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7)
- 2023(7958)
- 2022(6600)
- 2021(6443)
- 2020(5425)
- 2019(12803)
- 2018(12209)
- 2017(23803)
- 2016(12523)
- 2015(13843)
- 2014(13366)
- 2013(13582)
- 2012(12667)
- 2011(11595)
- 2010(11404)
- 2009(10590)
- 2008(10806)
- 2007(9310)
- 2006(8283)
- 2005(7935)
- 学科
- 济(56754)
- 经济(56689)
- 业(39837)
- 管理(38398)
- 企(34691)
- 企业(34691)
- 方法(27670)
- 数学(25072)
- 数学方法(24893)
- 财(20071)
- 中国(16810)
- 务(14791)
- 财务(14774)
- 财务管理(14749)
- 企业财务(14356)
- 制(13104)
- 贸(12223)
- 贸易(12213)
- 易(12028)
- 农(11634)
- 业经(9944)
- 体(9883)
- 学(9853)
- 银(9563)
- 银行(9551)
- 融(9519)
- 金融(9519)
- 行(9066)
- 体制(8511)
- 关系(7960)
- 机构
- 大学(183311)
- 学院(177385)
- 济(85362)
- 经济(84184)
- 管理(67537)
- 研究(66351)
- 理学(58288)
- 理学院(57658)
- 管理学(56905)
- 管理学院(56545)
- 中国(53402)
- 财(41838)
- 京(39061)
- 科学(35968)
- 财经(33548)
- 所(33505)
- 经(31042)
- 研究所(30130)
- 中心(28371)
- 经济学(28265)
- 农(26736)
- 财经大学(25657)
- 北京(25539)
- 经济学院(25451)
- 江(23655)
- 院(23519)
- 业大(22373)
- 农业(20898)
- 商学(20786)
- 范(20715)
- 基金
- 项目(115064)
- 科学(92552)
- 基金(89839)
- 研究(81828)
- 家(79309)
- 国家(78766)
- 科学基金(67455)
- 社会(56354)
- 社会科(53795)
- 社会科学(53783)
- 基金项目(46316)
- 自然(43208)
- 自然科(42361)
- 自然科学(42348)
- 自然科学基金(41696)
- 省(38579)
- 资助(38115)
- 教育(37432)
- 划(34744)
- 编号(29148)
- 部(28488)
- 重点(26239)
- 国家社会(25383)
- 教育部(25068)
- 中国(24830)
- 成果(24742)
- 创(23775)
- 性(23719)
- 发(23358)
- 人文(23335)
共检索到27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仕华 李维安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股票期权大多未能发挥激励作用的现象,现有研究主要从"最优契约观"和"管理者权力观"两个理论视角进行解释。但这两个理论均是基于"不存在控股股东的股权分散公司"的典型样例基础上构建,与我国资本市场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存在控股股东的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的现实情况不相符。有鉴于此,本文从大股东行为角度解析此现象,认为,大股东在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时,需要对作为上市公司资源的"守护者"高管进行"赎买",股票期权正是此一"合法性""赎买"工具,因而未能发挥激励高管的作用(大股东"赎买"观)。如果上述理论推断正确,那么应有如下两个假设:(1)大股东隧道行为与股票期权的激励强度负相关;(2...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国华 岳衡
本文研究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对公司股票回报的影响。通过考察1996 ̄2002年期间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数据,本文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最多的公司投资组合在未来1年中的超额投资回报为平均每月-0.26%(每年-3.12%);而资金占用最低的公司投资组合为0.54%(每年6.48%)。一个卖空资金占用最多组合、买入资金占用最低组合的对冲策略在未来1年中的超额回报为每月0.80%(每年9.60%)。分年度的研究表明,对冲策略的超额回报率主要集中在1999年之后。1999 ̄2002年期间,对冲策略产生的超额回报率达到每月1.31%(每年15.7%)。我们的结论不受对正常回报率的不同衡量方法的影响,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绍文 张磊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大股东内幕交易行为所造成的股票市场变量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和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重大信息公告日前有所上升,公告日后则会显著下降;平均异常波动率在重大信息公告日前的较长时间内比较平稳在公告日前几天则会小幅增加,在信息公告前日或后日更会急剧放大,随后就急剧下降;日均换手率在信息公告日前急速放大,而在公告日后急速下降且在会告回前某一段时间比其他时间段都要大。只有建立违规甄别模型,加强对重大信息日的监测,规范、完善和推进信息披露制度、惩罚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有效地抑制大股东内幕交易行为。
关键词:
大股东东 内幕交易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尊焕 郑秋亚
本文提出了在"一股一票"投票原则下测定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的一般化模型。这一模型不但能够计算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而且它表明随着有实际投票权大股东数量的增多,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 决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辛清泉 周静 黄曼丽
尽管中国是全球使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但关于外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使用2003-2012年476个持股比例5%以上的外资大股东数据,研究发现,外资大股东相比于内资民营大股东更可能在董事会中派驻董事,其所在公司也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资大股东面临的信息问题更为严重时,上述治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强调。研究还表明,熟悉本土商业环境的回流外资大股东,其公司价值表现格外优秀。研究认为,回流外资大股东相比于真实外资大股东的信息优势和相比于民营大股东的身份优势可能有助于
关键词:
外资大股东 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 回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股东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会芳
本文利用实际数据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大股东变更对促进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改进上市公司绩效以及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效应。本文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逐年增长,这种增长增加了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性,有限地降低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但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另外,国家股股权变更和法人股股权变更、横向变更与投资型变更及实业型变更、ST公司股权变更与总体变更公司的效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利用2007-201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关联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金融服务协议》,本文构建大股东过度占款作为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的指标,考察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过度占款 机构投资者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利用2007-201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关联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金融服务协议》,本文构建大股东过度占款作为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的指标,考察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过度占款 机构投资者 盈余持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跨期最优 投资 股利分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虹 揭筱纹 倪温绒
通宝能源作为我国股票历史上第一起以要约收购方式来寻求增持的案例,终以零股回购而收场。这是一次成功的财务决策,显示了该公司决策者具有较强的市场时机把握的能力,达到了依靠大股东增持信号为股票带来更高市场关注和业绩期望的目的。
关键词:
通宝能源 股票回购 自由现金流 价值低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周小春
企业上市可以采取直接上市(IPO)和间接上市(买壳上市等)两种方式。本文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不同上市方式下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的大股东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影响,而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的线性关系,前5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呈非线性的U形关系。当考虑大股东持股的内生性时,发现间接上市的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不影响,而直接上市的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为正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燚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