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8)
2023(11941)
2022(10454)
2021(10122)
2020(8503)
2019(20045)
2018(19744)
2017(38319)
2016(20604)
2015(23382)
2014(23060)
2013(23074)
2012(20958)
2011(18911)
2010(18565)
2009(17050)
2008(16754)
2007(14232)
2006(12399)
2005(10956)
作者
(57504)
(47662)
(47224)
(45005)
(30477)
(22689)
(21526)
(18843)
(18064)
(16790)
(16239)
(16107)
(15179)
(14842)
(14602)
(14556)
(14242)
(14017)
(13596)
(13511)
(11643)
(11583)
(11363)
(10703)
(10555)
(10512)
(10498)
(10331)
(9419)
(9298)
学科
(83883)
经济(83790)
管理(64169)
(61668)
(53501)
企业(53501)
方法(41375)
数学(36323)
数学方法(36020)
(24676)
中国(22994)
(19983)
业经(17899)
(17417)
财务(17355)
财务管理(17329)
(16612)
贸易(16603)
企业财务(16588)
(16284)
(16235)
(15952)
地方(13994)
(13630)
农业(13247)
技术(13176)
环境(12906)
(12654)
银行(12622)
理论(12414)
机构
大学(293251)
学院(288665)
(121899)
管理(120219)
经济(119602)
理学(104857)
理学院(103779)
管理学(102357)
管理学院(101840)
研究(96654)
中国(74338)
(62757)
科学(57678)
(55164)
(47577)
财经(44911)
研究所(43487)
中心(42742)
(41157)
(41023)
业大(40469)
北京(40240)
(38174)
经济学(36735)
(36191)
师范(35911)
(35030)
财经大学(33810)
经济学院(33229)
商学(32339)
基金
项目(199734)
科学(158264)
基金(148173)
研究(146974)
(128503)
国家(127482)
科学基金(110365)
社会(94055)
社会科(89262)
社会科学(89240)
基金项目(79134)
(73979)
自然(71793)
自然科(70114)
自然科学(70098)
自然科学基金(68881)
教育(66598)
(63281)
资助(61433)
编号(58815)
成果(47558)
(45769)
重点(44012)
(41566)
(41385)
教育部(39810)
课题(39414)
国家社会(39055)
创新(38740)
人文(38552)
期刊
(126343)
经济(126343)
研究(86670)
中国(50214)
管理(43807)
(43083)
学报(42734)
科学(41072)
(36223)
大学(32677)
学学(30674)
教育(27677)
农业(25936)
(24368)
金融(24368)
技术(23054)
财经(21802)
经济研究(21160)
业经(18771)
(18509)
问题(16377)
图书(14695)
(14394)
理论(14373)
技术经济(14125)
(14112)
科技(13588)
世界(13381)
实践(12922)
(12922)
共检索到414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民  李珩  
资产重组的绩效之谜需要实证的经验结果进行解释。本文使用2000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重组前后共4年的绩效按照得到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4年间这些公司的绩效变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除了收缩类公司的绩效在重组两年后发生了显著改善之外,其他类型的资产重组并没有使得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禄仕  李胜南  
本文以522家2003年完成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类型资产的重组绩效、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重组绩效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涵江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作为证券市场上的热点问题 ,一直受到管理层的重视和投资者的关注。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是否取得成功 ,需要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共性和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一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评价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民  王彩萍  曾昭灶  陈玉罡  朱滔  
本文选取我国资产重组高潮发生以来1997~1999年期间重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1997年、1998年、1999年3年内样本公司重组前后各5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并对年度间绩效变化进行Wilcoxon检验,然后把3年内重组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收缩类上市公司绩效在重组2年后能得到显著改善;不同年度样本控制权转移类上市公司绩效的研究结果不一样,但总体来看出现下滑特征;扩张类上市公司绩效得到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金珠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资产重组活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资产重组绩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业绩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上政策的顺利实施。所以 ,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国柱  朱文英  
以2001年为研究基期,选择149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00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资产重组的总体绩效不如重组前,在各种重组类型重组活动中股权转让类的重组效果最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道维  
文章认为 ,对于近两年来上市公司中发生的上千起资产重组的评价 ,不能简单地以重组当年或次年是否盈利或盈利增幅的大小去评价 ,而应以重组所要达到的中介性目标作为绩效评判标准 ,即从微观层次看是否增强了重组企业的竞争力和改善了其经营机制 ,从宏观层次看是否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鉴于此 ,文章主张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核心能力、成本效率和接管效率等作为具体的评判标准 ,政府也应依此标准对重组予以政策引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建新  陈德棉  武小军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1121家上市公司4年财务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处理,通过重组与非重组公司之间、不同重组方式之间,以及各类股权变动方式之间绩效得分的对比,分析及评价2003年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并得出实证分析的综合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盖建飞  
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里最能体现市场效率、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环。文章采用财务指标法,通过六项主要财务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分析了重组前各项财务指标与不同重组类型对重组绩效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志军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征,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十分活跃。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衡量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发生的资产重组绩效,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重组绩效有提升;重组类型的不同对资产重组绩效完全不同,即资产收购类型显著提升绩效,资产剥离类型则并无明显变化,股权收购类显著降低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重组前资产规模越大,重组绩效则越差;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能够给该企业的重组带来更好的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志军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征,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十分活跃。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衡量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发生的资产重组绩效,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重组绩效有提升;重组类型的不同对资产重组绩效完全不同,即资产收购类型显著提升绩效,资产剥离类型则并无明显变化,股权收购类显著降低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重组前资产规模越大,重组绩效则越差;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能够给该企业的重组带来更好的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福胜  孙逊  李勋  
本文从2003年发生重组的公司中选取了342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合理地评价资产重组行为,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戚兆军  
在1997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资产重组风起潮涌,此起彼伏,煞是壮观。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共发生资产重组交易305起(其中沪市176起,深市129起),涉及上市公司256家,约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657%。兼并收购作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朱正芹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频频发生。本文考察了2001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71家上市公司,分析其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化。重大资产重组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现金流管理、财务稳健性和经营能力指标的提高不显著。公司重组后第2年的业绩改善要高于重组后的2年平均业绩改善,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是实质性重组而非报表性重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