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3)
2023(4602)
2022(3799)
2021(3863)
2020(3185)
2019(7634)
2018(7319)
2017(14324)
2016(7590)
2015(9066)
2014(8782)
2013(8996)
2012(8368)
2011(7771)
2010(7587)
2009(7083)
2008(7146)
2007(6146)
2006(5471)
2005(5134)
作者
(20524)
(17253)
(17158)
(16391)
(11148)
(8275)
(7882)
(6681)
(6586)
(6127)
(5943)
(5735)
(5690)
(5610)
(5432)
(5267)
(5161)
(5040)
(5029)
(4725)
(4389)
(4204)
(4108)
(3991)
(3886)
(3829)
(3709)
(3571)
(3470)
(3386)
学科
(36367)
经济(36322)
(26461)
管理(25751)
(23138)
企业(23138)
方法(18478)
数学(17057)
数学方法(17027)
(14659)
中国(12235)
(11236)
财务(11223)
财务管理(11208)
企业财务(10873)
(9498)
贸易(9492)
(9380)
(8690)
(7419)
(6482)
(6311)
银行(6307)
业经(6093)
(5990)
体制(5772)
(5692)
金融(5692)
关系(5534)
(5447)
机构
大学(115646)
学院(111870)
(58860)
经济(58219)
管理(43208)
研究(42065)
理学(37334)
理学院(36950)
管理学(36699)
管理学院(36483)
中国(36025)
(27595)
(24721)
财经(22371)
科学(21000)
(20878)
(20849)
经济学(19994)
研究所(18742)
经济学院(18075)
中心(18014)
财经大学(17122)
北京(16510)
(14681)
(14145)
(13759)
商学(13661)
商学院(13559)
科学院(13005)
研究中心(12388)
基金
项目(70157)
科学(56789)
基金(55894)
研究(51284)
(48548)
国家(48242)
科学基金(41479)
社会(36438)
社会科(34833)
社会科学(34826)
基金项目(28851)
自然(25520)
自然科(24976)
自然科学(24967)
自然科学基金(24606)
资助(24047)
教育(23081)
(21578)
(20050)
(18566)
中国(18163)
编号(17883)
国家社会(16704)
教育部(16526)
重点(15708)
成果(15401)
人文(15181)
(14318)
大学(14252)
(14237)
期刊
(59894)
经济(59894)
研究(37514)
(23590)
中国(20777)
管理(17076)
科学(15225)
学报(14872)
(13468)
金融(13468)
(12347)
财经(12230)
大学(11970)
学学(11309)
经济研究(11277)
(10564)
(10158)
国际(9632)
世界(9406)
农业(8629)
问题(8356)
技术(7038)
会计(6516)
业经(6427)
教育(6371)
(6213)
财会(6110)
技术经济(5569)
统计(4975)
经济问题(4832)
共检索到172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安  戴文涛  
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边际价值的视角,通过对两类代理冲突进行刻画,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机、后果及价值减损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整体上存在严重的折价现象,代理理论适合解释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并没有显著减损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国有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造成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减损,国有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导致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动机主要是利益侵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伟  谢诗蕾  
本文通过对2002~2004年共895个高额现金持有样本观测值、1859个未实行高额现金持有样本观测值的经验研究发现,在中国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企业更会实行高额现金持有政策。这是因为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中,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多,持有现金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通过对现金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进一步验证,以及检验两类企业现金的现金流敏感性,我们发现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桃英  周伟  
对上市公司为何会连续几年持有大量高额现金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财务理论上有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本文以174家在1998—2000年连续3年持有高额现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验证高额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及其给企业业绩的影响,来回答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可以用何种理论解释。本文认为与代理理论相比,权衡理论更适合用来解释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现金安全,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我国企业高现金持有问题,今后更多的应该是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渠道入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常  刘笑松  黄蕾  
对于公司高额现金持有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多角度考察与实证检验,发现高额现金持有公司具有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股利支付少、高管持股低、代理成本小等诸多公司特征;通过融资约束分组检验发现,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显著为正,融资约束使得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现金积累倾向与偏好。实证研究表明:与委托代理理论相比,融资约束理论更适用于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良勇  孙丽华  
一、引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已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负面冲击。据财政部会计司(2009)统计,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1624家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7.34%,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4.98%。理论上公司高额现金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钱智俊  方庆  罗瑜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方面的分析发现,2009年货币政策重拾合意信贷规模,导致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个一次性趋势性上升。前期相关研究普遍忽略了这个数据的结构变化,将2010年前后的数据统一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规避合意信贷规模导致的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大企业更容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廖恒  崔思佳  
