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8)
- 2023(17499)
- 2022(14898)
- 2021(14377)
- 2020(12222)
- 2019(28450)
- 2018(28095)
- 2017(54174)
- 2016(29367)
- 2015(33571)
- 2014(33484)
- 2013(33029)
- 2012(30756)
- 2011(27590)
- 2010(28085)
- 2009(26384)
- 2008(26374)
- 2007(23675)
- 2006(20718)
- 2005(18759)
- 学科
- 济(122044)
- 经济(121920)
- 管理(83853)
- 业(80397)
- 企(66377)
- 企业(66377)
- 方法(57184)
- 数学(50500)
- 数学方法(49654)
- 中国(34462)
- 农(32722)
- 财(32233)
- 贸(25639)
- 贸易(25619)
- 易(24975)
- 学(24865)
- 业经(24416)
- 制(24401)
- 地方(21476)
- 农业(20936)
- 银(20733)
- 银行(20693)
- 理论(20223)
- 融(19925)
- 金融(19922)
- 行(19772)
- 务(19740)
- 财务(19661)
- 财务管理(19611)
- 企业财务(18570)
- 机构
- 大学(421635)
- 学院(420282)
- 济(176956)
- 经济(173301)
- 管理(160837)
- 研究(144449)
- 理学(137521)
- 理学院(136018)
- 管理学(133253)
- 管理学院(132476)
- 中国(114433)
- 京(89944)
- 科学(86345)
- 财(83204)
- 所(73241)
- 农(69949)
- 中心(67602)
- 研究所(65965)
- 财经(65388)
- 江(64250)
- 业大(60584)
- 经(59366)
- 北京(57300)
- 农业(54850)
- 经济学(54738)
- 范(54566)
- 师范(54011)
- 院(51744)
- 州(50542)
- 经济学院(49187)
- 基金
- 项目(273432)
- 科学(215757)
- 基金(200214)
- 研究(198566)
- 家(174670)
- 国家(173280)
- 科学基金(148629)
- 社会(125565)
- 社会科(119034)
- 社会科学(119000)
- 省(104783)
- 基金项目(103819)
- 自然(97057)
- 自然科(94928)
- 自然科学(94899)
- 教育(93453)
- 自然科学基金(93201)
- 划(89332)
- 资助(84924)
- 编号(80271)
- 成果(66639)
- 重点(61866)
- 部(61644)
- 发(58059)
- 创(56271)
- 课题(56025)
- 教育部(53088)
- 创新(52594)
- 科研(52537)
- 国家社会(52146)
- 期刊
- 济(194271)
- 经济(194271)
- 研究(127441)
- 中国(85783)
- 财(65979)
- 学报(65191)
- 农(63132)
- 管理(61215)
- 科学(60578)
- 大学(50247)
- 教育(47533)
- 学学(47080)
- 融(46490)
- 金融(46490)
- 农业(42046)
- 技术(38963)
- 财经(33234)
- 经济研究(32234)
- 业经(29738)
- 经(28603)
- 问题(25347)
- 业(23752)
- 贸(23700)
- 统计(23089)
- 技术经济(21470)
- 国际(21034)
- 策(20412)
- 版(20157)
- 理论(19724)
- 图书(19676)
共检索到642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立足于中国垄断竞争型的信贷市场,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与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假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同,文章以借贷双方根据对项目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行贷款供求决策为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中国现实信贷市场运作机制的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贷款供求之间可能出现完全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在批判吸收相关文献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分析了贷款直接决策者所面临的包括制度性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及其不确定性,并且认为转轨经济中的贷款决策主要是贷款直接决策者在上述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下,根据概然性的推断作出的。文章在对Heiner和Vercelli的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后,建立了一个含有制度性信息内生变量的、对转轨经济中的贷款决策行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较为宽泛的理论模型,并据此阐释了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的结构性信贷配给机制。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制度性信息 贷款决策 信贷配给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彬 刘林 张颖
本文利用对数似然方法估计商业银行贷款供求因素的非均衡模型,试图检验在商业银行贷款能力不下降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信贷决定因素,并由此确认我国流动性过剩是贷款需求约束还是供给约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手段仍然是政府对信贷的控制,通过控制银行信贷总量而引起的总供求状况的改变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因此,银行信贷供给约束造成我国经济中信贷收缩从而发生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贷款供求 非均衡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燕君 应娟 郑小胡 李伟伟
本文以信贷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融入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银行信贷审查成本等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配给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贷款难问题。并在文末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中小企业 抵押品价值 审查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为 姜国华
