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797)
- 2022(12789)
- 2021(12106)
- 2020(10107)
- 2019(23510)
- 2018(23259)
- 2017(44324)
- 2016(23676)
- 2015(27001)
- 2014(26474)
- 2013(26407)
- 2012(24434)
- 2011(22144)
- 2010(22020)
- 2009(19949)
- 2008(19337)
- 2007(16769)
- 2006(14694)
- 2005(13135)
- 学科
- 济(99296)
- 经济(99185)
- 管理(65255)
- 业(63835)
- 企(52317)
- 企业(52317)
- 方法(43338)
- 数学(37493)
- 数学方法(37074)
- 中国(28340)
- 农(25853)
- 学(21725)
- 财(21183)
- 业经(20426)
- 贸(20091)
- 贸易(20078)
- 易(19521)
- 技术(19169)
- 地方(18457)
- 制(17244)
- 农业(17229)
- 和(15378)
- 理论(15367)
- 环境(14621)
- 银(14479)
- 银行(14433)
- 融(14225)
- 金融(14224)
- 行(13896)
- 划(13205)
- 机构
- 大学(338808)
- 学院(333394)
- 济(140194)
- 经济(137397)
- 管理(131969)
- 研究(122225)
- 理学(114125)
- 理学院(112809)
- 管理学(110950)
- 管理学院(110342)
- 中国(90242)
- 科学(74102)
- 京(73775)
- 所(61784)
- 财(60145)
- 研究所(56585)
- 中心(54009)
- 农(53859)
- 业大(49177)
- 财经(48657)
- 北京(47547)
- 江(47075)
- 范(45202)
- 师范(44814)
- 经(44630)
- 院(44445)
- 经济学(42131)
- 农业(41968)
- 经济学院(37949)
- 州(37911)
- 基金
- 项目(231326)
- 科学(182702)
- 基金(169841)
- 研究(169685)
- 家(149694)
- 国家(148284)
- 科学基金(126051)
- 社会(107143)
- 社会科(101544)
- 社会科学(101515)
- 基金项目(89975)
- 省(86737)
- 自然(81694)
- 自然科(79805)
- 自然科学(79787)
- 自然科学基金(78366)
- 教育(77148)
- 划(74653)
- 资助(69740)
- 编号(67746)
- 成果(55670)
- 重点(52456)
- 部(52185)
- 发(49690)
- 创(48287)
- 课题(46951)
- 创新(45146)
- 国家社会(44820)
- 教育部(44657)
- 科研(44189)
- 期刊
- 济(151232)
- 经济(151232)
- 研究(102524)
- 中国(66201)
- 学报(53468)
- 科学(51246)
- 管理(49641)
- 农(48764)
- 财(42720)
- 大学(40570)
- 教育(39034)
- 学学(37749)
- 农业(34494)
- 技术(30425)
- 融(26750)
- 金融(26750)
- 经济研究(24997)
- 财经(23332)
- 业经(22090)
- 经(20053)
- 业(19469)
- 问题(19311)
- 图书(18679)
- 科技(17635)
- 贸(17592)
- 技术经济(17443)
- 世界(16970)
- 国际(16331)
- 理论(15824)
- 资源(15249)
共检索到49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珺 余翔
专利是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能够促进各方技术创新,探索专利合作的演化以及技术态势,对于辅助识别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作机会有重要作用。本文以PATENTSCOPE数据库中"一带一路"申请人国籍合作专利为数据源,基于共现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上构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技术合作演化框架;中观上运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识别主要合作国家、技术领域以及申请人;微观上通过对专利标题关键信息提取,对专利合作技术点进行微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层面上2013—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专利合作增长平缓,但合作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之间;中观层面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IPC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H04、A61等,主要合作对象是韩国、新加坡等,合作申请人结果显示除了华为公司以外中国本土企业参与较少;微观层面上合作技术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编码以及化合物构造等,不同技术发展态势呈现分化或融合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走深走实,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实现了较快增长,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专利保护网络,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专利布局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等区域性大国,需加强在东盟国家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有机化学、物理等技术领域,专利维持期限较短,有效专利存量少。中国企业需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特点,系统性、针对性地规划专利布局,进一步拓宽专利布局区域和技术领域,提高专利布局效率。推动专利布局成为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的新动力,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海外专利 “一带一路”倡议 技术领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中华 王一帆 董广巍
本文分区域研究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与出口贸易分布情况,并构建了专利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探索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布局与出口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专利布局密集程度普遍低于贸易密集程度;从国家差异来看,中国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专利布局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相似度很高,但在半数以上的沿线国家专利布局还非常欠缺;从行业差异来看,中国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专利布局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出口贸易提供保障,但在其他行业的专利布局仍较为薄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春蕾
为全方位地揭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发展态势,参考ESI提供的农业科学领域期刊和农业学科高被引文献的百分位数阈值,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收录的6 658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学领域合作发表的论文作为数据基础,使用一系列科学计量方法及可视化分析方法,从宏观(国家)、中观(科研机构)以及微观(合作研究内容)三个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在合作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合作机构来看,属于中国的科研机构在合作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从合作研究内容来看,不同类型的合作机构,其研究内容有较大的差别。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昕 张辉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贸易特征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高,中国在这一空间关联网络内处于中心位置; 2007~2016年,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但进出口贸易差额逐步趋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渐紧密,双方贸易间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互补性强度大于竞争性强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居于不同的战略位势,与中国形成了差异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为此,中国应采取强化区域间战略对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区域合作网络等农产品贸易合作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梦洁 张明倩
