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8)
- 2023(13134)
- 2022(11126)
- 2021(10348)
- 2020(8953)
- 2019(20811)
- 2018(20293)
- 2017(39431)
- 2016(21307)
- 2015(24607)
- 2014(24415)
- 2013(24484)
- 2012(22946)
- 2011(20874)
- 2010(20813)
- 2009(19812)
- 2008(20110)
- 2007(17965)
- 2006(15589)
- 2005(14322)
- 学科
- 济(95735)
- 经济(95605)
- 管理(69892)
- 业(66287)
- 企(55765)
- 企业(55765)
- 方法(46681)
- 数学(41949)
- 数学方法(41679)
- 财(31673)
- 中国(26021)
- 农(23794)
- 制(23360)
- 务(20596)
- 财务(20564)
- 财务管理(20518)
- 企业财务(19638)
- 贸(19617)
- 贸易(19608)
- 业经(19205)
- 易(19142)
- 学(16507)
- 银(16261)
- 银行(16233)
- 体(16030)
- 融(15745)
- 金融(15741)
- 行(15402)
- 农业(15349)
- 地方(14574)
- 机构
- 大学(320095)
- 学院(315039)
- 济(142939)
- 经济(140386)
- 管理(122438)
- 研究(107189)
- 理学(105587)
- 理学院(104479)
- 管理学(103129)
- 管理学院(102515)
- 中国(85289)
- 财(69894)
- 京(66412)
- 科学(60406)
- 财经(55433)
- 所(53801)
- 经(50555)
- 农(49407)
- 中心(49114)
- 研究所(48271)
- 经济学(46310)
- 江(45995)
- 业大(43001)
- 北京(42329)
- 经济学院(41990)
- 财经大学(41505)
- 农业(38814)
- 院(38088)
- 范(37650)
- 师范(37291)
- 基金
- 项目(204638)
- 科学(163165)
- 基金(153981)
- 研究(149386)
- 家(133346)
- 国家(132329)
- 科学基金(114049)
- 社会(99671)
- 社会科(94837)
- 社会科学(94812)
- 基金项目(80823)
- 省(75758)
- 自然(71875)
- 自然科(70243)
- 自然科学(70222)
- 自然科学基金(69095)
- 教育(68804)
- 划(64775)
- 资助(63915)
- 编号(58038)
- 部(48643)
- 成果(48137)
- 重点(46021)
- 国家社会(42902)
- 发(42548)
- 教育部(42547)
- 创(42411)
- 制(42343)
- 人文(40598)
- 创新(39919)
- 期刊
- 济(152224)
- 经济(152224)
- 研究(96483)
- 中国(60475)
- 财(57584)
- 学报(46789)
- 管理(44890)
- 农(44301)
- 科学(44030)
- 大学(36203)
- 学学(34252)
- 融(33209)
- 金融(33209)
- 农业(29403)
- 财经(29072)
- 教育(26078)
- 经济研究(25792)
- 经(24915)
- 技术(24867)
- 业经(22078)
- 问题(20743)
- 贸(19468)
- 业(16909)
- 国际(16769)
- 世界(16326)
- 技术经济(16121)
- 统计(15341)
- 理论(15129)
- 财会(14535)
- 版(14479)
共检索到472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刘世春
本文选择2000~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间转让控制权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强调控制权是"实际控制权",转让方式为有偿协议转让。同时使用事件分析法中的三种模型总体检验和分年度检验样本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应,系统分析了证监会在2000~2002年中颁布的26号文、75号文、105号文的监管绩效。研究表明,我国并购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控制权转让能给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三个年度中均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但市场提前反应程度不一。所以,监管层在制定法规政策时既要强调并购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又要强调并购操作程序的规范化,两者不可偏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权 转让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慧琳 唐宗明
本文实证检验中国沪市A股市场大宗股权转让中,大股东控股和交易后高管层的变动等控制权因素是否对目标企业交易后的绩效产生影响,具体影响的程度如何。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沪市A股市场大宗股权转让的高管层变动和关联交易会导致目标企业绩效变差,影响较为显著;而大股东控股对目标企业绩效有正的效应;实证结果的进一步挖掘表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过度掠夺会导致绩效变差,对公司价值产生负影响;反之,私人控制权合理的部分则对公司价值存在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转让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立韫 张秋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庄道军
本文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问题。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所有权的集中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公司控制权从最初的现象提出到后来的理论总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控制度的度量方法有多种,本文使用了较为简单和直接的概率投票模型和Banzhaf指数模型计算控制权。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比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 实证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金城 柳志光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在并购情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向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配置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情境下与稳定环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配置侧重方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购情境下,侧重股东配置控制权能够有效改善目标公司绩效,侧重董事会配置控制权对目标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侧重经理层配置控制权则有损于目标公司绩效。
关键词:
并购 目标公司 控制权配置 公司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平
本文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MBO)与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PBO)以后的“隧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收购发生以后都可能产生“隧道效应”,但证据尚不够充分。另外,MBO公司比PBO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产生隧道效应的可能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茂平
