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4)
- 2023(11385)
- 2022(9728)
- 2021(9188)
- 2020(7916)
- 2019(18758)
- 2018(18505)
- 2017(35194)
- 2016(19044)
- 2015(22189)
- 2014(22136)
- 2013(22098)
- 2012(20505)
- 2011(18749)
- 2010(18848)
- 2009(17616)
- 2008(17541)
- 2007(15678)
- 2006(13479)
- 2005(12174)
- 学科
- 济(87027)
- 经济(86959)
- 管理(53789)
- 业(53773)
- 方法(44828)
- 企(42684)
- 企业(42684)
- 数学(40903)
- 数学方法(40293)
- 中国(23458)
- 农(22384)
- 财(18973)
- 贸(18152)
- 贸易(18144)
- 易(17739)
- 学(17039)
- 技术(16677)
- 业经(16234)
- 农业(14691)
- 制(14257)
- 地方(13242)
- 银(12343)
- 银行(12301)
- 理论(12237)
- 环境(12224)
- 和(12044)
- 融(11808)
- 金融(11806)
- 行(11765)
- 务(11390)
- 机构
- 大学(287120)
- 学院(285622)
- 济(124879)
- 经济(122590)
- 管理(109147)
- 研究(100991)
- 理学(94468)
- 理学院(93447)
- 管理学(91660)
- 管理学院(91149)
- 中国(75986)
- 科学(62507)
- 京(61409)
- 所(52474)
- 财(52444)
- 农(52121)
- 研究所(48210)
- 中心(45486)
- 业大(44948)
- 财经(42808)
- 农业(41536)
- 江(40921)
- 经济学(39718)
- 北京(39282)
- 经(39096)
- 经济学院(35960)
- 范(35591)
- 院(35552)
- 师范(35192)
- 州(32369)
- 基金
- 项目(191875)
- 科学(150192)
- 基金(140351)
- 研究(135555)
- 家(124756)
- 国家(123886)
- 科学基金(104536)
- 社会(86531)
- 社会科(82301)
- 社会科学(82273)
- 省(73466)
- 基金项目(72945)
- 自然(68232)
- 自然科(66762)
- 自然科学(66743)
- 自然科学基金(65581)
- 划(63058)
- 教育(62930)
- 资助(59827)
- 编号(53011)
- 重点(44098)
- 部(43543)
- 成果(42403)
- 发(41468)
- 创(40351)
- 创新(38042)
- 科研(37251)
- 课题(37094)
- 国家社会(36991)
- 教育部(36903)
共检索到414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凤莲 马慧峰 付红全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经济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配置效率明显不足,这说明在不改变投入水平的条件下,奶牛养殖户(企业)可以通过改善投入要素组合提高产出水平。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相比,牧场的效率最高,养殖小区次之,散户的最低。Tobit模型结果说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或者企业特征、精粗饲料比对原奶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秀芬
本文在跨省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技术分析估计了2004—2006年我国4种奶牛养殖方式(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下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逐步提高的趋势并不明显,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技术效率优势发展奶业。
关键词:
原料奶 生产技术效率 养殖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张洋
本文运用2005-2009年我国原料奶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原料奶生产对技术效率影响显著,适当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精饲料占全部饲料的比重、养殖户的收益等对原料奶生产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原料奶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卜卫兵 李纪生
原料奶生产效率是影响乳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组织模式又是制约原料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是我国目前三种主要的原料奶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对上述三种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考察,进而探索提高原料奶生产效率的组织化模式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料奶 组织模式 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丹 陆迁
基于2000—2014年17个玉米主产省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其划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4个生态类型区,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定量分析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模式。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北方春播玉米区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西北灌溉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不同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晶 李林
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02—2011年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份的棉花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1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先降后升再降;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生产效率高于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棉花种植比例对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文盲人口比重和受灾率对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棉花生产 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为了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首次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我国主要地区油料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省份油料生产效率确实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各油料主产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根据规模效率水平的大小,将各油料生产地区划分为高规模效率区和低规模效率区。扩大低规模效率区油料种植面积有利于提升技术效率。鉴于环境效应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生产及加快实施优势油料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韩啸 余洁 刘芳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青海等地奶农调研数据,从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层面出发,通过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奶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其生产和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内蒙古、青海等地效率损失值高达73%,如何提高技术效率水平是解决当地奶农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应通过饲料、饲养方式、牛奶价格等方面综合引导奶农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颖 金雅 王嫚嫚
使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方法,利用江汉平原347户农户水稻种植微观数据,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下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84.76%,技术效率与经营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劳动力、化肥、机械以及种子投入对水稻单产有着显著负影响;在不同规模组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中,受教育水平、农户家庭规模以及土地转包对技术效率有着正向影响,农户负债对技术效率有着负向影响。
关键词:
经营规模 技术效率 农户 水稻 随机前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伟 李明贤 谭朵朵
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13个主要棉花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发现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棉花生产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
关键词:
棉花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家鹏 李崇光
本文以西红柿、黄瓜、茄子、圆白菜、菜椒、大白菜、马铃薯等7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蔬菜为例,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2003-2008年我国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利用技术欠效率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这七种代表性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得出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结论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中国蔬菜 技术效率 要素投入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深入分析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稳定和提高棉花产量、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12个主产省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重点考察了其时序波动和地区差异特征;其次探讨了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波动特征明显,西北棉区技术效率最高且波动最小,其次是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效率最低且波动最剧烈;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和非农产
关键词:
棉花生产 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 生产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本文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ISDF),以2006—2008年农户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农户有限的劳动力和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配置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本文认为,从不同投入要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贡献水平角度合理配置劳动力、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分配,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ISDF模型 农户 技术效率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非均衡与收敛性分析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陕西省猕猴桃生产基地县210户农户的数据
我国原料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中国奶业地理集中演化模式及其成因分析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湖北、四川等6省市68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不同退耕规模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黄土高原农户微观数据
不同规模农户冬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函数与1707个农户微观数据
山地地区不同规模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甘肃、重庆、广东453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基于供求弹性角度的原料奶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