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2)
- 2023(9375)
- 2022(7915)
- 2021(7537)
- 2020(6513)
- 2019(15486)
- 2018(14983)
- 2017(29107)
- 2016(15768)
- 2015(18314)
- 2014(18145)
- 2013(18387)
- 2012(17213)
- 2011(15718)
- 2010(15571)
- 2009(14658)
- 2008(14868)
- 2007(13332)
- 2006(11415)
- 2005(10448)
- 学科
- 济(73267)
- 经济(73195)
- 业(47094)
- 管理(46642)
- 企(38469)
- 企业(38469)
- 方法(37083)
- 数学(33702)
- 数学方法(33509)
- 财(22521)
- 中国(20869)
- 农(18231)
- 贸(16223)
- 贸易(16215)
- 易(15868)
- 务(15100)
- 财务(15085)
- 财务管理(15049)
- 制(14402)
- 企业财务(14397)
- 业经(13402)
- 学(12873)
- 农业(11966)
- 银(11304)
- 银行(11280)
- 地方(11248)
- 融(10792)
- 金融(10790)
- 行(10723)
- 和(10168)
- 机构
- 大学(237732)
- 学院(233371)
- 济(108864)
- 经济(107099)
- 管理(89771)
- 研究(82529)
- 理学(77729)
- 理学院(76886)
- 管理学(75844)
- 管理学院(75398)
- 中国(65029)
- 京(50090)
- 财(49763)
- 科学(47503)
- 所(41907)
- 财经(40216)
- 农(38196)
- 研究所(38103)
- 中心(37321)
- 经(36879)
- 经济学(35771)
- 业大(32659)
- 经济学院(32591)
- 江(32579)
- 北京(32171)
- 农业(30229)
- 财经大学(30186)
- 院(29008)
- 范(28393)
- 师范(28135)
- 基金
- 项目(152610)
- 科学(120968)
- 基金(114891)
- 研究(110025)
- 家(100377)
- 国家(99635)
- 科学基金(85002)
- 社会(72975)
- 社会科(69446)
- 社会科学(69427)
- 基金项目(60456)
- 省(55266)
- 自然(53911)
- 自然科(52708)
- 自然科学(52689)
- 自然科学基金(51842)
- 教育(50226)
- 资助(48072)
- 划(48041)
- 编号(42390)
- 部(36534)
- 成果(34829)
- 重点(34540)
- 发(32409)
- 国家社会(31694)
- 教育部(31668)
- 创(31371)
- 中国(30488)
- 人文(29979)
- 科研(29912)
- 期刊
- 济(112507)
- 经济(112507)
- 研究(70540)
- 中国(42362)
- 财(40494)
- 学报(36269)
- 农(33672)
- 科学(33497)
- 管理(31468)
- 大学(27504)
- 学学(25921)
- 农业(22779)
- 融(22411)
- 金融(22411)
- 财经(20883)
- 经济研究(20059)
- 教育(18215)
- 技术(18081)
- 经(17994)
- 业经(15994)
- 贸(15743)
- 问题(15739)
- 业(13903)
- 国际(13750)
- 世界(13307)
- 技术经济(12484)
- 统计(11720)
- 理论(10855)
- 版(10612)
- 财会(10201)
共检索到34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本文对深沪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4项指标在IPO前2年、当年和IPO后3年共6年间变化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IPO负面效应。为此,本文分析了造成上市公司IPO负面效应的原因,提出了抑制IPO负面效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IPO 融资 负面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浩
外资并购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带来垄断、国有资产流失等负面效应。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资 并购 负面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亮
一种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建立并运作的“估损中心”已强行介入保险车辆定损工作 ,它的产生既不符合法律、法规 ,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此举既损害了保险双方的利益 ,也极大地干扰了保险中介市场的规范运行 ,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效应 ,必须予以纠正。应该按照我国法规 ,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 ,建立保险人公估制度 ,使保险车辆的定损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传明 王成
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优势和分散经营风险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体来说,多元化经营具有范围经济效应、内部优势效应、分散风险效应以及税收和财务效应等方面的正面效应。这些正面效应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业务的过度扩张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
企业 多元化经营 动机 负面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岳正华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深入分析了农地征用补偿的制度缺陷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认为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难以有效保护农地资源和农民切身利益,应当尽快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地 征用补偿 制度缺陷 负面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涛 宋春玲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广告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广告主题、文案、画面等设计不当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着手, 通过对负面效应表现形式的分析, 指出只有组合得当、设计合理的广告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反之, 则事与愿违, 得不偿失
关键词:
广告设计 媒体选择 组合策略 负面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蕾 章新蓉 陈煦江
