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5)
2023(15173)
2022(12933)
2021(12231)
2020(10317)
2019(24032)
2018(23251)
2017(45840)
2016(24261)
2015(27423)
2014(26835)
2013(26892)
2012(24715)
2011(22193)
2010(22060)
2009(20863)
2008(19773)
2007(17186)
2006(15015)
2005(13532)
作者
(66961)
(55477)
(54995)
(52518)
(35556)
(26628)
(25227)
(21579)
(21217)
(19762)
(19063)
(18752)
(17551)
(17246)
(17227)
(17217)
(16450)
(16016)
(15955)
(15916)
(13617)
(13495)
(13301)
(12471)
(12386)
(12342)
(12161)
(11978)
(10976)
(10847)
学科
(100021)
经济(99908)
管理(73973)
(73745)
(63120)
企业(63120)
方法(49227)
数学(43727)
数学方法(43397)
中国(32279)
(31816)
(29104)
金融(29103)
(26952)
银行(26920)
(25825)
(24599)
(22901)
财务(22839)
财务管理(22802)
(22275)
企业财务(21703)
业经(21675)
(20139)
贸易(20122)
(19632)
地方(19212)
(18016)
农业(16739)
(15214)
机构
大学(343477)
学院(339267)
(147028)
经济(144230)
管理(137979)
理学(119659)
理学院(118477)
管理学(116849)
管理学院(116248)
研究(112604)
中国(93737)
(72421)
(69863)
科学(64220)
财经(56654)
(54838)
中心(52583)
(51834)
研究所(49652)
(47791)
北京(46573)
经济学(46216)
(45895)
业大(45751)
财经大学(42745)
经济学院(41943)
(41032)
师范(40706)
(40485)
(38344)
基金
项目(229297)
科学(181825)
基金(170550)
研究(169961)
(146770)
国家(145598)
科学基金(126519)
社会(110286)
社会科(104907)
社会科学(104883)
基金项目(90182)
(85064)
自然(80754)
自然科(78903)
自然科学(78887)
自然科学基金(77523)
教育(76796)
(72177)
资助(71341)
编号(68082)
成果(55222)
(52608)
重点(50462)
(47650)
(47630)
国家社会(46335)
教育部(46141)
课题(45416)
人文(44928)
创新(44457)
期刊
(151708)
经济(151708)
研究(103887)
中国(61303)
(55445)
管理(49647)
学报(48421)
(46148)
金融(46148)
科学(45857)
(42501)
大学(37690)
学学(35560)
教育(30573)
农业(29038)
财经(28522)
技术(26486)
经济研究(25619)
(24232)
业经(22417)
问题(19680)
理论(17830)
(17493)
技术经济(16340)
实践(15969)
(15969)
国际(15669)
世界(15560)
(15553)
图书(15517)
共检索到500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朱正芹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IPO后的股权与债权的融资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因素以及企业的初始市值 ,于是我们选取了家庭耐用消费品行业以及纺织和服装行业的上市公司 ,对同行业间各组匹配公司进行直接比较 ,从而发现 :站在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角度考虑 ,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这主要是股权融资的软约束造成的企业经营业绩下滑 ,进而导致企业进行多次股权融资行为后市场价值下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李佳  梁晗  
本文基于最近十年503家上市公司发行的984只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产权性质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债券融资成本正相关,制衡度与债券融资成本负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结构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产权性质发挥了调节作用。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司债券定价理论,为发行人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投资人评估债券投资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并为监管部门完善债券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王璐  温文  
公司融资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和效率性,而如何保持公司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资本管理和财务控制重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05~2012年沪深两市A股所有白酒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从实证的角度探究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问题。本文研究表明白酒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重增加,并不会造成投资的失效和委托代理成本的增加,也不会阻碍公司的发展。同时,白酒业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与公司业绩和成长性有很大相关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文  王飞  
本文通过构建负债融资约束模型解释了股权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成本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原因并探讨了债务融资成本大小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我们得到:负债能力受限于净资产规模的上市公司需要进行股权融资以提高负债能力;过低的债务融资成本催生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基于本文的模型,我们认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并不一定能够缓解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崇明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本文从定性与定量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指出了过度股权融资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国良  王满四  
负债融资的股权结构效应是从负债融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分析负债率的变化,产生股权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公司绩效发生变化这样一个作用机制。论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负债融资的股权结构效应极为微弱,而且其作用方向也是负面的,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公司绩效提高的结论。这对传统融资结构理论所证明的负债能通过对股权结构的优化,提高公司绩效的结论作出了新的修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付秀  支晓强  张敏  
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制度、法律背景出发,探讨不同的投资者利益保护状况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在同一制度背景下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公司投资者对公司的权益出发,兼顾微观层面及宏观制度执行层面,设计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并利用这一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本研究对上市公司的启示是,保护公司投资者的利益,不仅仅有利于公司进行外部融资,它对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具有一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红平  
宏观经济环境和个股表现会影响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决策。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对公司在普通股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盈利能力和所得税对公司在公司债券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公司总风险和成长机会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和资金宽松度对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从债务规模、债务期限、债务来源三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融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文青  
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从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权人性质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治理表现出弱化的特征;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胜  
以建立在市场非有效假设上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是否存在着市场时机选择行为。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时机选择行为,这种融资时机选择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非理性的交易行为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圈钱"的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砚  张洪霞  
文章在"F-F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有关数据,共筛选出413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高于债权融资成本,股权融资并非人们所诟病的"免费现金",中国股市出现的众多企业争过"独木桥"的现象,必然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