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9)
2023(8689)
2022(7533)
2021(7156)
2020(6198)
2019(14958)
2018(14508)
2017(28510)
2016(15410)
2015(18598)
2014(18564)
2013(18813)
2012(17068)
2011(15349)
2010(15200)
2009(14503)
2008(14817)
2007(13279)
2006(11380)
2005(10345)
作者
(44458)
(37423)
(37246)
(35787)
(23734)
(18005)
(17246)
(14459)
(13902)
(13078)
(12702)
(12389)
(11930)
(11776)
(11601)
(11596)
(11423)
(11083)
(10835)
(10714)
(9200)
(9170)
(9091)
(8433)
(8398)
(8332)
(8240)
(8092)
(7508)
(7447)
学科
(72463)
经济(72392)
管理(48640)
(48139)
(40387)
企业(40387)
方法(36969)
数学(33712)
数学方法(33511)
(23027)
中国(21543)
(17835)
(16420)
财务(16379)
财务管理(16345)
(15868)
贸易(15862)
(15518)
企业财务(15278)
(13916)
业经(13671)
(12124)
地方(11382)
农业(11176)
(10732)
银行(10710)
(10132)
(10086)
金融(10084)
(10044)
机构
大学(231770)
学院(230297)
(106470)
经济(104730)
管理(89577)
研究(78732)
理学(77332)
理学院(76544)
管理学(75579)
管理学院(75157)
中国(62245)
(48837)
(48343)
科学(44923)
(39902)
财经(39123)
(36525)
研究所(36242)
(35741)
中心(35639)
经济学(34328)
(31928)
业大(31663)
北京(31560)
经济学院(31167)
财经大学(29238)
农业(28976)
(27464)
(27273)
师范(27036)
基金
项目(147769)
科学(116683)
基金(110127)
研究(107310)
(95183)
国家(94487)
科学基金(80933)
社会(70588)
社会科(67186)
社会科学(67165)
基金项目(58065)
(54715)
自然(51262)
自然科(50065)
自然科学(50048)
自然科学基金(49211)
教育(49098)
(46889)
资助(46527)
编号(41492)
(35115)
成果(33887)
重点(33409)
(31649)
教育部(30422)
(30302)
国家社会(29971)
中国(29353)
人文(29082)
科研(28983)
期刊
(110776)
经济(110776)
研究(67997)
中国(40423)
(40375)
学报(33719)
(31870)
科学(31538)
管理(30598)
大学(25505)
学学(24107)
农业(21714)
技术(21441)
(21024)
金融(21024)
财经(20176)
经济研究(19767)
(17346)
教育(16694)
业经(16218)
问题(15176)
(14935)
(13326)
国际(12918)
世界(12834)
技术经济(12413)
统计(11454)
财会(11282)
商业(10676)
会计(10556)
共检索到33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毅  牛冲槐  
本文旨在关注近几年上市物流公司成本效率的变化趋势和入世对物流业成本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首先应用NEW-COST-DEA模型对20家上市物流公司2000-2009年间的成本效率做了测算,结果显示20家上市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普遍较低。10年均值只有54.25%,还有46%的提升空间。接着应用面板β,σ收敛和PAM模型考察了物流上市公司成本效率的收敛趋势和收敛方向。结果显示20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在10年中存在收敛趋势,但收敛趋势反映的不是成本效率水平的普遍提高,却是效率水平的退化。但发现2005年12月物流市场开放促进了成本效率水平向效率前沿的收敛,且向前沿的收敛速度也得到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毅  刘维奇  李景峰  
文章采用共同前沿方法对32家上市物流公司2000-2009年的成本效率做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β收敛、σ收敛和PAM模型考察了物流上市公司成本效率的收敛趋势和收敛方向。结果显示,32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在10年中存在收敛趋势,但反映的是效率水平的退化。国内物流市场开放促进了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水平向效率前沿的收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璐  王爱虎  
通过对2006~2013年48家上市物流企业投入要素价格变化的量化处理,建立上市物流企业Cost MalMquist(CM)指数,扩展基于成本函数的MalMquist指数,将其变动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变动、配置效率变动以及价格因素变动4个部分,并与传统的投入MalMquist(iM)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48家上市物流企业的CM指数表现了比iM指数更为明显的生产率退步,其中引起CM指数退步的因素中价格波动要大于配置效率变动,这是iM指数无法测度出来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瑶  金中坤  
运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家运输物流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经营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运输物流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不佳,2010-2014年间只有3家公司在5年都达到了DEA有效;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看,我国运输物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1%,技术退步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毅  陈圻  
文章应用NEW-COST-DEA模型对17家上市物流公司2007—2009年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17家上市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普遍较低,成本效率均值只有39.9%,尚有60.1%的提升空间。中西部、环渤海地区物流公司的成本效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公司。根据成本效率与净利润聚类,17家公司分为四种模式:高效率—高利润、高效率—低利润、低效率—高利润、低效率—低利润。仅有3家公司在少数时段处于高效率—高利润模式;多数公司处于低效率—低利润的模式,其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路径改善成本效率和净利润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毅  陈圻  