按照上市公司在负面社会责任事件期内做出回应的先后顺序,将社会责任应对策略划分为快速回应型、中速回应型、慢速回应型及不回应型四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结合山东疫苗事件对涉事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采取不同社会责任应对策略上市公司的消极反应的强弱程度不同。据此,以48家疫苗生产批发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一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策略类型及回应态度与事件窗口内超额累计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件期间内,资本市场对涉事公司以及整个疫苗生产批发行业都产生了显著的消极效应,但及时、积极、诚恳的回应策略能够减轻其负面影响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蕾 章新蓉 陈煦江
按照上市公司在负面社会责任事件期内做出回应的先后顺序,将社会责任应对策略划分为快速回应型、中速回应型、慢速回应型及不回应型四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结合山东疫苗事件对涉事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采取不同社会责任应对策略上市公司的消极反应的强弱程度不同。据此,以48家疫苗生产批发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一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策略类型及回应态度与事件窗口内超额累计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件期间内,资本市场对涉事公司以及整个疫苗生产批发行业都产生了显著的消极效应,但及时、积极、诚恳的回应策略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红英
当前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特许经营的热潮 ,特许经营以其独特的“双赢”模式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特许人和受许人双方的利益 ,赢得了众多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的青睐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特许经营在中国市场的“红火”热潮中存在着种种不规范的经营行为 ,其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以防范经营风险 ,推动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特许经营 优势 误区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继伦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主要分析占有绝对比重而又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有效企业治理结构难以确立;股票市场功能难以深化,而且从制度根源上内生了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并提出相应的根本举措和必然选择———优化股权结构,推动国有股流通。
关键词:
国有股权,流通,股票,股票市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钟海燕 郑长德
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市公司之间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会大大加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事件发生前后20天内具有比较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按行业细分后,电子信息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大于家电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并且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并购支付方式对跨国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有影响,收购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并购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富获得越多,以现金作为对外并购支付方式时,财富获得也越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颖
高管薪酬的同群效应逐渐开始成为理解高管薪酬增加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采用1999—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式识别同群企业,并在考虑企业空间和行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管薪酬是否存在同群效应,以及这种同群效应与企业发展是掠夺式还是共享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高管存在较为显著的同群效应,其中外聘CEO的同群效应最显著,经济层面和所有制层面因素对结论的影响较小;纳入行业和区域异质性后,发现同一区域内,同行业和其他行业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显著高于不同区域内同一行业的影响;高管薪酬的同群效应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盈利方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中国A股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财务效应、法治效应和市场效应三个角度对强制现金分红可能引致的种种情形进行了分析,认为证券监管部门运用行政机制直接介入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既不利于维护股东权益,也不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运作秩序,因此,应从落实《公司法》有关条款出发,将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权交给股东大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现金分红 效应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文飞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市场分割带来的空间结构问题需要重视。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5年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效率呈"倒U型"的增长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总体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和国有上市公司效率提升存在市场化、产业结构和利润率"悖论";上市公司效率的空间效应具有非线性异质性特征;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存在市场化空间耦合问题;国有、东部地区及全国上市公司效率空间效应与产业结构具有"倒U型"的空间耦合特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新常态 技术效率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