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0)
2023(11032)
2022(9090)
2021(8309)
2020(6652)
2019(15201)
2018(14413)
2017(27740)
2016(14395)
2015(16377)
2014(16145)
2013(16330)
2012(15708)
2011(14525)
2010(14890)
2009(14080)
2008(13062)
2007(11607)
2006(10653)
2005(10288)
作者
(41369)
(34286)
(34097)
(32393)
(21972)
(16431)
(15413)
(13430)
(13066)
(12244)
(11898)
(11531)
(11115)
(10954)
(10910)
(10831)
(9989)
(9954)
(9942)
(9254)
(8786)
(8255)
(8205)
(7871)
(7782)
(7732)
(7567)
(7327)
(7001)
(6811)
学科
(73123)
经济(73062)
(38960)
管理(36964)
中国(31324)
(29191)
企业(29191)
(28061)
金融(28061)
(25883)
银行(25875)
(25286)
方法(24274)
数学(21862)
数学方法(21780)
地方(21129)
(19658)
(16585)
(16428)
贸易(16406)
业经(16053)
(15970)
(15931)
农业(13334)
(12162)
中国金融(11531)
地方经济(10958)
环境(10779)
(10685)
(10395)
机构
学院(209867)
大学(209080)
(103748)
经济(101954)
研究(82466)
管理(75428)
中国(72647)
理学(62565)
理学院(61851)
管理学(61184)
管理学院(60788)
(47354)
(45997)
科学(43502)
(41446)
中心(38328)
研究所(37012)
财经(36915)
经济学(34582)
(33734)
(32258)
经济学院(31078)
(31056)
北京(30713)
(29110)
财经大学(27569)
(27160)
师范(26930)
(26042)
(25813)
基金
项目(128903)
科学(102733)
研究(98663)
基金(95099)
(81839)
国家(81162)
科学基金(69188)
社会(66312)
社会科(63246)
社会科学(63235)
基金项目(48511)
(47527)
教育(43440)
(40404)
自然(40217)
资助(39879)
自然科(39336)
自然科学(39327)
自然科学基金(38658)
编号(38344)
(34589)
成果(31921)
(29994)
重点(29478)
发展(29038)
国家社会(28866)
(28550)
课题(27638)
中国(27512)
(27338)
期刊
(120866)
经济(120866)
研究(75110)
中国(49416)
(41672)
金融(41672)
(34404)
(31502)
管理(30873)
科学(27899)
学报(27067)
大学(21720)
农业(21221)
经济研究(21083)
教育(21077)
学学(20370)
财经(19710)
业经(18529)
技术(17152)
(17136)
问题(15755)
(15435)
国际(15013)
世界(14206)
(11778)
技术经济(10807)
理论(10593)
经济问题(9936)
商业(9688)
现代(9582)
共检索到35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琳琳  
纵观当前新兴市场和全球其他大经济体的表现,中国引发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言论没有根据,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更是"危言耸听"。过去几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但这并非中国经济竞争力下降造成。人民币贬值不是为了刺激出口,而是市场化改革所致。汇率改革让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前景更加光明,也将让更多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加速人民币国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东荣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根本而言都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的产物 ,因而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但是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速度之快、冲击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以及所造成损失之巨大却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既类似又不同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特征是由其本身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不断加速实施金融自由化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的原因 ,由此解释了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特殊形成机理 ,对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傅铭深  米运生  
"二战"后,新兴市场经济(EMS)也存在广泛的金融抑制。抑制政策可能有短期增长效应;但本文理论模型显示,长期内,竞争机制会耗散金融租金,EMS实际增长率低于有保障和自然的增长率。70年代末期以来,EMS放松了金融规制。因价格调整快于数量调整、金融市场调整快于产品和劳动力市场,金融自由化产生负产出效应。负产出是基本的风险源。来自于金融、实际部门的任何冲击以及制度与政策失灵,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抑制程度越深,负产出效应越大,人均产出越低,自由化过程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越大。本文使用25个国家1980~2001年的数据,以二元选择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亚平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金融结构的优化与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的提高具有密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从金融结构的角度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所表现出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并联系我国实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李丹红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严重混乱,而且引发实体经济大面积衰退。这场危机突出暴露了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奉为楷模的美国经济模式、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并再度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变革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杨兆坤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而扩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和受波及的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和金融恐慌,而且还导致国际金融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涉及范围广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4万亿美元。而据日本瑞穗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第  
墨西哥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中央财金学院刘光第去年12月21日,墨西哥政府将其货币比索贬值40%,从而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这场危机是墨西哥政府为制止外汇大量外流突然宣布比索大幅度贬值引起的,深入分析,墨西哥金融危机是多种矛盾积累的结果。本文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可可  
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且金融危机与经常项目逆差相伴的现实状况,利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扩大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群体,研究不同类型国家经常项目逆差引发金融危机的路径差异,进而探讨治理经常项目逆差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明春  刘西红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此,本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决策有用观和金融创新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历史成本适用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缺乏相关性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一  
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是由复杂的机制所构成的。概括来看,其中的机制包括五个关键性环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自由与风险之间的矛盾和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分析与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引发机制,对于认识与理解此次金融危机,及时调整金融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逸娟  熊诗平  
结构失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而结构失衡是政策(制度)的产物,政策(制度)又是服务于战略的手段,于是追究到了东亚模式的功过。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随国内外条件的变化,东亚模式需要完善和发展。外向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要准确定位,确立结构调整、产业整合的重点和目标,把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和国内重点产业扶持结合起来;发展和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后发国家,政府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应削弱,但需改变方式,顺应市场,适应国际环境,提高功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仇华飞  
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方法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盛行与20世纪90年代初, 其核心内容就是促使第三世界国家走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此后“华盛顿共识”逐渐成为美国等国干预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引发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机原因的反思,论述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美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