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5)
- 2023(3847)
- 2022(3155)
- 2021(3186)
- 2020(2595)
- 2019(6258)
- 2018(5988)
- 2017(11320)
- 2016(5956)
- 2015(7055)
- 2014(6740)
- 2013(6996)
- 2012(6704)
- 2011(6392)
- 2010(6066)
- 2009(5642)
- 2008(5596)
- 2007(4547)
- 2006(4051)
- 2005(3802)
- 学科
- 济(31441)
- 经济(31418)
- 方法(15456)
- 数学(14774)
- 数学方法(14744)
- 管理(13408)
- 业(11862)
- 中国(11686)
- 贸(10062)
- 贸易(10055)
- 易(9968)
- 企(8326)
- 企业(8326)
- 农(6646)
- 财(5788)
- 银(5662)
- 银行(5662)
- 制(5628)
- 行(5562)
- 融(5395)
- 金融(5395)
- 关系(5340)
- 出(5159)
- 业经(4446)
- 出口(4257)
- 出口贸易(4257)
- 口(4257)
- 环境(4182)
- 发(4140)
- 农业(3893)
- 机构
- 大学(91210)
- 学院(87271)
- 济(51086)
- 经济(50575)
- 研究(37122)
- 中国(31920)
- 管理(31251)
- 理学(26644)
- 理学院(26357)
- 管理学(26167)
- 管理学院(26010)
- 财(21449)
- 京(19728)
- 经济学(18611)
- 所(18248)
- 科学(18119)
- 财经(17588)
- 经济学院(16850)
- 研究所(16581)
- 经(16464)
- 中心(15978)
- 北京(13491)
- 财经大学(13445)
- 院(12872)
- 科学院(11661)
- 融(11500)
- 金融(11387)
- 农(11102)
- 研究中心(10942)
- 社会(10728)
- 基金
- 项目(55798)
- 科学(45314)
- 基金(45049)
- 研究(41271)
- 家(39471)
- 国家(39263)
- 科学基金(33201)
- 社会(30021)
- 社会科(28734)
- 社会科学(28731)
- 基金项目(22473)
- 资助(19905)
- 自然(19299)
- 自然科(18911)
- 自然科学(18906)
- 自然科学基金(18640)
- 教育(18295)
- 中国(16374)
- 省(16132)
- 划(15347)
- 部(14992)
- 国家社会(14548)
- 编号(13872)
- 教育部(13346)
- 重点(12742)
- 发(11995)
- 人文(11926)
- 成果(11858)
- 社科(11780)
- 重大(11664)
共检索到13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雷
时下,“通货紧缩”论已成为理论界热门话题之一。有部分人说:“通货紧缩是目前商品滞销、物价连续下降、企业关停、并转、破产、职工下岗失业增多、生产力闲置,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减少等的重要原因。”大喊市场票子少了。因此,要求银行放松银根增发货币,以解此困。 我不同意上述观点。因为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因而,商品滞销、物价下降、企业关停、并转、破产等不是也不可能是“通货紧缩”造成的。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帆
通货紧缩的概念在理论界有争议。 1998年我国发生的通货紧缩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2 0 0 0年我国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颇见成效 ,仍应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巩固治理成果。具体做法一是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 ,二是扩大内需 ,三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关键词:
通货紧缩 成因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余永定 李薇
本文首先对当代日本经济做简单回顾,指出当前的通货收缩始于1997年第四季度,属经济在过度负债下由物价下降陷入萧条的一种动态过程,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将对亚洲国家(地区)经济的稳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传导机制: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日元贬值。作者认为,陷入通货紧缩性经济衰退的日本经济完全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全球性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厚文 伞锋
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压力将长期存在,并将在世界经济衰退时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为期较长的低物价、低利率时期。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温和的通货紧缩,结构性通货紧缩是中国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通货紧缩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端计
减税主张是凯恩斯主义与供给学派关于通货紧缩治理对策的共同取向,虽然两者的具体解释及政策建议有别。本文对减税与通货紧缩治理的经典解释、适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减税 通货紧缩 凯恩斯主义 供给学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新三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多重因素互引、互联、互动的结果 ,其中主要原因是商品供求由短缺向过剩的转移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弥合结构转换所带来的供给缺口和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的心理预期的改变。对通货紧缩 ,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治理和调节 ,并灵活、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消费倾向下降的因素,我国在2002年通货紧缩现象再次加重。这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困难。为提高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今后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拉动民间投资、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行。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原因 影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振林 赵春明
近年来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在2002年9、10月间和2003年年初以来先后掀起了两个高潮。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就出现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讨论,其后在2001年又掀起了针对人民币汇率定值的“第二次阴谋”,但总的来看,当时讨论的范围多限于学界,并未能引起外界的热烈反响。而当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却不同,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