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2)
2023(19345)
2022(16414)
2021(15703)
2020(13273)
2019(30775)
2018(29700)
2017(57274)
2016(30545)
2015(34312)
2014(33879)
2013(33556)
2012(30693)
2011(27316)
2010(27227)
2009(25488)
2008(24361)
2007(20994)
2006(18259)
2005(16239)
作者
(84438)
(70466)
(69645)
(66582)
(44849)
(33794)
(31859)
(27465)
(26844)
(24954)
(23876)
(23751)
(22430)
(21992)
(21872)
(21781)
(20810)
(20541)
(20194)
(20144)
(17352)
(17086)
(16904)
(16049)
(15695)
(15674)
(15362)
(15251)
(14113)
(13893)
学科
(120437)
经济(120308)
管理(94148)
(90126)
(77864)
企业(77864)
方法(57370)
数学(50363)
数学方法(49717)
(45169)
中国(37681)
(30843)
(29569)
金融(29566)
(28300)
银行(28258)
(27660)
财务(27575)
财务管理(27511)
(27340)
(27059)
业经(26798)
企业财务(26342)
地方(24276)
(24186)
(22458)
贸易(22439)
(21896)
农业(20555)
理论(19964)
机构
大学(423331)
学院(419431)
(174104)
经济(170639)
管理(168485)
理学(146332)
理学院(144838)
管理学(142333)
管理学院(141596)
研究(139979)
中国(113001)
(89557)
(88125)
科学(83826)
(69225)
财经(67780)
中心(65086)
(63696)
研究所(62674)
(61842)
业大(59754)
(59158)
北京(56938)
经济学(53468)
(52233)
师范(51743)
(51300)
财经大学(50791)
农业(49515)
经济学院(48309)
基金
项目(287786)
科学(227360)
基金(212047)
研究(209450)
(184621)
国家(183152)
科学基金(158401)
社会(134308)
社会科(127594)
社会科学(127560)
基金项目(111931)
(109045)
自然(103008)
自然科(100731)
自然科学(100706)
自然科学基金(98925)
教育(96036)
(92484)
资助(88289)
编号(83764)
成果(67621)
(64734)
重点(64157)
(59874)
(59708)
课题(56979)
国家社会(56248)
教育部(56131)
创新(55901)
科研(55507)
期刊
(181757)
经济(181757)
研究(126520)
中国(81086)
(73326)
学报(64736)
管理(61682)
科学(59921)
(56116)
大学(50380)
(47925)
金融(47925)
学学(47456)
教育(40916)
农业(38367)
技术(35303)
财经(33715)
经济研究(30821)
(28807)
业经(27720)
问题(22985)
(21050)
技术经济(20099)
财会(19926)
(19842)
理论(19789)
统计(19782)
(19425)
图书(19278)
会计(18876)
共检索到62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立  胡玉明  
现代经济学的潮流已经转向对经济现象提供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 ,这种融资顺序安排与西方财务学理论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悖。对此 ,国内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驱动的视角 ,研究、解释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如果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 ,其股权融资偏好可能发生变化 ,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将从利润模式转到价值模式 ,这对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常勇  程宏伟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十分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学术界一般将其原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笔者研究则表明,融资成本因素并不能全部解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角度来剖析股权融资偏好。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程度越低负债率越低,企业经济绩效越好;企业有动力降低负债率,采用股权融资。研究还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已经构成融资决策的有效约束,股权融资偏好是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钟卫东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小哈  肖猛  周永强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和经营者而言 ,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来分析这种相关性 ,结果认为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融资将造成其经营业绩的下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振国  
首先在回顾转轨和转轨经济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的成因作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从财务治理权配置的角度论述了资本结构决策的目标——剩余财务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最后对我国内部人控制条件下资本结构决策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建立简单模型,证明了转轨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根本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勇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存在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最优资本结构",而是具有"偏好融资"的行为特征。现行金融体制缺陷抑制了企业的融资,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融资"的制度根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戈游  黄笑艳  
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过去人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并未充分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及财务健康状况。本文用现金流量数据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通过对再融资证券发行年度前一年的现金流量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研究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同时验证了啄食顺序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