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3)
2023(13168)
2022(10978)
2021(10545)
2020(8875)
2019(20668)
2018(19940)
2017(38648)
2016(20496)
2015(22855)
2014(22420)
2013(22063)
2012(20240)
2011(17968)
2010(17488)
2009(15959)
2008(15607)
2007(12918)
2006(10741)
2005(9580)
作者
(54451)
(45743)
(45401)
(43318)
(29297)
(21992)
(20738)
(17764)
(17372)
(15993)
(15528)
(15507)
(14298)
(14234)
(14213)
(14156)
(13566)
(13224)
(13142)
(13092)
(11065)
(11059)
(10910)
(10424)
(10233)
(10224)
(10042)
(9514)
(9110)
(8896)
学科
(88784)
经济(88681)
(63527)
管理(62787)
(53609)
企业(53609)
方法(47866)
数学(43885)
数学方法(43480)
(27845)
中国(23290)
(20726)
(19738)
财务(19705)
财务管理(19669)
企业财务(18975)
(17628)
贸易(17620)
(17265)
(16970)
业经(16959)
(14071)
农业(13972)
(13662)
金融(13661)
(13287)
银行(13273)
技术(12695)
(12581)
(12478)
机构
大学(287732)
学院(283730)
(129473)
经济(127587)
管理(116340)
理学(102304)
理学院(101348)
管理学(99941)
管理学院(99394)
研究(92615)
中国(73021)
(60051)
(58253)
科学(51607)
财经(49330)
(45612)
(43909)
中心(42916)
经济学(41954)
(41169)
研究所(39938)
业大(38862)
经济学院(38122)
财经大学(37712)
(37238)
北京(36430)
(33633)
商学(32940)
(32817)
商学院(32665)
基金
项目(198056)
科学(160088)
基金(152001)
研究(142449)
(132297)
国家(131320)
科学基金(115135)
社会(96448)
社会科(91913)
社会科学(91896)
基金项目(79796)
自然(74714)
自然科(73137)
自然科学(73120)
自然科学基金(71915)
(71818)
教育(66005)
资助(63003)
(62225)
编号(53725)
(46998)
重点(44201)
成果(42301)
国家社会(42106)
(41815)
教育部(41459)
(40675)
人文(39629)
创新(39174)
科研(38886)
期刊
(123922)
经济(123922)
研究(80747)
(48927)
中国(47675)
管理(42690)
学报(40741)
科学(39683)
(35019)
大学(32534)
学学(31056)
(27756)
金融(27756)
财经(25153)
农业(24207)
技术(23109)
经济研究(22283)
(21522)
教育(21498)
业经(17714)
问题(16938)
(16287)
统计(14945)
世界(14762)
(14700)
国际(14150)
技术经济(13763)
财会(13588)
(13496)
理论(12610)
共检索到40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鲁桂华  张静  刘保良  
本文对大股东~(1)减持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业绩预告是否具有自利动机、有何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积极业绩预告的概率显著更高;在大股东减持年度,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的披露频率显著更高;且减持前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具有显著更高的超额回报。以上证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减持前发布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更大概率上出于大股东的私利,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披露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自愿性业绩预告动机的文献,为改进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大股东减持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鲁桂华  张静  刘保良  
本文对大股东(1)减持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业绩预告是否具有自利动机、有何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积极业绩预告的概率显著更高;在大股东减持年度,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的披露频率显著更高;且减持前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具有显著更高的超额回报。以上证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减持前发布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更大概率上出于大股东的私利,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披露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自愿性业绩预告动机的文献,为改进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大股东减持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楠  聂晓  
本文以2005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探讨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自愿发布业绩预告负相关,过度自信的管理层更倾向于发布乐观但精确性低的业绩预告。鉴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业绩预告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分析师跟踪数量作为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回归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降低了公司的投资收益敏感性。结论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影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行为,且这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楠  聂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陆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股东的交易行为研究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2006年以来的大小非解禁和减持为我们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大股东行为的变迁及后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大股东的减持是近年来大股东减持的显著特征,控股股东更倾向于不转让控制权而通过逐渐降低持股比例获得私利,这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独特制度背景造成的,因此,本文将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通过减持是否可以获利,获利水平如何,不同性质的股东在减持收益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相关经验证据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在正常水平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并且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为避免破产而带来的损失,大股东倾向于更多地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介于上述区间内时,为免于破产,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而减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辉  姚明秀  
文章首次从学术角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大股东职位权力发散网络、大股东社交发散网络、大股东网络声誉与积累网络等,构建大股东减持的社会网络结构与指标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综合考察社会网络、股权集中度对大股东减持的关联度。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值越高,大股东增减持的倒U型结构越明显,说明大股东存在先增后减的套利行为。同时较高的股权度对大股东减持的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加强股权制衡、提高恶意减持违规成本等层面完善大股东减持约束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辉  姚明秀  
文章首次从学术角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大股东职位权力发散网络、大股东社交发散网络、大股东网络声誉与积累网络等,构建大股东减持的社会网络结构与指标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综合考察社会网络、股权集中度对大股东减持的关联度。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值越高,大股东增减持的倒U型结构越明显,说明大股东存在先增后减的套利行为。同时较高的股权度对大股东减持的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加强股权制衡、提高恶意减持违规成本等层面完善大股东减持约束治理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海莲  胡挺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徐玉德  
一、引言会计稳健性(Conservatism),又称会计谨慎性(Prudence),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估计中包含的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产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IASB,2008)。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吕长江  张新  
本文研究了外资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主导下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本文利用2002~2009年428家涉及外资持股的公司数据构造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SYS和MSL的方法对其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偏好选择高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而且这种偏好受到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同时外资也促进了上市公司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本文还发现,外资对现金股利的"追逐"有可能产生双刃剑的影响,即在解决"低成长机会公司"投资过度问题的同时,又加剧了"高成长机会公司"投资不足问题。本文的结论对资本市场中外资角色的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清  张华  曲世友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和现金股利发放负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弱利益侵占和现金股利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考虑侵占成本的前提下,会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定杰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这一行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增加企业风险;进一步引入企业产权性质和质押股份性质两个解释变量,检验产权性质不同和质押股份不同的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控股或国有背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限售股,当质押股份为流通股时,企业风险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