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2)
- 2023(11581)
- 2022(9622)
- 2021(9273)
- 2020(7888)
- 2019(18273)
- 2018(17621)
- 2017(34148)
- 2016(17576)
- 2015(19890)
- 2014(19186)
- 2013(18805)
- 2012(16940)
- 2011(14810)
- 2010(14123)
- 2009(12871)
- 2008(12388)
- 2007(10163)
- 2006(8471)
- 2005(7408)
- 学科
- 济(73277)
- 经济(73196)
- 管理(55623)
- 业(54771)
- 企(47403)
- 企业(47403)
- 方法(38945)
- 数学(35560)
- 数学方法(35208)
- 财(25290)
- 中国(20550)
- 务(18316)
- 财务(18284)
- 财务管理(18245)
- 企业财务(17576)
- 农(17040)
- 制(16759)
- 贸(15396)
- 贸易(15386)
- 易(15134)
- 业经(14925)
- 银(13560)
- 银行(13555)
- 融(13031)
- 金融(13030)
- 行(12906)
- 体(12501)
- 农业(11182)
- 体制(10687)
- 技术(10405)
- 机构
- 大学(240064)
- 学院(237251)
- 济(110114)
- 经济(108509)
- 管理(99716)
- 理学(87429)
- 理学院(86656)
- 管理学(85545)
- 管理学院(85089)
- 研究(75430)
- 中国(62678)
- 财(51636)
- 京(48382)
- 财经(42428)
- 科学(39958)
- 经(39347)
- 中心(36138)
- 经济学(35562)
- 所(34088)
- 财经大学(32530)
- 经济学院(32275)
- 研究所(30868)
- 北京(30264)
- 江(30073)
- 业大(29413)
- 农(28835)
- 商学(28343)
- 商学院(28112)
- 院(27697)
- 范(27094)
- 基金
- 项目(166187)
- 科学(135183)
- 基金(128249)
- 研究(122909)
- 家(110478)
- 国家(109656)
- 科学基金(97164)
- 社会(83703)
- 社会科(79769)
- 社会科学(79753)
- 基金项目(67825)
- 自然(61973)
- 自然科(60697)
- 自然科学(60683)
- 自然科学基金(59674)
- 省(59110)
- 教育(56616)
- 资助(52129)
- 划(51267)
- 编号(47122)
- 部(39955)
- 重点(36882)
- 成果(36750)
- 国家社会(36723)
- 教育部(35702)
- 创(35433)
- 人文(34380)
- 发(34165)
- 创新(33230)
- 大学(32573)
- 期刊
- 济(105802)
- 经济(105802)
- 研究(68865)
- 财(42897)
- 中国(38692)
- 管理(37049)
- 科学(30520)
- 学报(29599)
- 融(25382)
- 金融(25382)
- 大学(24676)
- 农(24348)
- 学学(23492)
- 财经(21383)
- 技术(19698)
- 经济研究(19063)
- 经(18331)
- 农业(17102)
- 教育(16989)
- 业经(15278)
- 问题(14160)
- 贸(13712)
- 财会(12740)
- 世界(12610)
- 国际(12424)
- 统计(11429)
- 理论(11373)
- 会计(11369)
- 技术经济(11356)
- 业(10546)
共检索到33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姚明安 刘伟
本文从现金股利不平稳动因的视角,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中性监管的必要性、有效性问题。通过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偏差、股票回报波动性正向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在非国有企业、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较小的企业中上述影响更加明显,证监部门采取现金股利中性监管具有必要性;上市公司整体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在2008年之后加剧,但满足"再融资资格条件"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得到提升,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得到了显著降低,现金股利中性监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知非
市场机制与监管机制的共同作用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带来了特殊的双重迎合动机。本文以199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资本市场自发的投资者迎合和外部监管压力下的政策迎合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跨期动态调整的叠加作用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双重迎合对现金股利平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前,投资者偏好和预期的迎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平稳性的作用明显,而监管政策作为新的强迎合对象,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原有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国有企业的政策迎合动机远高于非国有企业,达标型分红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逐渐"理性"的策略性迎合手段帮助股利监管政策在实施后期实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投资者迎合 股利监管政策 现金股利平稳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并不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短期财富。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持有一年期股利不平稳程度较低的股票投资组合比持有股利不平稳性较高的股票投资组合需要多支付4.2%的股利平稳性溢价,且股利不平稳程度显著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剑兰 顾乃康 陈辉
基于我国特殊的再融资资格管制背景,考察了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门槛规定及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用静态及动态实证模型对上市公司1994~2011年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有一定程度的再融资驱动效果,但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现金股利规定则没有预期的驱动效果;净资产收益率小幅度向下偏离再融资门槛值的上市公司派现意愿及派现水平都较高,派现水平调整速度较为缓慢,其派现行为较明显地受到再融资监管政策的驱动,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再融资门槛值的公司更多地是从自身的发展机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内部因素出发进行股利决策,其现金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卫亚楠
股利政策是现代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对股利分配政策关注度日渐提高。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文章比较了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现状,并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分配行为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 上市公司 高派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书怀
