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10778)
- 2022(9272)
- 2021(8795)
- 2020(7633)
- 2019(18107)
- 2018(17950)
- 2017(34082)
- 2016(18526)
- 2015(21583)
- 2014(21570)
- 2013(21494)
- 2012(20039)
- 2011(18282)
- 2010(18467)
- 2009(17250)
- 2008(17172)
- 2007(15373)
- 2006(13185)
- 2005(11892)
- 学科
- 济(83864)
- 经济(83796)
- 管理(51585)
- 业(51291)
- 方法(43607)
- 企(41085)
- 企业(41085)
- 数学(39831)
- 数学方法(39234)
- 中国(22778)
- 农(21153)
- 财(18554)
- 贸(17788)
- 贸易(17780)
- 易(17388)
- 学(16937)
- 技术(16113)
- 业经(15177)
- 制(13887)
- 农业(13814)
- 地方(12711)
- 银(12088)
- 银行(12042)
- 和(11774)
- 环境(11722)
- 理论(11705)
- 行(11514)
- 融(11466)
- 金融(11464)
- 务(11183)
- 机构
- 大学(278545)
- 学院(276786)
- 济(120164)
- 经济(117950)
- 管理(105186)
- 研究(98674)
- 理学(90992)
- 理学院(90004)
- 管理学(88250)
- 管理学院(87753)
- 中国(74349)
- 科学(61915)
- 京(59677)
- 所(51815)
- 农(51545)
- 财(50597)
- 研究所(47678)
- 中心(44392)
- 业大(44046)
- 财经(41258)
- 农业(41184)
- 江(39926)
- 北京(38198)
- 经济学(38133)
- 经(37662)
- 院(34922)
- 经济学院(34557)
- 范(34426)
- 师范(33978)
- 州(31504)
- 基金
- 项目(186043)
- 科学(145167)
- 基金(135804)
- 研究(130635)
- 家(121010)
- 国家(120165)
- 科学基金(101007)
- 社会(82809)
- 社会科(78745)
- 社会科学(78719)
- 省(71462)
- 基金项目(70740)
- 自然(66373)
- 自然科(64928)
- 自然科学(64907)
- 自然科学基金(63774)
- 划(61443)
- 教育(60656)
- 资助(58208)
- 编号(51029)
- 重点(42920)
- 部(42187)
- 成果(40915)
- 发(40068)
- 创(39063)
- 创新(36849)
- 科研(36440)
- 课题(35877)
- 计划(35577)
- 教育部(35536)
共检索到401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念红 曹暕
小规模奶牛饲养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乳品行业发展的"软肋"之一.运用VRS的一阶段DEA模型方法,测算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规模效率来看,中规模的规模效率最高,散养的规模效率最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奶农养畜规模很小(2~10头),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奶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尤其是鼓励养畜能手放弃种粮食而专门养奶牛(羊),并给予适当的补助或政策优惠.
关键词:
奶牛养殖 规模 技术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本文首先分析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效率及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差异化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28个原奶主产省区面板数据,通过技术差距模型,实证检验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奶牛养殖业产业整合,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养殖效率产生负向冲击,加速其退出奶牛养殖业;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的养殖效率则产生程度不同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应科学审视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实行合理的乳制品贸易开放政策,推进建立多元化的适度规模养殖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养殖业总体效率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殖效率在省际间排名下降幅度最大;奶牛养殖环境效率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奶牛日单产水平和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养殖业产值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郜亮亮 李栋 刘玉满 刘宇
奶牛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奶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此有必要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7省50县615户奶农的监测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三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相比散养户来说,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因此,现阶段适度规模养殖是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一是运用SSBM模型对奶牛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下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效率小规模最高,其次为中规模与大规模;技术效率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规模、小规模与中规模。二是运用GML指数方法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规模、大规模与小规模养殖场;GML指数较GM指数(GM指数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降低的原因各异,小规模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变化导致,而中、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主要由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娟 李彤
本文采用变动成本法和敏感性分析,对2007~2012年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主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奶牛养殖成本、收益呈上升趋势,养殖规模与成本、收益正相关。但养殖规模越大,养殖效率不一定越高。分析后得出结论: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养殖成本的上涨;奶牛养殖收益风险逐步降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国昌 张立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的消费量势必不断增长,因此,研究奶牛饲养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因素,推进规模化养殖,对稳定牛奶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奶牛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降本增效和稳定奶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奶牛养殖 散户养殖 规模养殖 收益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旭光 赵元凤
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财政惠农举措,奶牛保险政策的目的在于利用保险手段建立疫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机制,稳定养殖户收入,调节并促进养殖户的奶牛养殖行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500户奶牛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应用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奶牛保险政策对养殖户奶牛养殖规模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养殖户参保行为的内生性后,奶牛保险政策的参与显著改变了养殖户的奶牛养殖决策行为,有助于提高养殖户从事奶牛养殖的积极性,激励养殖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奶牛保险 养殖户 养殖规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旭光 赵元凤
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财政惠农举措,奶牛保险政策的目的在于利用保险手段建立疫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机制,稳定养殖户收入,调节并促进养殖户的奶牛养殖行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500户奶牛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应用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奶牛保险政策对养殖户奶牛养殖规模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养殖户参保行为的内生性后,奶牛保险政策的参与显著改变了养殖户的奶牛养殖决策行为,有助于提高养殖户从事奶牛养殖的积极性,激励养殖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奶牛保险 养殖户 养殖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威 张培兰 马恒运
运用2004—2008年我国23个主要奶牛养殖省牛奶生产的新分类数据,使用随机距离函数计算了中国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牛奶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78.3%,年均增长速度5.5%,效率的进步特征明显;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卫生防疫、饲料投入结构、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养殖户收益等因素对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牛奶生产 技术效率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菲 卫龙宝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运用2004-2011年我国奶牛养殖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对比分析了奶牛养殖模式(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与原料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散养和小规模的TFP小于中规模和大规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饲养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从省份层面看,原料奶生产的TFP是否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或者缩小,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TFP随养殖规模扩大而增大,相反地,山东和河南散养模式的TFP相对更高;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的研究都显示,2004-2011年间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海龙 李秉龙
本文采用概率优势分析法,对我国奶牛养殖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奶牛养殖的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的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地,而黑龙江、辽宁、四川、云南和宁夏等地则不具备奶牛养殖的比较优势。提出继续推进奶牛养殖区域的优化整合,完善奶牛养殖的区域布局;扶持和促进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我国乳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奶牛养殖 区域优势 概率优势 优化整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韩啸 余洁 刘芳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青海等地奶农调研数据,从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层面出发,通过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奶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其生产和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内蒙古、青海等地效率损失值高达73%,如何提高技术效率水平是解决当地奶农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应通过饲料、饲养方式、牛奶价格等方面综合引导奶农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术坤 杨国蕾 刘长全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和DHI测定的宏观数据,首先使用随机前沿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我国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DHI测定和养殖规模对我国奶牛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奶牛养殖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74,并且在2008-2017年变化不明显;DHI测定可以显著增加奶牛养殖技术效率,降低技术效率的波动。相对于散养,大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更高,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波动没有影响。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对DHI政策的支持,并且适度的增加大规模奶牛养殖,提高我国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DHI测定 养殖规模 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