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5)
2023(5935)
2022(4991)
2021(4985)
2020(4148)
2019(9658)
2018(9391)
2017(16531)
2016(9564)
2015(11364)
2014(11006)
2013(10852)
2012(10460)
2011(9872)
2010(9841)
2009(8828)
2008(8939)
2007(7616)
2006(6787)
2005(6131)
作者
(30084)
(25400)
(25219)
(24049)
(16423)
(12256)
(11222)
(9902)
(9823)
(9170)
(9141)
(8546)
(8518)
(8479)
(8392)
(7873)
(7495)
(7485)
(7353)
(7287)
(6706)
(6608)
(6312)
(5857)
(5820)
(5721)
(5717)
(5395)
(5353)
(5346)
学科
(39327)
经济(39285)
管理(18591)
(17261)
方法(16847)
数学(15290)
数学方法(15131)
中国(14227)
(11714)
企业(11714)
(10830)
(10580)
贸易(10572)
(10483)
(10372)
地方(7059)
农业(6971)
(6690)
(6655)
理论(6629)
环境(6585)
业经(6439)
教育(6215)
(6057)
金融(6055)
(6023)
银行(5984)
关系(5976)
(5877)
(5707)
机构
大学(143717)
学院(140893)
研究(62502)
(60987)
经济(60030)
中国(44898)
管理(43981)
科学(39947)
理学(37503)
理学院(36910)
管理学(36082)
管理学院(35838)
(33963)
(32821)
研究所(31707)
(31219)
(25139)
中心(25045)
农业(24801)
业大(23917)
(22837)
北京(21685)
经济学(20688)
财经(20688)
(20489)
科学院(20373)
师范(20246)
(20204)
(19175)
经济学院(18693)
基金
项目(98069)
科学(75182)
基金(71156)
研究(67421)
(66654)
国家(66236)
科学基金(52670)
社会(41937)
社会科(39674)
社会科学(39664)
基金项目(36813)
(35304)
自然(34732)
自然科(33872)
自然科学(33850)
自然科学基金(33247)
(32521)
教育(31894)
资助(30365)
编号(24630)
重点(24041)
(22862)
(21808)
中国(21589)
成果(20921)
(20012)
课题(19513)
计划(19427)
创新(19003)
科研(18985)
期刊
(64136)
经济(64136)
研究(44563)
中国(31709)
学报(31059)
(28188)
科学(27276)
大学(22274)
学学(21140)
教育(19752)
农业(19635)
(16981)
管理(15957)
(12368)
经济研究(11436)
(10922)
金融(10922)
财经(10874)
技术(10743)
(10278)
世界(9862)
国际(9653)
(9565)
问题(9045)
业大(8129)
资源(8086)
林业(8050)
(7764)
业经(7388)
科技(6797)
共检索到214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梅卿  周旭东  朴春根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 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 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0%。2002—2007年,经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杨树良种有28个。中国杨树委员会将杨树生长的地理区域划为5个。本文汇总了近40年来有关杨树病害的文献,统计了98种(包括品种、无性系、栽培种)杨树上的生物病原物246种,其中真菌205种(子囊菌门38种、担子菌门99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68种)、细菌12种、病毒1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翠玲  佟超然  徐兰成  
The poplar increment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ls and the microbiota and enzyme activity were studied based on 7-years'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t two stages (1992~1995 and 1996~2000). The poplar stand located in Minqu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with an area of 3.12 hectares. The results showed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巨关升  郑世锴  赵文忠  胡万库  刘永军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中温带地区进行的杨树大面积丰产栽培模式产业化开发的研究 ( 1 993~ 1 998)。结果表明 ,在较寒冷干旱的辽宁 2 0 0 0hm2 林地上 ,采用良种良法 ,使造林成活率达到 97%以上 ,保存率达到95 7% ,幼林树高年平均生长 2 6~ 3 .0m ,胸径年平均生长 2 2~ 3 7cm ,创造了国内杨树大面积高产纪录 ;林粮间作经济效益良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华君  王少敏  王家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岩  别婉丽  王胜东  梁鸿恩  侯玉洁  张兴芬  
试验采用密度、品种、土壤培肥3因素裂区设计,对试验因素各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试验林在计算机精确造材基础上进行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8年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杨树造纸用材林品种应选择辽宁杨等早期速生、制浆性能优良的美洲黑杨及欧美杨良种;栽培密度确定为1667~1111株/hm2;1667株/hm2密度轮伐期确定为6年,1111株/hm2密度轮伐期确定为7~8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大鹏  刘春静  
