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9)
2023(14807)
2022(12887)
2021(12252)
2020(10345)
2019(24217)
2018(23694)
2017(45435)
2016(24820)
2015(27932)
2014(27654)
2013(27763)
2012(25428)
2011(22906)
2010(22645)
2009(20937)
2008(20859)
2007(18202)
2006(15927)
2005(14328)
作者
(70497)
(58496)
(57960)
(55377)
(37472)
(27879)
(26533)
(22862)
(22063)
(20895)
(19953)
(19914)
(18575)
(18418)
(18172)
(18004)
(17341)
(17320)
(16802)
(16733)
(14374)
(14350)
(14043)
(13136)
(13076)
(12933)
(12902)
(12809)
(11770)
(11577)
学科
(99651)
经济(99537)
管理(80699)
(75285)
(64665)
企业(64665)
方法(49878)
数学(43418)
数学方法(43048)
(30830)
中国(27125)
(24470)
(21493)
财务(21420)
业经(21388)
财务管理(21377)
企业财务(20434)
(20385)
(20148)
(19601)
贸易(19591)
(19084)
地方(16982)
(16546)
银行(16509)
农业(16463)
(15992)
理论(15808)
(15534)
(15243)
机构
大学(353420)
学院(348039)
(144827)
管理(142405)
经济(141890)
理学(122456)
理学院(121132)
管理学(119373)
管理学院(118708)
研究(116454)
中国(90870)
(75775)
科学(70178)
(68680)
(58024)
财经(55033)
(53023)
研究所(52849)
中心(52714)
(50453)
业大(49862)
(49112)
北京(48317)
经济学(44458)
(43734)
师范(43335)
(42174)
农业(41653)
财经大学(41492)
经济学院(40208)
基金
项目(236036)
科学(186331)
基金(174460)
研究(171605)
(152083)
国家(150887)
科学基金(130031)
社会(109762)
社会科(104229)
社会科学(104202)
基金项目(92340)
(88317)
自然(84825)
自然科(82887)
自然科学(82867)
自然科学基金(81434)
教育(78338)
(75422)
资助(72982)
编号(68126)
成果(55572)
(53658)
重点(52248)
(48712)
(48679)
教育部(46446)
课题(46249)
国家社会(45909)
创新(45503)
科研(45496)
期刊
(153673)
经济(153673)
研究(104043)
中国(65130)
(54804)
管理(54477)
学报(54427)
科学(50793)
(46543)
大学(41542)
学学(39016)
教育(34506)
(32453)
金融(32453)
农业(32446)
技术(28531)
财经(27634)
经济研究(25222)
(23606)
业经(22591)
问题(19794)
(19669)
图书(17765)
技术经济(17124)
(17062)
理论(16998)
现代(15672)
科技(15639)
(15615)
世界(15559)
共检索到51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涛  
本文提出了一种衡量盈余管理弹性的新方法,同时检验了它对公司财务披露决策的影响。以往许多文献都假设盈余管理是无偿的,于是管理者能无限度的进行利润操纵。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GAAP(会计准则)、审计师和证监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果管理者依然超出可控应计部分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代价将是沉重的。所以本文认为,前期操纵性应计部分和它们的回复比率会共同决定当期的盈余管理弹性。基于这些分析,笔者构建了反映盈余管理弹性的经营周期弹性,并且从实证的角度加以验证该变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经营周期弹性和Barton&Simko(2002)的弹性指标都能有效地反映盈余管理弹性,因此都支持了具有较低弹性的公司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斌  张倩  王雷  
从会计弹性下的投资效率为视角,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二者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投资不足(过度)时,会计弹性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并可一定程度的改善上述非效率投资;会计弹性对非投资效率的影响与市场反应正相关。该结论丰富了会计弹性视角下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为合理投资决策与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问陶  倪全宏  
2004中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MBO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出现了较大的争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公司管理层在MBO前通过会计处理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以利于其随后MBO的实施。本文选取截至2002年底公认实行了MBO而又可获取资料的15家上市公司,研究其在MBO前一年是否存在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处理。通过扩展的JONESMODEL进行实证分析,未能发现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报告盈余的会计应计统计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新建  张宗益  
通过对1998-2000年231例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在配股当年及前三年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且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的大于0,但在配股后,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同时还发现盈余管理与企业规模、负债、经营现金流量和非流通股股东配股参与程度负相关,与融资规模和非流通股比率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帅  陈曦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年实施配股方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1991)对上市公司配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时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配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2006年配股政策放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前两年。同时发现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局限于满足配股资格,也隐含着提高配股定价的潜在动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华  陈方正  
本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管理层特征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管理层中持股的人数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有股份比例普遍较低,盈余管理程度与持有股份的比例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姜萍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3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对其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测度。同时从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14个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的概念框架,以探讨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诱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大为  魏巍  
MM定理开创了研究现代企业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先河,国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资产结构、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能力、公司业绩、财务困境成本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但是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引入盈余管理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公司规模指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成长指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等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现有主流实证研究大多将盈余管理同质性地假设为机会主义,而忽视了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功能,由此引起高管薪酬"有效契约观"和"盈余管理观"之间的争论。本文基于Healy&Wahlen(1999)的盈余管理异质性观点,在区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后,发现市场对高管通过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获取高额薪酬的行为具有内在抑制机制。这种抑制效果在制衡高管权力的董事会规模较大、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较多和大股东存在时较强;而在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和两职合一的情况下较弱。盈余管理异质性的引入为化解有关理论争议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我国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化成  刘亭立  卢闯  
本文立足于中国现实的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司治理特征,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和信息观度量盈余质量,探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对盈余操纵和盈余的市场反应具有不同影响;独立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仍不充分;债务治理机制比较薄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昕  杨再惠  
本文系统地考察中国A股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亏损的行为,发现上市公司会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当年扭亏为盈或者调低利润为下一年扭亏为盈做准备,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更容易受到操控,审计师与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异常变化要提高警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获宝  刘波罗  罗子昱  
本文以2003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但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并不存在类似结论。说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薪酬考核体系使银行缺乏识别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反甚至为其提供了主动寻求规则漏洞的动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栾驭  黄谦  
文章选取2004至200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截面的Jones模型和操纵性流动应计项目来分析董事会特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未涉及公司经营的独立董事人数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星  安灵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出售行为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具有显著的年末特征,从而获得了通过资产出售进行盈余管理的初步证据。回归结果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盈余平滑假设”,表明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包含着调整资产负债率,平滑盈余,以及扭亏的动机。同时,我们也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出售平滑盈余的动机是不对称的,营业利润下降的上市公司资产出售规模与营业利润下降幅度正相关,而营业利润增加的上市公司其相关性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