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9)
2023(12055)
2022(9585)
2021(8807)
2020(7164)
2019(16069)
2018(15433)
2017(28975)
2016(15401)
2015(17092)
2014(16542)
2013(16763)
2012(15780)
2011(14708)
2010(14443)
2009(13545)
2008(13105)
2007(11285)
2006(10330)
2005(9318)
作者
(48613)
(40686)
(40648)
(38467)
(25872)
(19684)
(18070)
(16095)
(15525)
(14471)
(14021)
(13384)
(13107)
(12975)
(12955)
(12449)
(12111)
(11747)
(11649)
(11524)
(10222)
(10051)
(9799)
(9310)
(9255)
(9145)
(8744)
(8469)
(8272)
(7991)
学科
(88542)
经济(88469)
管理(43452)
(38463)
方法(32344)
数学(29470)
数学方法(29337)
(28132)
企业(28132)
中国(22709)
(19410)
地方(18747)
(17227)
(16101)
贸易(16092)
业经(15750)
(15706)
(15700)
农业(13861)
环境(13667)
地方经济(13102)
(12557)
(11150)
(11077)
(10957)
金融(10957)
(10711)
银行(10665)
资源(10341)
(10313)
机构
大学(237884)
学院(234650)
(115669)
经济(114022)
研究(92281)
管理(86378)
理学(74895)
理学院(74010)
管理学(73020)
管理学院(72594)
中国(69196)
科学(55659)
(50213)
(47852)
(47369)
(46235)
研究所(44117)
中心(39463)
财经(38841)
经济学(38383)
业大(37346)
农业(36627)
(35725)
经济学院(34563)
(32497)
(32478)
北京(31998)
科学院(30183)
财经大学(29029)
(28367)
基金
项目(161641)
科学(127365)
基金(122115)
(110884)
国家(110076)
研究(109721)
科学基金(92093)
社会(76254)
社会科(72611)
社会科学(72593)
基金项目(63891)
自然(59369)
(58971)
自然科(57804)
自然科学(57780)
自然科学基金(56827)
(50983)
资助(49754)
教育(47557)
编号(38798)
重点(37207)
(36851)
(36489)
国家社会(34588)
(33028)
中国(31772)
科研(31263)
创新(31254)
教育部(31178)
计划(30268)
期刊
(125588)
经济(125588)
研究(70813)
学报(44607)
中国(44008)
(40806)
科学(39671)
(34324)
大学(32181)
管理(31552)
学学(30903)
农业(27796)
经济研究(23068)
财经(20631)
(19589)
金融(19589)
(18042)
问题(16995)
业经(16989)
技术(16194)
(16169)
(15568)
世界(14529)
国际(14058)
技术经济(13142)
资源(12761)
教育(12231)
统计(11746)
(10983)
业大(10636)
共检索到350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瑛  陈纪平  
资源诅咒现象形成的主要机制是,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降低市场制度效率、扭曲经济正常结构和提升市场信息成本三个渠道降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最终影响长期经济发展水平。这三个机制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市场行为支配着资源流动结构,而这一条件在我国仍需要检验,政府主导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显著特征,因此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性质需要在考虑政府作用条件下进行解释。地方政府影响经济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因此资源诅咒性质的区域内外是否一致是政府主导经济是否显著的重要表现,基于此本文区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利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之间的统计关系来判定我国"资源诅咒"的存在性及其性质,并从经济制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君  
以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为核心要义的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两部门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不利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即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在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表现上劣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技术进步偏向进而由此决定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变化具有动态延续性,环境规制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则不利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新颖  马颖  
以7座地级石油城市为样本,利用1997~2014年数据,对石油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石油城市的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条件性资源诅咒在石油城市是存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制度与城市聚集度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则呈现出负向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新颖  马颖  
以7座地级石油城市为样本,利用1997~2014年数据,对石油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石油城市的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条件性资源诅咒在石油城市是存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制度与城市聚集度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则呈现出负向的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罗党论  陈少凌  
政府官员的治理机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京官跟平行交流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交换到不同地区官员的表现跟当地资源禀赋的关系如何?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造了1978~2006年的官员交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官员自身禀赋效应和辖区资源禀赋效应进行了区分。研究表明,官员对其管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受到交流官员自身禀赋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资源禀赋的显著约束。平行交流的官员有助于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有碍于地方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地,交流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交流到不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则有负面效应。并且,相对于京官而言,平行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雄  赵春玲  
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受到资源稀缺性制约的背景下,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发现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投入分别对应倒"U"、倒"U"和"U"型的经济增长轨迹。虽未能找到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有驱动效应的充分证据,但发现可再生资源对较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约束效应相对较弱。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将由煤、石油等传统可耗竭资源转向开采成本较高的天然气,并最终过渡到可再生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利萍  吴振磊  白永秀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姜泽林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资源存量和劳动力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探索劳动力结构是否是引起"资源诅咒"或"资源福音"的一个原因。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同限制条件下,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缓解"资源诅咒"效应而言始终是一个有利因素。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从总体上讲,我国省域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并非没有逆转的可能,避免"资源诅咒"问题的发生,使丰裕的自然资源成为地区发展的"福音",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为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有限;分地区讲,"资源诅咒"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康宁  邵军  
本文以1970~200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差异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开放度、价格变化等因素后,自然资源的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诅咒”的命题确实成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丰裕的自然资源阻滞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度落后、排挤人力资本、“荷兰病”是资源阻滞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