
(14484)
(14172)
(14034)
(14027)
(12630)
(12066)
(11954)
(11319)
(11075)
(11071)
(10740)
(10612)
(9863)
(9768)
学科
(93031)
经济(92942)
(64300)
管理(52905)
(48164)
(42284)
企业(42284)
方法(35004)
农业(31676)
数学(30516)
数学方法(30167)
中国(28328)
(26943)
贸易(26926)
(26243)
业经(22620)
(20459)
(20111)
地方(19181)
(17249)
(16619)
(15428)
银行(15413)
(14983)
(14131)
(14055)
金融(14054)
(13938)
及其(12910)
技术(12842)
机构
学院(298920)
大学(297530)
(140425)
经济(138023)
管理(114862)
研究(110986)
理学(98453)
理学院(97389)
管理学(95962)
管理学院(95376)
中国(87374)
(62723)
科学(62325)
(61684)
(60913)
(55361)
中心(50233)
研究所(50025)
财经(48363)
农业(46369)
(45535)
(44271)
业大(43846)
经济学(43301)
北京(40019)
(39348)
(39308)
师范(39012)
经济学院(38962)
财经大学(35599)
基金
项目(193445)
科学(155054)
研究(145512)
基金(144718)
(126396)
国家(125066)
科学基金(106743)
社会(96402)
社会科(91246)
社会科学(91227)
基金项目(74630)
(71952)
自然(65895)
教育(64771)
自然科(64400)
自然科学(64386)
自然科学基金(63321)
(60895)
资助(59592)
编号(58281)
成果(48285)
(45437)
(44038)
重点(43989)
国家社会(41282)
(40028)
课题(39973)
教育部(39110)
中国(37839)
(37817)
期刊
(161622)
经济(161622)
研究(96054)
(62709)
中国(62499)
(43587)
科学(43390)
学报(42887)
农业(42431)
管理(41819)
大学(34199)
(33769)
金融(33769)
学学(32189)
业经(29896)
教育(28748)
经济研究(26374)
技术(24017)
财经(23989)
问题(23064)
(22804)
(21882)
(20755)
国际(20402)
世界(20029)
技术经济(15430)
农村(15242)
(15242)
农业经济(14681)
经济问题(14556)
共检索到470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素豪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重新解构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的关联关系,并基于QAP模型检验了农业资源禀赋、消费人口等因素与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组成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具有复杂性、稳定性、等级性特征,各国在贸易网络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可以归为内向型、外向型、双向型三种板块类型;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产品出口依赖性不能完全解释贸易网络的关联关系,而"相邻效应"、自贸协定、消费人口基数差异、经济总规模差异都会增强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的关联关系。中国需要嵌入到农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避开租地种粮,增强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市场的控制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昕  张辉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贸易特征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高,中国在这一空间关联网络内处于中心位置; 2007~2016年,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但进出口贸易差额逐步趋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渐紧密,双方贸易间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互补性强度大于竞争性强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居于不同的战略位势,与中国形成了差异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为此,中国应采取强化区域间战略对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区域合作网络等农产品贸易合作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莲燕  朱再清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怡  郭志超  左思明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块模型分析该网络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网络的密度越来越高,国家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越来越显示出核心地位及中介作用;整个农产品贸易网络被分为四个板块,主溢出板块和双向贸易板块在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上都具有溢出效应;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各国加强贸易联系,使该农产品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国家制度的差异则对此网络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运用1995-2015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集中度、产业内贸易、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贸易潜力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中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到西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程度高于出口到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形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产业内贸易水平正在提高;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同样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垂直型为主,与西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水平型为主;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在部分农产品上互补性较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不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高于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密切,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松散;中国出口中西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戴豪杰  徐苗  
搭建稳态可持续的商品贸易网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贸易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是商品贸易网络有效运行的系统承载。选取2008—2019年SITC0~SITC9共十大类贸易品14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用QAP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析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与中国的引领策略。研究发现:从整体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较强的自稳定性;从分类看,SITC5商品贸易网络最为稳定,SITC9商品贸易网络则相反。基于个体性指标,将各类商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分为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其中,中国在各类商品贸易网络中起到绝对重要的引领作用。实证分析发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明晰的贸易规则是商品贸易网络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优良的国家治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提升贸易地位;国家间经济禀赋越相近其贸易联系越紧密;而文化距离仅对部分年份的商品贸易网络产生负向影响。今后中国应拓宽与活跃国的合作范围和渠道,激发活跃国对商品贸易网络活力的带动作用,完善与枢纽国的设施联通,提升商品贸易网络资源流转效率,深化与核心国的优势产业互补,优化商品贸易网络结构,借以搭建与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稳态可持续的商品贸易网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方  胡求光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6国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利用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方法测算网络密度、中心性、聚集系数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研究表明:第一,游离在机电贸易网络结构外的国家在逐步减少,整体网络联系逐步加强,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第二,机电贸易网络的区域化特征和国际分工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第三,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贸易网络中具有绝对中心地位,对沿线国家机电贸易的影响力非常突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怡  黄丹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2008—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测算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心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不同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结构比较松散,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俄罗斯、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位于网络核心,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发挥"中介"或"桥梁"作用,影响着其余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超过四成的沿线国家(地区)与非贸易伙伴国具有较强的间接贸易关系。贸易网络中心位置的提升能显著促进母国技术进步,间接贸易影响母国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大于直接贸易;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直接和间接贸易地位和贸易强度的提升均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低等收入国家贸易强度的提升也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丽娟  薛伟敏  杜为公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和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标准对中国七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强制性特有标准、推荐性一致标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总贸易额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推荐性标准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推荐性一致标准的贸易效应大于推荐性特有标准。与农产品进口相比,国家标准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的促进效应更大且更加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青江  向洁  闫海龙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哈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贸易额稳步攀升,但也呈现贸易规模不大、贸易结构单一、贸易壁垒较多等现实特征,贸易障碍依然较多。对此,笔者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以中哈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为切入点,在剖析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阻碍因素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广灵  孟悌清  冀素兰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应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亚五国农业生产禀赋的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品种单调、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和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等特点。从潜力来看,中国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中亚五国有耕地、有种植技术与出口需求,各方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贸易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从完善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体系、加大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加大农业机械出口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激发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使双方在"丝绸之路"上开展更加全面、深化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广灵  孟悌清  冀素兰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应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亚五国农业生产禀赋的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品种单调、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和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等特点。从潜力来看,中国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中亚五国有耕地、有种植技术与出口需求,各方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贸易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从完善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体系、加大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加大农业机械出口等几个方面,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广灵  孟悌清  冀素兰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应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亚五国农业生产禀赋的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品种单调、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和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等特点。从潜力来看,中国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中亚五国有耕地、有种植技术与出口需求,各方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贸易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从完善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体系、加大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加大农业机械出口等几个方面,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水灵  肖扬  
增进消费者福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进口增长的福利评估和来源渠道的挖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国HS6位数农产品进口数据,通过构建经质量变化的精确和价格指数,考察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增长中,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对增进消费者福利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忽略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引致价格指数向上偏误,数量变动、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使消费者获得的福利分别为2019年农业GDP的0.096 8%、0.113 2%和6.886 7%。质量提高带来的贸易福利最大,种类增长导致的贸易福利次之,数量变化促进的贸易福利较少。因此,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中,不仅要实施种类多样化和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要促进农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的政策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艺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较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本文在构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测算了2007—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子指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东盟、中东欧、西亚和中东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蒙俄和南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提高0.381%;市场准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海关环境,而基础设施及服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作用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