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1)
- 2023(8688)
- 2022(7323)
- 2021(6844)
- 2020(5786)
- 2019(13458)
- 2018(12865)
- 2017(25718)
- 2016(13497)
- 2015(15156)
- 2014(14375)
- 2013(14534)
- 2012(13720)
- 2011(12336)
- 2010(12208)
- 2009(11466)
- 2008(11314)
- 2007(9645)
- 2006(8358)
- 2005(7759)
- 学科
- 济(65861)
- 经济(65795)
- 管理(43513)
- 业(42195)
- 企(35522)
- 企业(35522)
- 方法(34922)
- 数学(32387)
- 数学方法(32276)
- 财(21375)
- 中国(18652)
- 制(15799)
- 农(14744)
- 务(14743)
- 财务(14740)
- 财务管理(14704)
- 企业财务(14278)
- 贸(13567)
- 贸易(13558)
- 易(13284)
- 银(12280)
- 银行(12269)
- 融(12163)
- 金融(12163)
- 体(12162)
- 业经(11965)
- 行(11718)
- 体制(10698)
- 农业(9384)
- 学(9123)
- 机构
- 大学(196633)
- 学院(191492)
- 济(96193)
- 经济(94974)
- 管理(77773)
- 理学(67806)
- 理学院(67176)
- 管理学(66609)
- 管理学院(66237)
- 研究(65618)
- 中国(55228)
- 财(45541)
- 京(40087)
- 财经(37340)
- 经(34537)
- 科学(32948)
- 经济学(32764)
- 所(30916)
- 经济学院(29795)
- 中心(29653)
- 财经大学(28487)
- 研究所(27721)
- 北京(25663)
- 江(24935)
- 农(24667)
- 院(23846)
- 商学(23249)
- 商学院(23082)
- 业大(22689)
- 范(21465)
- 基金
- 项目(127621)
- 科学(104183)
- 基金(100337)
- 研究(94297)
- 家(86427)
- 国家(85831)
- 科学基金(75076)
- 社会(67567)
- 社会科(64576)
- 社会科学(64559)
- 基金项目(52059)
- 自然(45520)
- 自然科(44545)
- 自然科学(44537)
- 自然科学基金(43888)
- 省(43773)
- 教育(42681)
- 资助(41838)
- 划(38125)
- 编号(34086)
- 部(32140)
- 国家社会(30509)
- 教育部(28809)
- 重点(28682)
- 成果(28028)
- 中国(27473)
- 人文(27295)
- 创(26358)
- 发(26323)
- 制(25685)
共检索到28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永珍
上市公司董事长与CEO的两职设置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监督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数据为依据,从影响公司治理监督效率的各个角度如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股东权益、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以及代理成本等角度全面分析上市公司领导权结构选择对公司治理监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领导权结构显现出由两职完全合一逐步向两职分离过渡的趋势;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的制衡作用效果显著;培育高质量的法人大股东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效率;流通股比率与下期代理成本负相关,因此不能简单认为上市公司实现全流通,就会有利于代理成本的降低;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设置有助于治理监督效率的改进。
关键词:
领导权结构 资源丰度 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风华 彭珏
公司领导权结构是反映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经验分析表明: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公司绩效的标准差显著大于两职分离公司绩效的标准差。
关键词:
领导权结构 两职合一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萍
本文以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权结构与长期和短期财务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分任型的的国有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优于兼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分任型的领导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提升,而对于短期财务业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权结构 财务业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峻 李朝霞 胡洁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总体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股东监督、董事会监督、债权监督的各种监督机制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增加公司绩效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发现:各种监督机制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从稳健的角度看,不存在对于所有类型公司均发挥作用的完全相同的监督方式。在中国现有经济和法制背景下,大股东的监督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来说具有更好的监督效果;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仅对国有公司存在一定的显著性,董事持股激励仅对非国有公司是显著的;债权监督效果对于直接代理成本显著存在,而对于间接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不存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莹 刘立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王孟怡
文章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匹配样本,对董事会结构特征中组成成员情况以及成员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董事独立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并且领导权结构影响了独立董事比例、董事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长期而言,应通过建立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并逐步减少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会成员的人数,以提高独立董事、监事会和董事薪酬委员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韩东京
本文选取所有权结构作为公司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个方面对所有权结构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审计的需求方来说,当第一大股东壕沟防御效应越强时越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减少代理成本;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审计需求 审计意见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路航
本文检验了媒体对公司治理违规行为的报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闻媒体对利益相关者均产生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数量和股票价格变化之间显著的关系;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决策,随着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增加,政府对公司治理违规事件的介入概率也增加;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公司管理者的补救行动的概率。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投资者 政府 董事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劲磊
股权结构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 ,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个角度出发 ,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论证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进而在总结有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 ,并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终提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思路 ,即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又有一定制衡、国家股逐渐退出、对非公共产品领域上市公司控制的新型股权结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治理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树英 王戈阳 宋增基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公司采用继任交接方式下的混合领导权结构,且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及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也没有证据显示两职分设和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孰优孰劣。
关键词:
领导权结构 公司绩效 继任理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公司的领导权结构反映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执行层创新自由的空间 ,它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极其重要且高度可见的方面。依据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 ,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而且环境变量也未调和上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是很复杂的 ,而且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用单一的变量 (如两职设置 )来衡量 ,两职分设也并不是解决公司绩效问题的万能药。公司治理效率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于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化的人事任免机制。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 ,总经理兼任董事 (不包括董事长 )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领导权结构 两职合一 公司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星 刘伟
本文通过扩展LLSV(2002)的模型,在监督与共谋的视角下分析了大股东之间分享控制权的治理模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利用2000—200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股东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当第一、二大股东均属于非国有性质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大股东虽然能够起监督作用,但也可能与控股股东达成共谋以分享控制权收益。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股权结构 股权制衡 公司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莹 刘立国
有效的债权治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最终将在公司治理效率的载体——公司绩效上体现出来,即债权的治理效应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刘思超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关键词:
媒体监督 政府干预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振松 杨帅
领导权分离的已有研究仅适用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不适用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根据高管的控制人身份和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的大小,对民营上市公司的领导权分离进行分类,回归结果表明家族传承型分离与绝对控股型分离不影响公司绩效,而相对控股型分离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媒体监督与投资效率实证研究——来自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经理可以自下而上监督董事长吗?——国有企业领导权结构与战略变革
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的作用——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监督强度、决策效率与董事会规模——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领导权、隐藏行为与经理报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媒体监督能够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违规的证据
银行监督的动态治理效应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媒体监督对在职消费的治理效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债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