如何合理配置自由现金流一直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上市公司高额的现金持有在制造行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理论上对此类现象的动因进行分析,委托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均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为进一步探究当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的理论趋向,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以2008—2013年拥有完整财务数据的8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持有的现金额及高现金额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量与其后续三年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且该类公司处于过度投资状态,从而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目前持有大量现金的行为更符合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研究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钱智俊  方庆  罗瑜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方面的分析发现,2009年货币政策重拾合意信贷规模,导致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个一次性趋势性上升。前期相关研究普遍忽略了这个数据的结构变化,将2010年前后的数据统一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规避合意信贷规模导致的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现金,出现规模不经济。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由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机会无关,就会导致出现流动性错配,从而使得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脱离,金融空转。因此,要盘活货币存量,关键是逐步放弃贷款规模窗口指导等数量管制手段,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模式向价格型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斌  王杏芬  何莉  李嘉明  
除了进行强制性的中报审计外,近年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还自愿进行了中报审计。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6年A股上市公司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及经济后果的实证检验后发现:债务代理成本越高、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愿意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由于审计合谋的存在,自愿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于未审计公司;由于无法识别自愿审计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投资者只能根据公司管理层传递的信号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自愿中报审计行为的规范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真正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应有权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亮  罗党论  姚益龙  
大股东除了"掏空"上市公司外,是否还会存在利益支持行为,这种行为的真实性如何,股权分置改革又会怎样影响上述行为?本文以2002~2008年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支持行为并不具有持续性,支持更多地表现为"制度性驱动","保壳"和获得配股再融资资格是主要目的,大股东在支持后往往会伴随着明显的"掏空"行为。股权分置改革使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有趋同趋势,表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增加了对上市公司的利益支持行为,并且大股东会显著减少因为支持而产生的"掏空"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远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广义交叉持股普遍存在持股比例较低、持股时间较短和以盲目的财务型交叉持股为主等问题。本文从交叉持股相关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切入,利用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数据来研究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围绕雅戈尔作为案例公司来研究交叉持股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为和改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远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广义交叉持股普遍存在持股比例较低、持股时间较短和以盲目的财务型交叉持股为主等问题。本文从交叉持股相关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切入,利用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数据来研究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围绕雅戈尔作为案例公司来研究交叉持股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为和改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克智  王辉  刘娜  
文章主要讨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公司风险间的相关关系。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等研究不同,本文从预防性动机、风险这一视角来讨论公司现金持有量问题。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样本(2002-2006)证实了现金持有量、风险及公司预防动机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凯恩斯理论中的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理论在中国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文东华  童卫华  彭希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394家上市公司的472位CEO为样本,从战略和业绩表现两个角度研究了CEO自恋程度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本文发现,CEO自恋会显著提升公司战略和业绩的不平稳性,但这种影响只出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却几近"消失"。对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CEO自恋倾向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CEO自恋总体上会促进或阻碍经济效率。本文的发现丰富了战略与组织管理文献的内容。同时,可对企业自身管理决策及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程睿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截面差异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买卖价差、股票收益波动率负相关,但对交易量和交易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不知情者"跟随"交易明显,市场投机氛围重。本研究为规范和引导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