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5)
2023(16470)
2022(13672)
2021(12694)
2020(10410)
2019(23923)
2018(23596)
2017(44409)
2016(23617)
2015(26743)
2014(26141)
2013(25499)
2012(23798)
2011(21633)
2010(22155)
2009(20339)
2008(20082)
2007(17837)
2006(16207)
2005(15220)
作者
(66416)
(55209)
(54951)
(52270)
(35621)
(26433)
(24876)
(21237)
(21165)
(19809)
(18906)
(18750)
(17941)
(17861)
(17170)
(17046)
(16460)
(15945)
(15941)
(15592)
(14083)
(13437)
(13433)
(12852)
(12448)
(12362)
(12229)
(12217)
(11093)
(10999)
学科
(106737)
经济(106626)
(64292)
管理(63736)
(51246)
企业(51246)
方法(40199)
中国(35782)
数学(34757)
数学方法(34129)
(29008)
地方(25454)
业经(24342)
(22254)
贸易(22231)
(21603)
技术(21373)
(20502)
(19720)
金融(19718)
(19457)
农业(19371)
(19215)
银行(19189)
(19029)
(18685)
(16531)
理论(16507)
环境(15141)
(14662)
机构
大学(333305)
学院(331640)
(146395)
经济(143671)
管理(124619)
研究(122874)
理学(105605)
理学院(104375)
管理学(102428)
管理学院(101790)
中国(95709)
(72918)
科学(70450)
(65659)
(61614)
研究所(55561)
中心(54606)
(50992)
财经(50967)
(50594)
北京(47590)
(46400)
经济学(45949)
(45832)
师范(45421)
(44337)
业大(43769)
经济学院(41137)
(40886)
农业(39271)
基金
项目(214742)
科学(171054)
研究(161175)
基金(156139)
(136433)
国家(135030)
科学基金(115521)
社会(104651)
社会科(99391)
社会科学(99367)
(82917)
基金项目(80221)
教育(74257)
自然(70981)
(70038)
自然科(69481)
自然科学(69468)
自然科学基金(68260)
资助(64342)
编号(63704)
成果(53423)
(51296)
重点(49172)
(48976)
(47967)
课题(46218)
创新(45096)
国家社会(44538)
发展(41915)
教育部(41619)
期刊
(168391)
经济(168391)
研究(108886)
中国(77893)
管理(52154)
(48422)
(47935)
学报(47324)
科学(47114)
教育(44584)
大学(37464)
(36619)
金融(36619)
学学(34478)
农业(33422)
技术(31636)
经济研究(28619)
业经(26598)
财经(25281)
(22063)
问题(21784)
(21158)
国际(20761)
(20109)
世界(19029)
技术经济(17878)
统计(17138)
图书(16939)
科技(16873)
(16298)
共检索到53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创新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愈加显著,研究显示创新国际化对一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创新投入、国际技术流动和创新产出的发展以及创新国际化模式的不同,得出结论: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相对"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水平较高,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由"低低"转向"低高",大部分中东欧国家仍停留在"低低"模式;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创新国际化发展受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密切。基于此,提出几点推进创新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国娥  许瑶佳  杨逢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企业加快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步伐,东南亚、中东欧国家作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两极,对其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突变级数法,从对外开放水平、政治制度环境、基础建设水平、劳动力可得性4个维度构建系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对2006~2015年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东南亚9国、中东欧16国的投资环境在整体平均水平上相近,但在发展变化趋势上存在较大差异。东南亚9国的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并在2010年实现对中东欧16国的首次赶超。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夏  武靖凯  
得益于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地位,中东欧区域内的16个国家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员,也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和大力扶持的区域。因此,如何和中东欧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并达成合作关系就成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关键。笔者从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现状,分别指明了中东欧16国产业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和中东欧国家开展精准合作,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薇  
文章主要针对中国与东欧16国的经贸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双方贸易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分析双方目前在经贸合作上存在的合作水平、诉求差异、外界压力、经济风险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经贸合作、搭建便利合作平台的解决对策,以应对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通过贸易创造效应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稳定高效、合作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卫慧妮  
数字革命影响全球产业格局,数字贸易已成为我国"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重点。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其目前同我国的数字贸易规模较小,但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数字贸易符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理念,未来将成为"17+1"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数字技术竞争优势的凸显、中东欧基础良好的数字市场和中国政府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双边数字贸易潜力。然而,中东欧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中国数字平台成本的增加、双边数字贸易治理难题以及欧美的政治阻碍等因素挤占双边贸易的发展空间。中国政府应在化解政治阻碍的同时制定差异化数字贸易战略,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数字贸易治理政策对接,加大对跨国数字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双边数字贸易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罗琼  臧学英  
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中东欧区域是必经之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东欧国家普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升级的强烈需求。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态势良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诸多优势,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积极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加强优势产业合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提出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元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中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是通向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了1/4,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板块。作为世界主要的新兴市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人均收入相近,经济互补性较强,为中国与中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京蓉  申云  
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教育合作滞后于经贸合作,面临双边留学生流动水平偏低、合作院校国别分布不均衡、农业教育合作平台欠缺与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质量,但双边国家发展潜力和全球化合作红利依然巨大、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积极依托双边国家现有学术交流平台、师生互访、课程开发、联合实验室、联合图书馆、交换实习、高校联合会等农业教育多元合作方式,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在于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打破地缘限制强化校际合作均衡发展,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加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课程、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等交叉学科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增杰  高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GDP、共同语言、接壤、殖民地和自贸协定等变量对贸易有积极作用。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罗琼  臧学英  
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中东欧区域是必经之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东欧国家普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升级的强烈需求。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态势良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诸多优势,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积极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加强优势产业合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提出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元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红娟  张海燕  
中东欧国家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门户,全区域16个国家均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往来、双边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东欧国家国情复杂,差异性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精准合作",采用分层分类合作模式,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输出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市场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建欧洲生产基地、推动人文互动交流六方面,开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精准合作",助推我国构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华  汪鸣  杜志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物流合作对"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意义重大,如何加强物流合作,需要进行科学决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已成为评价各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目前最具区域板块价值的合作机制,即"17+1合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机制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国的LPI,通过多维分析,可探索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合作新路径。在验证LPI6个子要素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绩效水平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东欧17国LPI的平均值、增长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东欧与中国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物流质量和服务能力、货物追踪性、国际运输能力、海关效率、货物运输时效性。另外,对中东欧17国LPI的6个子要素进行聚类,并对不同群类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和丝绸之路基金的主导优势,提升跨境物流通道设施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中东欧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勇前  崔艳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着。特别是对于现阶段处在经济转型、市场体制过渡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只有把控好国际贸易中的各方关系,才能趋利避害、主控潮流。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格局,立足于当前国际大形势,以贸易互补型和竞争发展力的视角综合分析。以现阶段与中国贸易关系相对薄弱的中东欧地区作为探究对象,探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竞争性、互补型、发展潜力,以便更好地树立信心、迎战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敏  宋彩萍  
"两个纲要"的实施,使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情谊不断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内外各方的协同;关注中东欧国家差异性,规避可能风险;搭建各类平台,实现多方沟通;汇合各方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瑾  张万洪  
"条约救济风险"是指投资争议发生以后,投资者通过BIT、FTA或其他条约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条款"以及其他实体性条款,向一个中立的、不隶属于任何国家的机构寻求救济的可能性。中东欧16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中国—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对中东欧16国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风险的深度理解和对该区域更为扎实的评估。中国企业在中东欧16国的投资普遍具有中度风险,匈牙利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黑山是风险最高的国家、捷克是我国未来修订BIT需重点参考的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