汇率政策调整、微观主体对汇率政策执行的不准确预期形成汇率政策不确定性,本文站在外币贷款视角,探索其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本币债务,汇率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外币贷款增加,在控制外币信贷环境利好和同期汇率波动后,这一影响依然存在。汇率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外币贷款的相关性,在财务与汇兑风险越高、汇率感知越强的样本中表现越明显,人民币贬值预期和本外币贷款利差分别负向、正向调节两者关系,证实中国企业借入外币贷款的风险对冲与成本节约动机。进一步,汇率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有息负债和整体财务杠杆,企业持有外币贷款有利于价值增值。本文为开放型经济建设下实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与汇率风险应对提供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和锋
本文通过对一个消费模型的分析,指出利率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消费者贷款消费的意愿。结合住房贷款市场的情况,本文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住房贷款工具不利于鼓励居民进行住房贷款消费。为此本文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引入不同的住房贷款工具,降低消费者面对的利率不确定性,以减少对消费者贷款意愿的扭曲。
关键词:
利率不确定性 消费意愿 住房贷款意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江涛 张波
本文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基础核算中的重要因子分析,探讨了贷款期末房屋处置价格、贷款期间市场利率波动以及实际贷款发放时限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机构带来的经营风险,探其根本,这些风险来源于借款人实际寿命的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借款人实际寿命处于一个可以预期的区间之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降低经营风险,包括引入政府保证、商业保险和设定固定的贷款期限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江涛 张波
本文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基础核算中的重要因子分析,探讨了贷款期末房屋处置价格、贷款期间市场利率波动以及实际贷款发放时限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机构带来的经营风险,探其根本,这些风险来源于借款人实际寿命的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借款人实际寿命处于一个可以预期的区间之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降低经营风险,包括引入政府保证、商业保险和设定固定的贷款期限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勇 楚天舒
本文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弗农 -克鲁格曼产品周期模型的基础上假定水平创新服从高尔顿 -瓦斯顿简单分支过程 ,并同时引入垂直创新。本文证明这两种创新对于促进世界贸易与各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们还分析了各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差异 ,并证明人口政策对于贸易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针对我国的贸易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创新 技术传递 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树金 赵玉龙 肖皓
通过引入"信贷系数"刻画了行业间可能存在的信贷歧视现象,拓展了中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模拟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整体利率水平提高、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以及金融服务增效三条路径的动态经济效应。相对于基期而言,实际利率水平上升、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将引起投资和实际GDP下降,但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改善贸易条件;金融部门服务增效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此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易秋霖
本文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数对1980~2003年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从而明确了中国信贷市场各年的非均衡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与非均衡程度。结果发现:信贷需求者的意愿需求、供给者的意愿供给均经常大于实际供给。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供给数量主要取决于计划的经济增长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需求数量主要取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贷需求 信贷供给 非均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正成为中国在环境管理领域内的改革方向。因此 ,本文通过拓展Alfred (1 983 )建立的一个排污费分析模型 ,将其纳入到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 ,分析了排污费对行业产出的不确定性影响。本文认为 ,中国的排污收费改革不会对中国各行业的产出造成显著的影响 ,并认为中国可以在环境领域内尝试更多的、更有力度的经济政策工具
关键词:
排污收费 一般均衡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兆海 王锐诗
自1996年以来 ,我国已连续8次降息 ,但近年来 ,商业银行却出现了“慎贷”格局 ,表明在我国非均衡的贷款市场上 ,利率机制是弱效率的 ;本文通过对非均衡贷款市场下利率机制效率分析和商业银行对降息反应模式的研究 ,提出了增强降息政策效率的一些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非均衡性 利率机制 配给机制 效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建福
本文探讨了学生贷款制度运行中政府及市场两种机制的作用及关系。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的放贷模型,得出完全依靠政府或银行是缺乏效率的,政府与银行应该互动合作的结论。国际比较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所揭示的结论。本文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学生贷款制度运行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生贷款制度 政府 市场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