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2)
- 2023(14131)
- 2022(12054)
- 2021(11373)
- 2020(9724)
- 2019(22393)
- 2018(22039)
- 2017(42841)
- 2016(23436)
- 2015(26795)
- 2014(26886)
- 2013(26682)
- 2012(25288)
- 2011(22703)
- 2010(23219)
- 2009(22301)
- 2008(22367)
- 2007(20219)
- 2006(17917)
- 2005(16754)
- 学科
- 济(94975)
- 经济(94851)
- 管理(71653)
- 业(67425)
- 企(55630)
- 企业(55630)
- 方法(42419)
- 数学(37309)
- 数学方法(36962)
- 财(31716)
- 制(29700)
- 中国(29236)
- 农(26684)
- 银(24881)
- 银行(24736)
- 行(23295)
- 贸(20583)
- 贸易(20565)
- 易(20119)
- 业经(19999)
- 务(19590)
- 财务(19544)
- 财务管理(19463)
- 融(19160)
- 金融(19156)
- 企业财务(18547)
- 学(17781)
- 农业(16954)
- 体(16934)
- 地方(16434)
- 机构
- 大学(337262)
- 学院(335184)
- 济(148091)
- 经济(145048)
- 管理(126719)
- 研究(118870)
- 理学(107175)
- 理学院(106007)
- 管理学(104486)
- 管理学院(103839)
- 中国(99567)
- 财(75089)
- 京(72623)
- 科学(67529)
- 所(61098)
- 财经(57758)
- 农(56121)
- 中心(55455)
- 研究所(54275)
- 江(52778)
- 经(52403)
- 经济学(46583)
- 北京(46375)
- 业大(45440)
- 农业(43999)
- 财经大学(42730)
- 院(42291)
- 经济学院(41949)
- 范(41484)
- 州(41248)
- 基金
- 项目(210360)
- 科学(165954)
- 研究(156225)
- 基金(154561)
- 家(133662)
- 国家(132562)
- 科学基金(112983)
- 社会(100636)
- 社会科(95542)
- 社会科学(95515)
- 基金项目(80231)
- 省(79411)
- 教育(71956)
- 自然(71003)
- 自然科(69283)
- 自然科学(69263)
- 自然科学基金(68097)
- 划(67604)
- 资助(64945)
- 编号(63003)
- 成果(53925)
- 部(49260)
- 重点(47771)
- 发(45024)
- 课题(44123)
- 创(43248)
- 制(42796)
- 教育部(42562)
- 国家社会(42124)
- 性(41835)
- 期刊
- 济(165763)
- 经济(165763)
- 研究(109508)
- 中国(74374)
- 财(61982)
- 农(51205)
- 学报(48740)
- 融(47368)
- 金融(47368)
- 管理(46880)
- 科学(45598)
- 大学(37337)
- 学学(35101)
- 农业(33076)
- 教育(32802)
- 财经(29783)
- 经济研究(27622)
- 技术(26957)
- 经(25443)
- 业经(24285)
- 问题(21812)
- 贸(20358)
- 国际(18594)
- 业(18191)
- 世界(17135)
- 理论(16857)
- 技术经济(16464)
- 财会(15940)
- 会计(15675)
- 版(15221)
共检索到532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白涛 何小杨
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再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审计对于银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出台,中国各上市银行加快了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的步伐,但在内部控制审计的地位、独立性和权威性、方法论、信息化、行业标准化和团队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关的完善建议包括:从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上确保内部审计的地位;更加充分重视风险文化的建立;更加注重对审计方法论、技术和内容等的精细化研究;培养专家型和研究型的审计人员;开发更多的计算机审计技术;监管部门应加快出台银行业内部控制审计操作指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常国华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金融大案、要案的频频发生仍暴露出银行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漏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为《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发布,无疑为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指引,上市商业银行应适时利用这一契机,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敏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再次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性。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是风险防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银行部门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服务于全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中美贸易谈判、"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情况等国际政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戴新华 张强
我国多家银行已经上市或者正在酝酿上市,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与世界先进的商业银行竞争,迫切需要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统一要求,存在着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分三阶段逐步改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要解决当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散乱不系统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与国际监管要求的披露规范。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行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中华
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特点,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完善而健全的内部控制与之相对应。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商业银行加强银行体系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内部审计程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考虑到银行业的监管特殊性和信息披露可获得性,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9—2011年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内部控制评价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信息披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萍
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让商业银行能够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飞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内部人”案件频发,充分暴露了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相当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形式,如组织结构设置、监督约束机制、业务流程安排、风险管理评估、内部审计作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来具体分析其中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玉梅 田雪丰 吕晓明
随着我国内控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然而面对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人们不得不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提出质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现状,为及早识别和治理内部控制的失效,提出优化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和职权设置、优化股权结构、内部控制战略化、规范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制度、营造公司治理文化、完善相关外部法规和监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失效 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瞿旭 李明 杨丹 叶建明
由于现有政策指引和理论研究中"实质性漏洞"概念的缺失,使得我国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极其匮乏。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现状,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并且存在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倾向于同职责划分的缺失和不恰当的授权、培训的缺乏、不适当的对账有关,最常见的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主要与风险资产的管理不当有关。本文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明确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相关主体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实质性漏洞 信息披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瞿旭 杨丹 应旭婧
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的"免疫系统",如果银行内控体系存在"实质性漏洞"(material weakness),则其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进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阐述了上市银行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从内部控制要素"控制活动"的角度,对上市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实质性漏洞的项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利于上市银行加强风险控制管理。
关键词:
上市银行内部控制 实质性漏洞 控制活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芹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已从自愿性行为转变为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审计师是否为此做好准备了呢?银行作为具有特殊监管要求的行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本文以上市银行为例,运用2006年至201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上市银行越来越多,报告的内容也越来越规范,但是,报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具体包括:细化内部控制的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稳 王旭阳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竞争力等方面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是银行业内部屡屡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银行内部管理和促进银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现状和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秋敏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质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瞿旭 瞿彦卿 杨丹
实质性漏洞是内部控制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应对实质性漏洞有利于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和提高监管效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本文设计了由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职责分工、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与纠正5个主层次以及22个次级层构成的评价体系,对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s)分析。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上市银行中控制活动与职责划分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组成部分,是实质性漏洞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其次是风险评估、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与监督评审与纠正措施;信息与交流沟通实质性漏洞影响较轻。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实质性漏洞 问卷调查 上市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