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6)
2023(16702)
2022(13951)
2021(13234)
2020(11246)
2019(26033)
2018(25262)
2017(48083)
2016(25587)
2015(29296)
2014(28942)
2013(28727)
2012(26633)
2011(23952)
2010(23829)
2009(22647)
2008(21897)
2007(18886)
2006(15987)
2005(14637)
作者
(71638)
(60022)
(59491)
(57205)
(38237)
(29094)
(27579)
(23246)
(22892)
(21301)
(20367)
(20344)
(19080)
(18865)
(18813)
(18811)
(17844)
(17661)
(17425)
(17196)
(14748)
(14569)
(14440)
(13755)
(13551)
(13544)
(13396)
(12950)
(12116)
(11906)
学科
(108268)
经济(108164)
管理(75463)
(75459)
(63094)
企业(63094)
方法(54229)
数学(48814)
数学方法(48307)
中国(34582)
(33184)
(29728)
金融(29725)
(27817)
银行(27790)
(27615)
(26713)
(24038)
(22932)
财务(22880)
财务管理(22831)
业经(22336)
(22241)
贸易(22226)
企业财务(21898)
(21717)
(20044)
地方(19637)
农业(18344)
(16112)
机构
大学(364725)
学院(361930)
(158611)
经济(155682)
管理(141954)
理学(122913)
研究(122260)
理学院(121638)
管理学(119730)
管理学院(119056)
中国(101204)
(75735)
(74283)
科学(70679)
(60252)
财经(59856)
中心(59159)
(57493)
研究所(54713)
(54709)
(50960)
业大(50826)
经济学(50613)
北京(47720)
经济学院(45818)
农业(45185)
财经大学(45052)
(44265)
(43833)
师范(43816)
基金
项目(243155)
科学(193371)
基金(181430)
研究(175886)
(157818)
国家(156571)
科学基金(135377)
社会(115020)
社会科(109368)
社会科学(109340)
基金项目(95081)
(91606)
自然(87286)
自然科(85336)
自然科学(85312)
自然科学基金(83878)
教育(81363)
(78199)
资助(75380)
编号(69131)
成果(56031)
(55911)
重点(55041)
(51276)
(50876)
国家社会(49049)
教育部(48622)
创新(47718)
科研(47508)
课题(47152)
期刊
(161740)
经济(161740)
研究(105806)
中国(68183)
(59933)
学报(55133)
科学(51596)
(50755)
管理(50646)
(47457)
金融(47457)
大学(42638)
学学(40321)
农业(33962)
教育(32073)
技术(30426)
财经(30212)
经济研究(27776)
(25939)
业经(23998)
问题(21390)
(20454)
(19195)
统计(18810)
国际(18453)
技术经济(17683)
世界(17593)
理论(17529)
(17043)
(16839)
共检索到53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郝臣  崔光耀  李浩波  王励翔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对2008~2015年中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并实证检验上市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上市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质量稳步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其对财务绩效的提升和风险承担的控制具有显著作用。但只有董事会治理维度指数显著地发挥作用,其余治理分指数没有对财务绩效的提升和风险承担的控制发挥显著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李滨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市值比例越来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计量方法研究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专业、信息和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基于CCGINK 2004-2006沪深两市3470家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高明华  陈焱晗  
通过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序贯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通过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的博弈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机构投资者持股确实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双  曾令华  王庆国  
基于金融机构经营需要消耗一定成本,修正金融内生增长模型,运用该模型推导出市场内生决定的金融机构数量,然后通过对金融部门经营成本的比较动态分析,从整个社会层面考察由市场内生决定的金融机构数量是否是有效的。结果表明:市场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一般是无效的,社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数量的调整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克勤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淑萍  耿静  韩雨珊  
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融资政策约束,利用二分法提出以是否实施股权融资为分析起点的融资约束判别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状态进行判别;并选取每股股利变化、公司规模、财务松弛、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和营业收入增长率5个识别融资约束状态的财务指标,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以该指数作为融资约束高低的判别标准,检验不同约束组别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将该指数作为实际投资水平的约束条件建立随机前沿方程,以检验融资约束指数对融资约束程度度量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高低融资约束组别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具有显著差异,且融资约束指数与公司投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蔺元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动因、参股金融机构前后业绩变化以及参股金融机构类型、比例对产融结合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产融结合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长能力;产融结合后,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恶化;参股券商或提高参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有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育红  
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发现,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薄澜  姚海鑫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沪市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及相关信息,从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集中度、董事及监事持股、是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及资产规模等因素显著正相关;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荣  刘星  刘斌  
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治理效应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文章运用Logist回归方法,以1999~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为视角,通过研究CEO变更与"非标"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CEO变更与"非标"意见显著正相关;"非标"意见下,CEO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强于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不过,"非标"意见并没有增强CEO变更对两职分离与股权制衡的敏感性。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有赖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亮  朱慧敏  
本文选取200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公告进入金融业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和事件研究法,分别考察上市公司进行产融结合的财务效应和股票市场反应。实证研究发现,参股金融业后上市公司取得正的财务效应,表现为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明显增长。同时参股金融业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公司市值得到提升。但上市公司介入不同类别的金融牌照产生不同的市场反应。涉及主要金融牌照的产融结合比涉及类金融牌照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而不同金融牌照的切入在短期和长期的市场反应具有差异。本文的研究证实了产融结合在提升公司效应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颖琦  俞俊利  
基于中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早前研究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概念框架、影响因素辨析以及公司治理失效案例的研究,然这些研究鲜有将股权制衡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加以考虑。本文通过对三家酿酒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从控股(制衡)股东性质、股权制衡效果等角度剖析了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而引入国有制衡股东仅微弱地优于无制衡股东的高度集中的内部控制状态,且两者并不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臣  李维安  王旭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