文章基于全球专利数据库,采用RTCA指数识别2001-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合作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并使用生存分析探讨这些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状况。研究发现: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具有负时间依存性和门槛效应;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对初始比较优势状态存在路径依赖,而通过该领域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可以减少初始比较劣势的影响;中国目前在更依赖突破性创新的科学密集型技术领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以上发现对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雨彤 陈军 肖建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对保障沿线国家能源发展权益、塑造新型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构建全球能源平衡机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系统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经济效应的发生机理,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提高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和改善经济福利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由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驱动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应又体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高质量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需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经济效应的时代性特征为依据,增强能源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完善沿线地区能源供需互补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落实能源政策与协作交流增进沿线国家民生福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杰 张贾雅雯 余吉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与周边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旨在契合国家的共同需求,加强双边贸易合作,互利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铁路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叶阳平 马文聪 张光宇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TPO)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和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专利和论文,分别对国家分布、时序分布、主要申请人(机构)和主要技术领域(方向)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科技合作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可分成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阶段;2知识创新合作比技术创新合作更活跃,合作论文数量是合作专利的9倍以上;3合作区域呈现不均衡的特征,前五位国家的合作专利和论文数量分别占总数的82.1%和53.2%;4合作专利的申请人和合作论文中方机构的集中度均比较高,专利申请人以企业为主体;5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李实
基于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结构层面: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密度以及沿线区域网络密度逐步加强,各国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但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合作密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②旅游合作网络发展态势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中的"领头羊"角色、"中间人"角色不断更替,但"领头羊"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网络中"中间人"的控制能力减弱,各国之间的直接合作趋势越发明显。③合作网络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者"、"领头羊"、"自主者"和"中间人"等多重角色,其中"中间人"的角色正逐步弱化,各国间的直接旅游合作正逐步加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为群 刘鹏
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具有一般性特征。静态视角下,商品税与所得税逆向而动;动态视角下,所得税变化较为显著。同时,从静态角度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偏向于选择以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以公司所得税作为重要的辅助税种;经济发达的国家偏向于选择以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缴款)作为主体税种,以增值税作为重要的辅助税种。但从动态角度看,发达国家更趋向于选择社会保障税(缴款)作为主体税种。而在特殊的社会因素驱动下,"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具体表现于税系差异和税种差异两方面。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税制结构 税系 税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禀赋丰富,但制造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了巨大契机。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工程项目承包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本文从总体投资、大型项目投资、绿地投资、并购、工程承包等多重视角,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禀赋丰富,但制造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了巨大契机。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工程项目承包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本文从总体投资、大型项目投资、绿地投资、并购、工程承包等多重视角,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聂世坤 周海云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外部发展环境,更是成为新常态下外贸提质增效的战略支撑。笔者基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分析,揭示三大态势:一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双增长,但制成品出口中沿线国家所占份额趋于稳定,而初级产品出口中沿线国家占比不断上升;二是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明显;三是对东盟出口中间品与进口最终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三大态势缘自"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及东亚分工体系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