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0)
- 2023(14842)
- 2022(12663)
- 2021(11886)
- 2020(10000)
- 2019(23115)
- 2018(22728)
- 2017(43838)
- 2016(24120)
- 2015(27166)
- 2014(27270)
- 2013(27187)
- 2012(25777)
- 2011(23494)
- 2010(23499)
- 2009(22137)
- 2008(22420)
- 2007(20143)
- 2006(17657)
- 2005(16365)
- 学科
- 济(98348)
- 经济(98228)
- 管理(72061)
- 业(67823)
- 企(55114)
- 企业(55114)
- 方法(44002)
- 数学(39123)
- 数学方法(38694)
- 财(29966)
- 中国(28937)
- 农(27881)
- 制(24885)
- 贸(22041)
- 贸易(22032)
- 易(21562)
- 业经(20618)
- 学(20306)
- 银(18545)
- 银行(18504)
- 务(17805)
- 财务(17758)
- 行(17740)
- 财务管理(17711)
- 农业(17619)
- 融(17253)
- 金融(17249)
- 企业财务(16832)
- 地方(16646)
- 体(16238)
- 机构
- 大学(353096)
- 学院(350651)
- 济(153015)
- 经济(149935)
- 管理(130477)
- 研究(126793)
- 理学(111319)
- 理学院(110028)
- 管理学(108230)
- 管理学院(107558)
- 中国(98707)
- 科学(74902)
- 京(74479)
- 财(74363)
- 所(65693)
- 农(61952)
- 研究所(59265)
- 财经(57823)
- 中心(57376)
- 江(53345)
- 经(52602)
- 业大(51030)
- 农业(48823)
- 经济学(48532)
- 北京(47600)
- 院(44941)
- 范(44475)
- 师范(44030)
- 经济学院(43692)
- 财经大学(42937)
- 基金
- 项目(226705)
- 科学(178652)
- 基金(166844)
- 研究(164195)
- 家(146730)
- 国家(145561)
- 科学基金(123090)
- 社会(105806)
- 社会科(100443)
- 社会科学(100415)
- 基金项目(86569)
- 省(85691)
- 自然(78823)
- 自然科(77003)
- 自然科学(76975)
- 教育(75691)
- 自然科学基金(75691)
- 划(73683)
- 资助(69767)
- 编号(64803)
- 成果(54826)
- 部(52304)
- 重点(51856)
- 发(48604)
- 创(46748)
- 课题(45855)
- 教育部(44778)
- 国家社会(44774)
- 制(44537)
- 创新(43948)
- 期刊
- 济(168982)
- 经济(168982)
- 研究(109356)
- 中国(72151)
- 财(59110)
- 学报(56877)
- 农(56824)
- 科学(51603)
- 管理(48784)
- 大学(42689)
- 学学(40367)
- 融(39434)
- 金融(39434)
- 农业(37751)
- 教育(35194)
- 财经(29886)
- 技术(28347)
- 经济研究(28284)
- 经(25692)
- 业经(25155)
- 问题(22410)
- 贸(21225)
- 业(20882)
- 国际(18774)
- 世界(17611)
- 技术经济(17218)
- 版(17081)
- 理论(16353)
- 统计(16165)
- 现代(15006)
共检索到53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分析评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生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波 王先柱
本文构建了5个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2000—2007年的相关指标,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渠道传导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刺激了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长,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信贷渠道传导显示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传导的特殊性,提高利率对控制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贷款供给是有效的,但对抑制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供给效果不明显,更不能阻止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个人住宅按揭贷款的增加等途径从银行间接获取更多贷款,房地产贷款的增长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调节货币供给量和调整利率手段的有效配合,对稳定房地产价格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传导机制具有随着结构性因素和政策规则转变因素易变的本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自由化程度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要变量和基本出发点。金融市场结构、债券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创新及要素市场弹性等结构性因素和行为预期与市场沟通要素等都会影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菁
文章选取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M2和新增贷款规模的月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取GDP和CPI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比较中介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应,目前,可以将新增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加以观察。
关键词:
社会融资总量 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货币传导机制和非货币资产的传导机制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就理论上而言,许多学者从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传导机制的角度对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货币主义研究的货币传导机制将这一传导过程由间接变为直接,而现代的经济学者们对传导机制的分析,则将最新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在其中,这使经济理论的分析更加接近了现实。然而,这些理论分析的经济前提在中国的现实中往往难以具备,这使中国按照理论传导机制而制定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资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有效性 SVAR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利用1998年-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运用Joh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后,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贷款总量和利率对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给量M1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对物价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模型研究中得出政策传导机制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快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关键词:
利率 有效性检验 时滞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山 黄杨 王超
本文利用2002—2010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