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0)
2023(7601)
2022(6214)
2021(6032)
2020(5002)
2019(11674)
2018(10979)
2017(21850)
2016(11352)
2015(13250)
2014(12865)
2013(13000)
2012(12053)
2011(10835)
2010(11072)
2009(10973)
2008(10234)
2007(9126)
2006(8400)
2005(8094)
作者
(30170)
(24907)
(24894)
(23962)
(16031)
(11919)
(11370)
(9693)
(9505)
(8862)
(8607)
(8323)
(8156)
(7993)
(7799)
(7722)
(7408)
(7381)
(7212)
(6697)
(6279)
(6051)
(5828)
(5708)
(5676)
(5522)
(5463)
(5238)
(4996)
(4940)
学科
(50580)
经济(50510)
(38663)
管理(36106)
(33096)
企业(33096)
(26393)
金融(26393)
(24328)
银行(24328)
中国(24166)
(23564)
方法(22098)
(20619)
数学(20194)
数学方法(20035)
(16082)
(15281)
财务(15254)
财务管理(15227)
企业财务(14686)
(12992)
(12575)
贸易(12559)
(12410)
中国金融(11269)
业经(10959)
(10543)
体制(9265)
地方(9049)
机构
大学(162800)
学院(161090)
(81499)
经济(80221)
管理(60489)
研究(57722)
中国(56285)
理学(50770)
理学院(50303)
管理学(49809)
管理学院(49516)
(41189)
(34404)
财经(32349)
(29601)
(28270)
中心(28251)
科学(27946)
经济学(27820)
经济学院(25152)
研究所(24874)
财经大学(24420)
北京(23174)
(22916)
金融(22502)
(22142)
(21389)
银行(20593)
人民(20205)
(20008)
基金
项目(95905)
科学(77062)
研究(73765)
基金(73654)
(62311)
国家(61827)
科学基金(53631)
社会(50909)
社会科(48602)
社会科学(48593)
基金项目(37584)
教育(33080)
(32722)
资助(31924)
自然(31436)
自然科(30766)
自然科学(30759)
自然科学基金(30269)
(28324)
编号(28011)
成果(24480)
(23877)
国家社会(22499)
中国(22330)
重点(21656)
教育部(21551)
(20922)
(20739)
人文(20433)
(20163)
期刊
(87969)
经济(87969)
研究(57368)
(36489)
金融(36489)
(34169)
中国(32623)
管理(23944)
科学(19033)
(18832)
学报(18318)
财经(17586)
经济研究(15454)
大学(15212)
(15104)
学学(14307)
(13021)
国际(12540)
教育(12125)
问题(12026)
农业(11866)
业经(11353)
技术(11307)
世界(11226)
会计(8866)
财会(8493)
理论(8368)
技术经济(7855)
统计(7440)
经济问题(7154)
共检索到265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伟彬  
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本融资偏好问题的重新审视,我们发现:(1)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股本融资偏好就不复存在;(2)在企业债务比率的调整过程中,融资缺口所起的作用超过了传统的企业特征因素,这意味着顺序偏好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的融资行为;(3)股票市场状况和政府管制政策会对企业外部融资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并不像原先所想的那样独特,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的债务政策具有相当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孝伍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优序融资模型、目标调整模型及优序融资—目标调整模型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没有剔除IPO年份数据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股本融资偏好,IPO是导致其表现出股本融资偏好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剔除企业IPO年份数据的影响,估计结果发生了完全改变,企业并不存在股本融资偏好,反而支持了优序融资理论。(2)引入融资缺口变量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所提高,说明融资缺口包含了一些企业特征变量无法捕捉到的信息,相较于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有更好的解释力。(3)市账比越低、股权越集中、盈利性越低的公司,企业目标债务比率越高,债务比率的调整幅度越高。董事及高管有金融背景时,企业更容易获取债务融资,企业的目标债务比率就越高,债务比率的调整幅度也就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成龙  杨松贺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的因素可以从内外部两个方面来归纳。从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的内部因素看有公司特征因素和公司治理因素,这些内部影响因素既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又存在中国特殊的情形。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莹  姚明安  
文章指出,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异质公司而言,若不考虑关联交易因素,内源融资逊色于外源融资,其所偏爱的股利政策为现金分红,这意味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先决条件的现行规定可能并不妥当,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才是问题的根本。在有报告盈余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会趋向于大规模派发现金股利,除非其报告盈余存在虚假或日后存在向其控股股东输送利润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可利用这一特性低成本地甄别其企业会计报表的真伪及未来发生非对等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成龙  张洁梅  
在特定的政策环境和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典型的异常优序融资现象,这种现象使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融资负效应;控制人主导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主要特征,控制人剥夺其他投资者利益是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主要特点,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应从强化公司治理入手,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力为着眼点,将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作为治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总体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文  王飞  
本文通过构建负债融资约束模型解释了股权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成本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原因并探讨了债务融资成本大小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我们得到:负债能力受限于净资产规模的上市公司需要进行股权融资以提高负债能力;过低的债务融资成本催生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基于本文的模型,我们认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并不一定能够缓解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蕾红  李倩  
文章通过对企业融资理论的回顾,以我国火电类上市公司2006—2011年6年的相关融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判断其存在债权融资偏好,对我国目前理论界一致认同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悖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表明是融资偏好悖论的反例,从而印证我国火电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已经在向融资优序理论或啄食理论靠近,进而对其融资方式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颜熔荣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与经典的"啄食顺序"理论相悖,这是由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运营环境所决定的,并且对上市公司成长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在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长期信贷利率优先市场化、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机制和提高股权融资门槛等方面加以规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本文以4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数单位模型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股权结构、所得税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非债务避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规模、成长性、业绩波动性、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泽忠  邹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说的方法,同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证据。虽然总体上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总的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的长期负债率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这些结果与"国有股比重高—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的逻辑不符。在发达国家研究公司财务杠杆决定因素时经常采用的变量,如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机会和获利能力等,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同样重要,并有着相似的作用。然而,这些决定因素对公司财务杠杆的作用方式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果不尽相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国良  程芳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界一般将其归因于股权融资资本成本低、大股东控制权收益、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低效率的资本市场等。本文认为,这些因素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在当前公司内外部治理失效,对管理者监管弱化的背景下,管理防御行为应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解释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