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8)
2023(8255)
2022(7063)
2021(6798)
2020(5975)
2019(14374)
2018(13950)
2017(27427)
2016(14897)
2015(17353)
2014(17341)
2013(17638)
2012(16589)
2011(15118)
2010(15101)
2009(14468)
2008(14769)
2007(13255)
2006(11409)
2005(10505)
作者
(43160)
(36414)
(36293)
(34904)
(23276)
(17431)
(16730)
(14036)
(13578)
(12770)
(12379)
(12049)
(11712)
(11558)
(11401)
(11308)
(11024)
(10758)
(10586)
(10462)
(8915)
(8909)
(8907)
(8224)
(8209)
(8187)
(8114)
(7857)
(7341)
(7264)
学科
(70641)
经济(70574)
(46331)
管理(44936)
(38442)
企业(38442)
方法(36366)
数学(33142)
数学方法(32965)
(22891)
中国(19280)
(16782)
(16339)
财务(16324)
财务管理(16291)
企业财务(15658)
(15215)
贸易(15209)
(14891)
(13698)
业经(12154)
(11970)
农业(10976)
(10607)
银行(10587)
(10458)
金融(10456)
地方(10170)
(10039)
(9684)
机构
大学(227902)
学院(223223)
(104662)
经济(102933)
管理(86127)
研究(78580)
理学(74351)
理学院(73572)
管理学(72612)
管理学院(72191)
中国(62057)
(48453)
(47878)
科学(44285)
(40064)
财经(39105)
研究所(36232)
(35747)
(35370)
中心(35181)
经济学(33990)
北京(30991)
(30980)
经济学院(30862)
业大(30387)
财经大学(29279)
农业(28040)
(27422)
(26723)
师范(26495)
基金
项目(141972)
科学(112309)
基金(106789)
研究(102860)
(92638)
国家(91944)
科学基金(78415)
社会(67798)
社会科(64458)
社会科学(64436)
基金项目(56123)
(51041)
自然(49740)
自然科(48604)
自然科学(48586)
自然科学基金(47797)
教育(47252)
资助(45354)
(44473)
编号(40078)
(34370)
成果(33371)
重点(32047)
教育部(29850)
(29834)
国家社会(29084)
(28914)
中国(28906)
人文(28203)
科研(27769)
期刊
(109361)
经济(109361)
研究(67954)
(40193)
中国(39399)
学报(33319)
科学(31066)
(31016)
管理(30275)
大学(25260)
学学(23852)
(22120)
金融(22120)
农业(20969)
财经(20499)
经济研究(19032)
(17600)
技术(17445)
教育(16839)
(15666)
问题(15442)
业经(14774)
国际(14330)
世界(13128)
(12879)
技术经济(12355)
统计(11353)
财会(10759)
理论(10449)
会计(10116)
共检索到33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星  陈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  董青马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的总体容量一再攀升,而另一方面增发新股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大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行为。本文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等来分析这一矛盾,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市发展程度决定的公司经理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此建议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对公司经理的监督并健全激励机制,最终使公司经理行为理性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彬  
股票价格的非理性变化是否会对资本配制产生重要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利用一个面板VAR模型,我们发现,对于高流通股比例的企业,与基本因素相正交的Tobin's Q冲击对投资有显著影响。但是,方差分解显示,投资波动中可由Tobin's Q解释的比例很低。这些证据意味着,非理性的股价变化虽然会对真实投资产生影响,但其作用相当有限。结果还显示,股价的非理性变化主要通过迎合渠道,而非股本融资渠道影响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芹  马亚军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中借款人行为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保证担保的自身特征与不健全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诱发了借款人(包括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融资心理倾向,进而导致了其非理性投融资行为的产生和收益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收  段媛  刘端  
文章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状况进行分析,以其为代理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非理性程度进行了测度,得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的测度指标值,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非理性的程度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星,曾宏  
本文将上市公司非理性投资行为划分为“不自量力”、“为所欲为”、“任人宰割”三类,并给出相应的定义。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上市公司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必须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重组董事会以及关联公司集团化治理方面完善治理机制,以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饶育蕾  陈永耀  肖美玉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0只已进入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研究,发现约58.5%的自愿转股行为违背了理性原则。用非参数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市场流动性并不是影响非理性转股的因素,而隔夜风险、转股损失则是导致非理性转股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非理性转股具有非线性影响:历史收益率对投资者的影响取决于趋势信念和参考点两个因素。此外,非理性转股还受到框定依赖的影响,即当历史收益为正时,高的收益波动会增加非理性转股;而当历史收益为负时,高的收益波动会减少非理性转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力群  佘运九  
现实资本市场的运行表明,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人都可能存在非理性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割的环境下,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具有内在的股权融资冲动,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并削弱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本文基于市场非理性假设,构建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模型,并对由此产生的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治理及其改进提出了一个思路性的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颉  
利用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管理者非理性预期、研发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非理性预期和研发投资均对现金持有具有正向作用,并且管理者非理性预期强化了研发投资对现金持有量的驱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分类考证发现,当公司获得较多专利时,由于自我归因效应,管理者会对公司前景和研发投资表现出更大的自信,进而更加倾向于通过持有现金来支持研发,以便获得更多成果。上述结论对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财务战略体系和管理者监督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文婕  
本文从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切入,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以及缺陷,并进一步阐述羊群效应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我国股市的影响,最后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虎  
本文从内部决策主体和外部约束机制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投资低效率的原因。本文认为,由于流通股东的弱势地位和债权人的软约束,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外部约束机制失灵;而受不纯投资动机和低效约束机制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者很难提出好的投资项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国钟  赵景文  
如果充分考虑了股票的风险,并且如果按照股票的总市值权重进行投资,是很难发现具有超额收益率的行业的。这一结论的意义在于,对于股票基金而言,资产的行业配置难以对风险充分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做出贡献。要想获得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主要途径是加强选股能力,从而获得个券选择对超额收益的贡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宸瑜   张新一   谢德仁  
本文以上市公司面对投资者情绪时的股票送转为研究情境,通过捕捉公司择时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低价股非理性偏好的现象,为公司迎合投资者非理性偏好的理论议题提供了充分的经验证据。本文得到了三个维度的发现:(1)基于名义股价构建的投资组合(买入低价股卖出高价股)的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于投资者情绪,说明在投资者情绪的推动下,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能够产生显著的价格效应。(2)公司迎合行为与投资者非理性偏好之间存在同步性,即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进行股票送转的倾向性更高。而且股票的名义价格越高,投资者情绪与股票送转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3)当内部人有强烈的股价诉求时,公司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通过股票送转管理名义股价的行为更为明显。总而言之,本文的发现表明公司在面对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时,通过股票送转行为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2—2005年的沪深上市公司并购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反映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市场换手率、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数和个股超额换手率与公司并购后超额收益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Miller(1977)的观点并不完全成立,投资者异质预期并不是导致公司并购前股票上升和并购后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股票的定价应该更充分考虑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任何一个人去股市投资的出发点一定是理性的,没有人会想成为市场上的"交易噪音",即便投资者一开始在具体操作上不理性,随着投资经验的增长也会逐渐变得理性。然而,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却有很多"异常现象",比如"炒新"、"炒题材"、"炒重组"、"涨停板敢死队"等。市场资金扎堆、跟风操作的情况非常突出;题材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