本文在分析中国物流上市企业成本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探索物流企业应对挑战的发展模式。应用NEW-COST-DEA和SUPER-BCC模型对17家上市物流公司2006-2008年间的成本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测评。根据成本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聚类,将17家公司分为三种模式:高成本效率-高纯技术效率、低成本效率-高纯技术效率、低成本效率-低纯技术效率。有3家公司一直处于双高模式;2家公司处于低成本效率-高纯技术效率的模式,4家公司一直处于低成本效率-低纯技术效率的模式,8家公司的模式产生变化。各类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路径改善成本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相关部门应出台更为细化的政策提高物流行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世君  韩阅川  
在美国,一个公司所留存的货币资金如果占到其营业收入的2.5%以上,这些现金资金就被认为是"过剩"的。因此,为了让现金资金能产生最大的效率,一般美国公司都将其货币资金比率维持在2.5%这一水平。中国上市公司现金使用效率却低得多。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留存水平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上市公司提高现金使用效率的操作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晓文  慕一君  
文章运用非参数DEA模型,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1991—2015年我国30个省份在多种工业污染物下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对各地区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差异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环境技术效率东部最高,且与中西部差距较大;东部的环境技术效率呈平缓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均呈现出U型增长趋势。全国总体、东、中、西部均存在条件收敛,但由于各区域的经济条件与特征不同,收敛速度存在差异,且仅中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是衡量工业低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其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采用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进行收敛检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景保峰  周霞  胡爱媛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站在整个物流行业的角度,对中国沪深两市18家上市物流公司2003~2009年间的技术效率进行动态测度。结果表明: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显著,具有规模经济性,尤其是资本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的影响相当弱,且在统计上不显著;18家物流公司的总体技术效率较低,且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但下降幅度相当小;运输类公司的效率显然大于港口类;物流公司的技术效率不仅受区域经济因素影响,而且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晗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37家物流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企业的综合效率整体较高;国民经济、企业规模、内部激励及所有权属性是对物流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管理者应据其调整人力资本、固定资本、运营成本以及管理费用的要素投入,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斌  曲慧敏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我国物流上市企业整体效率不高,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发现企业的发展和营运能力对经营效率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明秀  封美霞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是公司的两种融资手段,相应地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构成公司治理的两种重要形式。向企业投入股权资本的股东与向企业投入债务资本的债权人同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他们都需要对经营者实施必要的约束和监督。虽然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的侧重点有别,但两者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相辅相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加强  
当前,企业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物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用工效率低下的双重压力。不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有利于倒逼企业创新和改进物流效率,进而通过提高用工效率来转移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困境。因此,物流企业一定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如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制度,鼓励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物流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积极因素,加快信息化提升步伐,一方面通过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高效物流,推动企业从传统物流业经营模式向智能物流转型;一方面通过培养物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以新的思维经营物流,发展物流,促进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