杨树移栽时剪掉侧枝或剪掉侧枝及顶梢能减少缓苗期叶片生长量60%~8o%,增加生根量1~10倍;移栽苗用ABT生根粉100ppm蘸根,能提早生根5~7d,增加生根量数倍至十几倍。综合应用这两项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含水量,因而增强了杨树抗溃疡病能力,防病效果达80%~90%,提高幼树成活率70%~9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智信  王九龄  辛学兵  
该文研究了杨树品种、密度、施肥、插条和平茬等因子对杨树造纸用材林枝、干生物量积累和制浆经济效益核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品种、施肥和平茬,而密度因子只对轮伐期为1年和2年的有显著影响。插条长度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②轮伐期为1~2年和3年时,生物量和制浆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生物量较大的分别是处理1,10,9:处理5,13,20和处理1,4,6,20.经济效益放大的分别是处理4,1,16:处理4,13,5,1和处理4,7,8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中英  王艺  吕晓燕  
果树的设施栽培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吕晓燕随着果树栽培集约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果树生产已开始注意果树的设施栽培。虽然果树的设施栽培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但较大量发展还是近20~30年。目前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较多,其中以日本发展较快,果树设施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娜  戴前莉  祁海红  王海东  李金花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地中海地区传统而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现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栽植[1]。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模化引种油橄榄,经过数十年努力,曾一度发展到了2 000万株,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橄榄油的消费需求,而日益扩大的橄榄油市场供需缺口及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祥兰  吴天明  胡小康  邝先松  王兰英  李小青  
通过在赣南离子型稀土残矿区的治理中,以栽培桉树为植被恢复模式之一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植被恢复情况及土壤改良情况,证明桉树能够有效恢复植被并有效提高了残矿区的土壤养分,且桉树林分生物量及郁闭度较大。同时,分析了不同配比施肥对桉树高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N3P1K2配方最佳。对离子型稀土残矿区的治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丽琼  刘德和  王平盛  蒋会兵  矣兵  玉香甩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杨财祥  
以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开展的橡胶树北移栽培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橡胶禁运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当时林垦部下辖地方农垦系统、地方科研院所面对国家需求,在华南与云南分别开展系统的中国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宜林地,开展橡胶树抗寒抗风研究,最终成功实现橡胶树北移栽培,满足了国家对橡胶这一战略物资需求的过程。这有助于深入理解20世纪50—80年代国家实施的“任务带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对于认识当代科学研究如何满足国家需求、重大科学研究中不同机构如何更好开展协同攻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杨财祥  
以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开展的橡胶树北移栽培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橡胶禁运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当时林垦部下辖地方农垦系统、地方科研院所面对国家需求,在华南与云南分别开展系统的中国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宜林地,开展橡胶树抗寒抗风研究,最终成功实现橡胶树北移栽培,满足了国家对橡胶这一战略物资需求的过程。这有助于深入理解20世纪50—80年代国家实施的“任务带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对于认识当代科学研究如何满足国家需求、重大科学研究中不同机构如何更好开展协同攻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世平  刘晓芬  杨胜先  吕海燕  牛远  章元明  
利用215个大豆品种的135个分子标记数据,用STRUCTURE软件、PowerMarker软件和地理生态类型3种分类方法研究了大豆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以探索适宜的分类方法。结果表明:用STRUCTURE软件分类时,亚群间成对分化系数(Fst)的平均值最大,为0.108 3,含有相同最高频率等位基因的位点数最小,为85,说明各亚群间遗传差异最大;亚群内遗传多样度(Hs)为0.49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37 6,群体内分化系数(Fis)为0.974,均为最小,说明亚群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最高。因此,用STRUCTURE软件研究群体遗传结构最适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