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2003~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量 市场反应 ARMA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筠笙
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 ,其实质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对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进行效率评价 ,主要是看对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改善和提高了公司价值 ,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本文在对获取公司控制权收益的主体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一个对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分析的总体框架。运用该框架对集中和分散两种所有权结构下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论为 :在促进有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发生方面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要优于分散的所有权结构 ;但在防止无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方面 ,分散的所有权结构则优于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转让 协议转让 要约收购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衔 陈怡男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关键词:
全流通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股权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宋光辉
本文研究了交互视角下公司控制权配置在产品市场差异化竞争条件下的治理效应。以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3—2011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控制权配置在交互关系下的共同治理效应,实证表明,中国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控制权配置变量之间只有较弱的替代关系,产品市场竞争在抑制公司控制权配置中大股东代理的负面效应方面作用有限,中国市场条件下控制大股东代理问题主要依赖对控制权配置的有效设计,从而增加对大股东的有效制衡。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控制权 控制权配置 大股东代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怡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私利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控股股东持股比率与控制权私利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资产报酬率、董监事持股比率、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和独立董事比重负向影响控制权私利,说明公司治理环境越好,控制权私利越能受到限制;产权属性不同的公司表现出差异性的控制权私利,与中央政府控股相比,地方政府控股和民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攫取私利的动机更强。为此,上市公司应加强内外部公司治理,降低控制权私利水平以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梅 李强
本文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控制权转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不加区分行业竞争程度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以及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呈现替代作用,而与终极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将样本按照行业竞争程度分类后的检验结果表明,在高度竞争行业,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以及控制权的直接变更具有替代作用,而与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这说明高度竞争行业更容易发生成功的控制权转让;在低度竞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作用的限制,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作用更...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控制权转让 终极控制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锦红
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结论并没有达成统一。本文通过对经典理论模型的扩展和推导,建立了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然后以沪深两市中2004—2007年的14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考察了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现金流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偏离程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所有权结构尚不合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最终控制人可能采用"掠夺式分红"、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公司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琦 毛程连
以1995~2009年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协议收购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比较取得控制权与未取得控制权的协议收购在第一次公告日和正式公告日前后五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协议收购都可以获得正的累积超额收益,短期市场收益的大小与取得控制权与否、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让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收购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控制权转让的时间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企业取得控制权的累积超额收益更大;而改革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未取得控制权的累积超额收益更大。
关键词:
控制权转让 市场反应 累积超额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邦坤
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形式,要约收购仅是辅助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现行法在定价和审批等方面的限制,协议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导致股改后我国控制权市场面临空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公司并购裹足不前。未来应当对现行规则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协议转让和证券商报价制度为特征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制度。
关键词:
控制权协议转让 公司并购 协议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