选取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行业监管、境外上市和分红政策三个维度,分析了监管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发现与西方研究结论截然不同,上市公司向上的公允价值损益调整与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境外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较高的监管水平有效遏制了在境外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损益调整进行分红;201 2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分红新政"成效显著;由于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金融保险行业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未实现损益被用于股利分配受到了限制。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机制来保障。除了迫切需要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应用指南外,还应该加强对公允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川 杨柏 代彬
基于现金股利变更的动态视角,利用2000-2013年度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分别从市场整体迎合与上市公司单个迎合方面,实证检验了迎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迎合理论能够作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原因。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当年度现金股利意愿与上年度的市场股利溢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同趋势,而从上市公司状况来看,若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意愿与市场股利溢价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则更有可能变更现金股利形式以迎合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
关键词:
迎合理论 现金股利变更性 股利溢价 动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鑫
处于经理人控制之下的自由现金流有可能被投入到损害公司价值的非盈利项目上,从而导致过度投资。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可以迫使经理人"吐出"自由现金流,从而降低企业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但本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无关。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监管层政策驱动因素的影响,造成股利政策扭曲,并被"异化"为大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股利政策 自由现金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杨永召
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发布现金股利变化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现金股利变化的公告效应及市场反应,同时检验中国股票市场股利信号传递假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变化公告的市场反应明显为负,支持股利信号传递假说;现金股利增减变化的公告效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采用OLS法对样本数据的横截面进行回归分析,证明股利支付率、市净率和公司规模是现金股利变化公告效应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琼 党瑶
文章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同群效应存在性,并将公司在同行业中兼任的董事作为现金股利决策信息的传递渠道,探究同业董事连锁对此效应的影响及其情景异质性和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公司董事同业兼任会传递相关决策信息,从而显著强化现金股利决策的行业同群效应;在董事连锁下,高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大及国有性质的公司未表现出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低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小及非国有性质的公司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此效应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效应是呈倒U型的。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以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同群效应 董事连锁 信息传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双全
有效的信任关系表现为投资者能对上市公司的可信任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增发现金股利不仅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践诺行为,更传递了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因此应被视为可信任行为。文章利用事件研究法,对1994—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行为引起的平均异常收益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约一半左右的时间里,资本市场反应不能有效区分上市公司纯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任关系还没有达到有效。投资者信任问题的存在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也责无旁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狄跃强
从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公司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量水平对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建立了研究模型。以2003~2006年我国A股派发现金股利的2 38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不显著,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股权代理成本较大。同时发现,成长机会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负相关,此结果支持了Smith和Watts的契约假说,即成长机会较高的公司,到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还发现,自由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即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会通过现金股利的发放来降低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星 陈名芹
股利平稳性对我国推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资本市场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并评析了国内外有关股利平稳性的动态演进及相关研究:从概念上厘清股利平稳性的本质与内涵,归纳其测量方法;概括了国外学术界关于股利平稳性的前沿研究进展与主要观点;评述了中国情境下的股利平稳性研究现状和2011年以来股利政策研究动态;从情境、内涵、测量、前因、效应与方法六个方面,提炼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理论框架。本文既为我国学者提供关于股利平稳性的前沿研究资料和未来研究指引,也有助于进一步地推动我国股利监管制度对股利平稳性影响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股利平稳性 股利监管 理论框架 中国情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