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5)
2023(12866)
2022(11222)
2021(10683)
2020(9008)
2019(21180)
2018(20672)
2017(40241)
2016(21597)
2015(24511)
2014(24052)
2013(24200)
2012(22089)
2011(19932)
2010(19568)
2009(18067)
2008(17640)
2007(15036)
2006(13022)
2005(11508)
作者
(60345)
(50037)
(49663)
(47237)
(32079)
(23842)
(22620)
(19698)
(18977)
(17652)
(17082)
(16902)
(15840)
(15570)
(15399)
(15252)
(14915)
(14648)
(14339)
(14212)
(12215)
(12170)
(11963)
(11227)
(11065)
(11031)
(10947)
(10777)
(9872)
(9779)
学科
(91521)
经济(91420)
管理(66108)
(63870)
(54208)
企业(54208)
方法(46421)
数学(41229)
数学方法(40914)
(25481)
中国(24530)
(22065)
业经(18907)
(18330)
贸易(18321)
(17848)
(17314)
财务(17253)
财务管理(17224)
(16900)
企业财务(16472)
(16274)
地方(15646)
农业(14778)
技术(13976)
(13959)
环境(13613)
(12937)
理论(12908)
银行(12904)
机构
大学(310585)
学院(305555)
(131218)
经济(128829)
管理(126949)
理学(111264)
理学院(110141)
管理学(108646)
管理学院(108099)
研究(101395)
中国(77338)
(65838)
科学(59752)
(59014)
(49421)
财经(48513)
研究所(45159)
中心(45029)
(44531)
(43480)
业大(42944)
北京(41995)
经济学(40395)
(40385)
(38097)
师范(37805)
(36751)
经济学院(36669)
财经大学(36587)
商学(34417)
基金
项目(212185)
科学(168597)
基金(158026)
研究(156041)
(136775)
国家(135719)
科学基金(117802)
社会(101046)
社会科(95981)
社会科学(95960)
基金项目(83948)
(78635)
自然(76087)
自然科(74353)
自然科学(74336)
自然科学基金(73060)
教育(70972)
(67080)
资助(65889)
编号(62044)
成果(49960)
(48839)
重点(46665)
(44073)
(43975)
教育部(42658)
国家社会(42332)
课题(41595)
人文(41399)
创新(41074)
期刊
(133734)
经济(133734)
研究(91202)
中国(52096)
管理(45596)
学报(44894)
(44729)
科学(42830)
(38178)
大学(34599)
学学(32519)
教育(28887)
农业(27204)
(25606)
金融(25606)
技术(24407)
财经(23701)
经济研究(22826)
(20115)
业经(19954)
问题(17514)
(15543)
(15115)
理论(15115)
技术经济(15098)
图书(15024)
世界(14123)
科技(14006)
实践(13532)
(13532)
共检索到434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元  胡君霞  
国外学者通过对管理层收购(MBO)的研究表明,MBO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改善组织绩效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模型,抽取13家国内上市公司,对他们最近六年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了MBO的样本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在最近三年内绩效有提升表现,且总体绩效水平在最近三年显著提升。因此我们认为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有积极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益智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从方式、定价、资金来源、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绩效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样本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理论实践作了对比评论。通过对累计异常收益CAR、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计量,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MBO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也不显著,且存在违反"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行为,同时指出目前有关配套措施亦不完善,从而得出慎行上市公司MBO的结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大伟  蔡锐  徐鸣雷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7.50%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7.50%~33.35%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33.35%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军波  吴应宇  余敏  
文章选取国内2002年进行MBO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并对于样本公司实施MBO的四年内的绩效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分析结果并未证实理论假设,上市公司实行MBO后绩效并未实现明显改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庆美  赵黎明  李鑫  
以1997-2004年间16家MB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16个综合反映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利用各公司在MBO前3年至后3年(t-3年至t+3年)共计7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MBO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实证基础。实证结果表明:虽然MBO曾在短期内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MBO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由此可见,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能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曜  梁健斌  
本文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四个效应假设:(1)金字塔型股权结构下管理层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效应;(2)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3)管理层的挖壕自守效应;(4)管理层的掘隧输送利益效应。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本文肯定了两权分离效应、挖壕自守效应、掘隧输送利益效应的存在,否定了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的存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震  刘翊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重组的长期(3年)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样本包括重组公司和控制样本,研究方法为以现金流为主的经营绩效分析。研究结论发现,从长期经营绩效来看,重组公司没有明显的业绩改善。这一结论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重组并没有给股东创造真正的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问陶  倪全宏  
2004中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MBO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出现了较大的争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公司管理层在MBO前通过会计处理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以利于其随后MBO的实施。本文选取截至2002年底公认实行了MBO而又可获取资料的15家上市公司,研究其在MBO前一年是否存在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处理。通过扩展的JONESMODEL进行实证分析,未能发现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统计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玲  姜一川  
本文采用Richardson预期投资模型计算公司的投资效率,检验了投资不足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BO后公司业绩确实存在着下滑,并且公司的股利分派率显著提高,投资不足的公司数目显著上升,MBO前投资过度影响公司效率,但在MBO后转变为投资不足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证明个人融资进行MBO,使得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现金分红冲动,其超额分派股利的动机导致了公司投资不足,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卫国  纪杰  葛春辉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997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收购当年经营绩效提高不太明显;而收购后一年增幅则高达7 3509%,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息  汤志强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持股、监事会持股、经理层持股、高层管理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二次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飞  陈纪南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璋礼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水彬  陈纪南  
MBO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反叛,又是一种创新。它是现代中国经济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文章由中外MBO的产生渊源引出,通过粤美、胜利、宇通三家上市公司实施MBO过程研究,并对比西方MBO的操作方式差异,将中国版MBO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逐一突现。最后展望随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成熟,中国的MBO将会是"典型"的MB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