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772)
- 2022(10282)
- 2021(9949)
- 2020(8352)
- 2019(19763)
- 2018(19482)
- 2017(37838)
- 2016(20387)
- 2015(23186)
- 2014(22876)
- 2013(22826)
- 2012(20905)
- 2011(18876)
- 2010(18481)
- 2009(17044)
- 2008(16756)
- 2007(14286)
- 2006(12469)
- 2005(11167)
- 学科
- 济(84803)
- 经济(84710)
- 管理(61712)
- 业(59889)
- 企(53275)
- 企业(53275)
- 方法(40748)
- 数学(35782)
- 数学方法(35472)
- 财(23973)
- 中国(22971)
- 农(19930)
- 业经(19604)
- 务(17054)
- 财务(16994)
- 财务管理(16969)
- 贸(16497)
- 学(16494)
- 贸易(16487)
- 制(16266)
- 企业财务(16256)
- 易(16112)
- 地方(13880)
- 和(13442)
- 农业(13209)
- 银(12871)
- 银行(12837)
- 环境(12657)
- 理论(12423)
- 技术(12329)
- 机构
- 大学(292403)
- 学院(287689)
- 济(121502)
- 经济(119221)
- 管理(118439)
- 理学(102892)
- 理学院(101813)
- 管理学(100354)
- 管理学院(99846)
- 研究(97699)
- 中国(75461)
- 京(63058)
- 科学(58536)
- 财(55008)
- 所(48390)
- 财经(44798)
- 研究所(44216)
- 中心(42976)
- 农(41553)
- 经(41039)
- 北京(40718)
- 业大(40647)
- 江(38314)
- 经济学(36913)
- 范(36256)
- 师范(35962)
- 院(35347)
- 财经大学(33748)
- 经济学院(33342)
- 农业(32569)
- 基金
- 项目(197791)
- 科学(156379)
- 基金(146483)
- 研究(145244)
- 家(127341)
- 国家(126331)
- 科学基金(108955)
- 社会(92458)
- 社会科(87745)
- 社会科学(87722)
- 基金项目(78021)
- 省(72974)
- 自然(70999)
- 自然科(69337)
- 自然科学(69320)
- 自然科学基金(68105)
- 教育(65721)
- 划(62689)
- 资助(60997)
- 编号(58099)
- 成果(47296)
- 部(45195)
- 重点(43725)
- 发(41003)
- 创(40819)
- 教育部(39192)
- 课题(39038)
- 国家社会(38448)
- 创新(38089)
- 科研(37881)
- 期刊
- 济(127504)
- 经济(127504)
- 研究(87118)
- 中国(50352)
- 管理(43693)
- 学报(43520)
- 财(42663)
- 科学(41733)
- 农(36824)
- 大学(33215)
- 学学(31190)
- 教育(28051)
- 农业(26284)
- 融(24926)
- 金融(24926)
- 技术(23111)
- 财经(22206)
- 经济研究(21147)
- 业经(18904)
- 经(18873)
- 问题(16702)
- 图书(14682)
- 理论(14577)
- 业(14455)
- 贸(14247)
- 技术经济(14089)
- 世界(13582)
- 科技(13245)
- 实践(13044)
- 践(13044)
共检索到415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琼军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简称即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从而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达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有序展开。但是,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有可能通过虚假评估、串通合谋等方式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及其所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等是在改革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机制,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监督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国有资产流失消弭于未发之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产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宫龙云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加大企业资产重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本使用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人们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担心资产重组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想此问题作些分析。 一、企业资产重组势在必行 长期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导致企业规模小、摊子多,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动力不足,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正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优势集中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都是当务之急。从世界范围看,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亚军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十年来的迅猛发展 ,理论界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然而却忽略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这一重要问题。对此 ,本文在界定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概念的基础上 ,总结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的十大主渠道 ,概括了流失的主要特征 ,最后对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国有资产流失 渠道 特点 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杨吉林 于保和 任海松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比重较大 ,同时也亏损严重 ,企业的负债居高不下 ,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各大国有企业也初见成效 ,但是国有企业破产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破产 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等原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和数量激增,其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成为海外并购的主体。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面对国外法律体系、国外工会、文化差异、跨国财务管理、海外并购后整合等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期损失巨大,未来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国有资产流失。因此,中国应全面协调海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区分战略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加强海外并购项目的人员派出管理,建立科学的海外并购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国有资产 资产流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皓 任文烨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不断开放,跨国并购实践在中国愈演愈烈。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也利用这一契机,运用"与跨国并购相结合的曲线型管理层收购(简称曲线型MBO)的形式侵吞国家资产。这一新兴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十分具有隐蔽性。从国有资产流失的程度和后果来看,由于涉及多个交易方和多次交易安排,"曲线型MBO"相比单纯的国有企业MBO,有过之而无不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亚军 韩文明
本文通过对资产概念的广义理解 ,界定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总价值及流失体系 ,然后从市场价值、安全价值、权力价值和无形价值等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价值流失问题。本文认为 ,造假、圈钱、内部人控制是当前严重的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价值流失问题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控制权、监督权、剩余索取权等权力的丧失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风险的增加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机会的丧失以及无形资产价值的流失都是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价值流失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国有资产价值流失 形式 机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孟繁颖
国有资产的全方位多渠道流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及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及不完备等。相应地治理措施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严格政企分离,消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琏条的“非经济性失效”;对所有权职能进行必要的分解,明晰并稳定产权关系;调整重组国有企业出资人所有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建立科学、规范、法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军 秦瑞齐
一、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等形式导致的流失。本文主要从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两个阶段来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亚军 韩文明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十年来的迅猛发展 ,理论界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然而却忽略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这一重要问题。对此 ,本文尝试从资产的广义理解出发 ,推导和构建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总价值模型 ,并对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价值流失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吸收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体制效应。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多元投资主体形成,改变着市场结构,推动资源配置方式变迁,而且成为渐进式改革中重要的拉动力量,可以说,没有外商投资,中国的改革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但是,在外商投资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背后存在深刻的体制根源。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根除外商投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关键词:
外商投资 国有资产流失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煊 汪洋 王分棉
解决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应该从调整现行监管模式入手。本文认为,在法律监管层面,应该提升现有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级别,更新过于陈旧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细节指导,并建立境外资产信息披露制度;在行政监管层面,应该设立国有控股公司中间架构,成立境外资产监管部以协调现有各部门监管职能;在企业监管层面,应该提高国有企业境内母公司治理水平,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整合多元化监督系统,推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